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120)
安顿下来之后,沐浴更衣用膳歇息,次日一早便又精神百倍。
在楼下用过早膳之后,韩时遇和文秀才先去了致远书店。
致远书店人流如织,几乎都是读书人,除了一部分是来看书的,几乎大部分都是来买乡试所需要的东西。
比如考篮,致远书店的考篮做工最好不说,每个考篮里小炉子装水的竹筒小米袋等物俱都配备齐全,免得考生们还要自己再另行采买,可谓是贴心。
不过买考篮的大多数都是今年才新参加乡试的秀才,像韩时遇和文秀才这样参加过一次乡试或者几次乡试的,除非考篮坏了不能用了,要不然的话基本上都会重复使用,东西自然也是自己配备的。
除此以外,笔,墨,砚,甚至考试用的试卷纸也需要考生自行准备。
一般来说,他们需要准备草卷正卷各备纸十二张,试卷纸的规格那都是有规定的,等会儿他们去学政那里报名的时候要让人检查,合格了才能用,不合格到了考场上也是不许用的。
韩时遇和文秀才此番过来便是打算买点笔墨以及试卷纸。
只叫韩时遇没想到的是,致远书店的掌柜居然还认得他,见到他很高兴:“我早前便接到梁掌柜的信,知晓您今年也要过来参加乡试,还想着您甚时候过来呢。您是昨儿到的吗?是要买试卷纸的吧?”
“唐掌柜。”韩时遇意外之后忙也跟他见礼:“劳您惦记。正是昨儿到,这不过来买点笔墨以及试卷纸,准备等会儿去学政处报到。”
唐掌柜点头:“报到确实是件大事,我就不耽搁您的时间了。”
唐掌柜将韩时遇和文秀才要的笔墨拿出来,又拿出两份试卷纸,迅速给他们结算,送他们离开:“你们有正事老朽就不打搅你们了。这几天若是无事,可到书店来看看书,二楼还是很清静的。”
这是在告诉韩时遇,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合作了,但他依旧可以到二楼看书,甚至就连文秀才也沾了他的光,可以上去。
文秀才闻言也是一喜,对于致远书店二楼那些好书,他早就垂涎不已了。
韩时遇也并未拒绝,谢过对方:“那就先谢过掌柜了。待忙完了必来叨扰。”
走出致远书店,文秀才朝韩时遇笑道:“这一回,为父要占你的光了。”
韩时遇笑道:“岳父说笑了。岳父本也是英才,唐掌柜与您交好也是应该。”
文秀才笑着摇摇头,没有再多说别的。
翁婿二人先回客栈放下笔墨,而后带上户籍文书等前往学政,那边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忙跟上,排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轮到他们,将户籍文书递上,专门负责登记的学官检查过后确认没有冒籍,没有贱籍也没有孝事在身之后便登记在案,而后看了一眼韩时遇,开始在他的登记册旁边描写他的外貌。
韩时遇看了一眼,直接那学官写道:“年二十,身高八尺,面白无须,甚美姿。”
韩时遇看得囧囧的。
到文秀才,则是:“年四十,身高七尺,面白微须。”
描述好容貌,最后便是检查试卷纸是否符合乡试要求。
致远书店的试卷纸都是严格按照乡试要求卖的,所以学官检查过后没有问题便将试卷纸发还给他们了。
这么一折腾,便已经到了中午,一行人便先找个地方用餐。
韩时云低声说:“我刚才打听了下,今年主持咱们岭南省乡试的主考官乃是翰林院的学士管云长管大人。
韩时遇闻言顿了顿:“你确定这消息无误?”
韩时云点头:“我确定。遇弟,你认识这位管大人?”
文秀才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管大人可是京城的官员,时遇从未出过省,如何能认识?”
韩时云知道自己说错话,轻轻拍嘴:“我说错话了。”
文秀才没再看韩时云,转而看向韩时遇,韩时遇低声说:“先吃东西,回去再说。”
第66章
几人回到客栈,文秀才跟着韩时遇到他的房间,韩时云很有眼色的将小厮打发走,自己守在门口。
房间里,文秀才低声问韩时遇;“你先前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你认识这位管大人?”
“我与这位管大人素未谋面,不曾相识。”韩时遇摇头。
“那你——”文秀才越发的奇怪了。
“但我知晓,这位管大人乃是庞次辅的人。”韩时遇又扔下一个炸弹。
身为读书人,虽然不看邸报,但也知道一点朝堂上的事情的,特别是像周首辅庞次辅这样的大人物,他们更不可能不知道。
同样的,他们也都知晓周首辅性情耿直,一心为公,现如今大魏朝能如此安稳太平,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安乐,那都是周首辅的功劳,所以周首辅可谓是读书人心中的偶像,多少心怀天下的读书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在周首辅的带领下一起建设美好的大魏。
相对的,周首辅的名声有多好,次辅庞宽的名声就有多差。
此人就是一个奸佞,才干平庸却靠着奉承皇帝成为次辅,贪财好色,结党营私,处处与周首辅为难,陷害忠臣的大奸臣,人人恨不得对他口诛笔伐,御史台也多次弹劾他,奈何皇帝宠信他,每次都让他无事,反而让他的气焰越来越高涨。
现在,这大奸臣的手竟然已经伸到了科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