金枝融雪(235)
可他却偶尔能捕捉到皇后眉间的愁绪,直到皇后昨晚睡梦中喊了一句“薇薇”,这是皇后第一次在他面前失礼。
只要是人,必然都是有情感、有温度的。
皇后做得很好,恰恰是因为她隐藏起了她身上的人味儿,因为庄时对他的皇后的要求,就不需要她有情感和温度。
被嬷嬷们量身打造给他的皇后自然也没有。
皇帝偶尔与皇后依偎在一起时,也曾期盼过,她能忽然有些温度,她能给他一些情感上的回应,但是没有。
他们就这么干巴巴地、例行公事地做了一次又一次,而这个动作,要一直持续到皇后怀上皇嗣为止。
只有那天皇后无意间的一句梦呓,打开了庄时对她的印象,皇后突然变成了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女子,她的年纪不大,她在想念她的好姐妹。
庄时说不上来当时心里的感受,但他一定是不想因此责罚皇后的。
自从登上帝位以来,他太紧绷了,他想。
崔鸿雪看到他忽然呼了一口气,帝王一张严肃的脸,稍稍柔和了下来,他的眉毛也顺势耷拉下来。
他说:“崔鸿雪,朕不要你死,对了,皇后似乎很想念你夫人,你明天把她带进宫来,与皇后见面吧。”
说完话的皇帝身子往后倒,又在龙椅上坐下来
崔鸿雪看了他很久,转身离去前,他说了今日唯一一句敬语:“多谢皇上。”
庄时看着他敷衍行出的礼,勉强从他口中冒出的一句敬语,随后转身就走,真是毫无礼法可言。
他透过崔相那宽大的威严朝服,觑着一双略显浑浊的帝王眼去看他,崔相似乎,比在河首府时,还要瘦上许多。
庄严肃穆的金殿之下,他沿着顶天而立的青玉祥云柱,走到金碧辉煌的殿门中央。
庄时不得不觑着眼看他,外头的阳光刺目,自他登位以来,日日都是这样的艳阳高照。
阳光给崔相的身体镶上一圈金边,满世界都是光灿灿的,只有他站在背光的地方,整个人看起来黑洞洞,毫无生机。
只那一瞬,崔相走出了殿门,到了殿前一大片广阔的、在灼日下无所遁形的大地上,烈日往他肩背上洒下的时候,他似乎更佝偻了一些,在茫茫大殿外的广阔世界里,他微小得令人心惊。
直到崔相完全消失的时候,庄时挥去脑海里的一切幻象,是他看错了,崔相一身威严,虽不似年少时那般意气风发,却也气势凌人,不信问问外面那些人,哪个不怕他?哪个不说他只手遮天?哪个不说他纵横睥睨?
皇帝既希望自己是看错了,又不希望是自己看错了。
一面是好兄弟,而另一面,是天下皆知的崔相功高震主。
说来也可笑,所有人心里都知道,他这个皇位是崔相帮他坐的。
历史上绝没有皇帝能容忍下这一点,但庄时一心记着,他们曾是好兄弟,崔鸿雪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当年的野心,可一点不比他的夫人陶采薇弱。
崔家要扶持一位皇子上位,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做辅政大臣的心思,曾经崔家繁荣的时候,庄时若是在他们的扶持下登了皇位,现在便与一个傀儡无异。
崔家从上到下,数位长老和子弟,怕是会把自己扶上位的皇帝吃干抹净。
庄时如今坐在金銮殿上,望着底下金灿灿的大地,他扪心自问,若是崔家留到现在,如少年时规划的那样将他扶上了皇位,那么到如今的时候,他容不下崔家。
人心易变,何况帝王心。
至于崔相夫人在京城里和河首府分别做的那些布局,皇帝全都看在眼里,只是目前为止他还容得下而已,又或者说,截至目前,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不得不说,陶家人在经商这一块儿,还真是人才,是人才,就应该被重用。
就在这时,大殿门口又洒下来一片阴影,庄时抬头一看,原来是他的皇后来了。
皇后身后的嬷嬷提着食盒,皇后说:“皇上国事操劳辛苦,臣妾特地炖了猪肚汤给皇上。”
蒋青妍根本不会下厨,但她知道做一个皇后平时该做些什么事,为皇上煲汤是分内之事。
她便吩咐嬷嬷做了,再亲自跑一趟腿,给皇上送来便是。
她来的时候,大殿里还在谈话,大殿修得空荡又恢弘,她立在外面,听不见里面的谈话内容,便跟嬷嬷一起,站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
后来,她看见薇薇的夫君,崔相大人从里面出来,她站在柱子后面,他看不见她。
她看着崔相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儿呆,直到身后的嬷嬷说:“娘娘,现在可以进去了。”
皇后这才回神,殊不知她的一切动作都被身后的嬷嬷们看在眼里。
皇后年纪轻,从一入宫开始,便被安排了许多嬷嬷在身旁照顾。
她的一切起居都会被记录在案,作为天下女子起居坐卧的模板,因此皇后更不敢做出一丝出格的事,从被架入皇后这具壳开始,她就不再是她自己。
自觉刚刚失态,这是她入京以后第二次见到崔鸿雪,她知道薇薇嫁给崔鸿雪,心里必然高兴、幸福极了,这是她从小念叨的未婚夫,也是她长大后心里喜欢的人。
可她上次见到薇薇,陶采薇侃侃而谈她来了京城里的各种趣事和成就,她在这里混得如鱼得水,京城对她而言,就像是个蜜罐子,随时能挖出好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