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状元(156)
倒是后面的岑长白目光无意间落在他脸上,发热的头脑瞬间冷却,心底生出几分羞愧。
连出身寒微的韩时遇都能保持冷静,反倒是他受大家教养,反倒沉不住气,着实是惭愧。
他快速收拾起浮动的心思,恢复了冷静,起身跟着韩时遇迎接。
心里却想,此子倒可相交。
韩时遇丝毫不知岑长白的心思,他很快就看到李秉城和读卷大臣一左一右陪着两个身着蟒袍的年轻男子走过来。
韩时遇快速看了一眼。
左为尊,站在左边的应是二皇子萧祁钰,身材比一旁的大皇子要矮上一个头,不过白净俊秀的脸上吟着淡淡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高贵又见文雅,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观之可亲。
倒是另一边的大皇子萧祁祯身材高大,五官如刀削斧凿而成,冷峻坚毅,薄唇抿紧,淡眸轻扫间威严尽显,叫人不敢与之对视。
萧祁祯似是察觉到韩时遇打量的目光,眼皮一抬正好将韩时遇抓了个正着。
韩时遇顿了顿,淡定自若的移开目光,按照礼官指点上前给两位皇子见礼。
“诸位平身。”
萧祁钰含笑抬手,少年的声音很是清润。
“谢殿下。”
韩时遇领着众人起身。
李秉城引着两位皇子在上首落座,而后萧祁钰代表皇帝发表讲话,说完之后看向萧祁祯:“大哥可有什么想要说的?”
萧祁祯摇头,萧祁钰见状也不勉强,宣布开宴。
萧祁钰给大家敬酒,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很快就和萧祁祯一起退场了,并没有过多逗留,更没有现场招揽一类的事情。
毕竟是代皇帝赐恩荣的,不是来跟皇帝抢人的。
两位皇子一走,李秉城和读卷大臣也很快离席,没有了这些大臣在场,新科进士们瞬间放松了许多,纷纷离席寻找相熟的人搭话,一时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韩时遇也喝了不少酒。
岑长白还特意过来敬了他一杯。
韩时遇也不知岑长白这是要唱哪一出,不过他看得出来对方并没有恶意,如此韩时遇也给面子。
到底是同年,又都是岭南出来的,其实岑长白能放下傲慢,也是可以结交的。
毕竟他们是天然的同盟。
喝过一杯之后,两人也算是有了一些默契。
琼林宴后,韩时遇带领新科进士们上表谢恩,这都是有固定格式的,照着写就是了。
完后又前往孔庙行释菜礼,礼毕后他们的名字还将以题名碑的方式留在国子监,这些题名碑会流传千古,也算得上是一种荣耀了。
释菜礼后才正式授官,当然,直接授官的只有前三甲。
大魏朝是有规定的,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其余进士若是想进翰林院,就只能考庶吉士,
考不上的就等着选官。
像岑长白在二甲,要进翰林院就必须得考庶吉士了。
“恭喜啊,韩修撰!”
张青元笑着朝韩时遇拱手道喜
韩时遇也露出笑容:“多谢。”
韩时遇请张青元到酒楼吃饭,张青元也不拒绝,这是喜事,他也沾沾喜气,说不定下一次他也能考上呢?
酒过三巡,张青元问韩时遇:“你接下来有何打算?我听闻你们新科进士授官后是可以请假回乡祭祖的,你可要请假?若你请假,届时我们一道回去,若你不请假,我便替你跑一趟,帮你给家里送个信也行。”
韩时遇点头:“自年后出来,转眼已是五月,小半年不见家人,心里也甚是想念。只岭南与京城相隔太远,光是来回路上便得三四个月,若是再加上在乡逗留的时间,没个把月只怕难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这一请假便是小半年,也不知朝廷是否允许。”
说到这个,韩时遇眉宇间难免带愁,显然对结果并不乐观。
张青元没预料,不由得愣住:“这大家都能请假,总不能因为你离家远,就不批假吧?”
韩时遇苦笑:“若你是上峰,你可愿批假?”
张青元说不出话来。
这又不是一两个月,而是小半年,哪个上峰愿意,活不用干了?
且这于韩时遇又有一重,似他们这样的新人初进翰林院,必然是要熟悉环境结交同僚,别人皆是一两个月便回,而他却要来回却要半年,那进入翰林院的时间便要较之他人迟了将近三个月。
别小看这三个月,指不定便因这三个月,韩时遇再融入翰林院便要比别人更难更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张青元:“若是不批,你待如何?”
韩时遇苦笑,朝张青元拱拱手:“若果真如此,便只能劳烦张兄了。”
张青元道:“这倒非难事。”
回到汤家,张青元没忍住与汤翰林提及此事,汤翰林沉吟道:“岭南省自来文风不盛,虽则每年的会试皆有一定的录取名额,但能留馆的也极少,更别说状元了,韩编撰已是岭南省首位状元,直授从六品翰林修撰,确实是前所未有,约莫着他这假期,恐难批复下来。”
张青元失望。
过两日,韩时遇去翰林院报到,顺便请假回乡祭祖,果然遭到了拒绝。
五个月,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朝廷又不是慈善机构,不可能你甚作用都没发挥,就先给五个月的长假,想得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