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哥谭的亚当斯家(173)

作者:加凡 阅读记录

ECO公司的招聘方式一直有两种:

第一种,是卡喀亚派具象体“透明人”去调查哥谭最近有什么活跃的帮派。

然后,她派威利和林肯去和这些帮派的头头脑脑们“和谈”。

最后,她让弗洛伊德带前·利爪们去把所有的帮派成员从最底层到最高层全部都拣回来。

第二种,是突袭贫民窟。

让从小就生活在贫民窟的弗洛伊德,出面告诉住在这里的穷人,“在遥远的地方有新的可以开拓的地盘,免费送你们去当外遣工,机不可失”。

因为弗洛伊德很擅长和他们打交道,只要摆好工资,员工福利等等实际利益,也能招得很顺畅。

这方面,是一看就是出身优渥的马奇做不到的,如果他敢西装革履地走进贫民窟,贫民的孩子们也敢在五步之内让他的衣服上沾几颗臭鸡蛋。

两种方法都很顺利。

当然,员工们都身为“淳朴善良”的哥谭人,没有犯罪心理是不可能的。

但是,斯巴达克斯星球并不是能让他们孵化犯罪行为的温床。

——这颗星球上布满军事重火力,这里的外星人长相怪异又武德充沛,说好骗是真好骗,谈毁灭也是真不跟哥谭人客气。

一个在哥谭混帮派的人,再怎么见多识广,再怎么心狠手辣,再怎么聪明伶俐,也没有见过星际角斗场上那种“飘满血肉和残骸”的场面。

卡喀亚运送哥谭的帮派成员们去斯巴达克斯星时,赶上了希阿人第n次冲击,前线的战况还没有火热起来,已经把这群人给看吐了。

她很纳闷地问帮派老大:“你不是拍胸脯说,你们的心理素质很好吗?”

老大非常要面子,强撑不倒地说:“因为我们过去只看过2D和3D的星际电影,一时不能适应4D高清不打码的观影模式。”

如果是平民,卡喀亚不会让他们看这场面。

看看最早还会晕血的弗洛伊德,她就知道,“平民的承受能力没有帮派成员们强”。

所以,运送平民的时候,她会贴心地将星舰上的“太空实况直播”都调整成各种球类比赛。

让他们拥有一次“无论胆小胆大,都能置身在炮火轰炸的环境中,喝啤酒吃烧烤看球骂球员”的珍贵体验。

总之,经过这两种方法同时推进,ECO组织在斯巴达克斯星上的影视公司也不算很缺员工。

建立游戏公司之后,马奇将员工们进行一次分流,也勉强能顶住,建筑公司本身就是一部分前·利爪成员在干,加上画家的能力,也能运转。

但他怎么也料不到,组织高层这么快又双叒叕开了一家新公司,还要招人,而且还是大量招人!

还能怎么招?虽然哥谭是个人员流动极强的大城市,但蚂蚁窝都有掏空的一天呢!

愁得他恨不得能赶去大都会,和莱克斯·卢瑟谈笔“克隆人买卖”的生意。

弗洛伊德帮他把意见反馈给小舰长。

卡喀亚立刻很抗拒地否定了:“明明还有这么多地球人,为什么要用卢瑟制造的人?”

——他们不知道真相:卢瑟根本不懂怎么造人,他只会打死鹳鸟,再抢走孩子,杜绝卢瑟,保护鹳鸟。

马奇据理力争,说明事态的严重:“但是,如果我们继续这么挖下去,迟早会惊动移民局,人口管理局和蝙蝠侠。”

哥谭的确是个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大城市,在比扎罗的精密计算下,他们每次带走的人也正好能对应住某种人口流动计算模式,暂时不会引人注目。

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数额,相关部门一定会起疑,“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突然不见了?”

马奇更是怀疑,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水花,是不是有□□里的某个官员为了表面上的政绩,暗中帮他们压了数据。

听完说明,卡喀亚不禁揉揉吃了妆效糖后,杀马特般的头发,客气地问:“那么,去别的地方招人呢?星城?大都会?”

马奇感到一阵意想不到的狂喜:这不是从组织里脱身的大好机会吗?这破班真是一天都不想上了!

他定定神,谦虚地说:“我都这么忙了,不太好吧,不过如果你执意如此……”

“说什么呢,我知道你忙,”卡喀亚对身兼数职的员工很是贴心,宽慰道,“不要害怕,你以后还要加这么多班,我肯定不会用‘出差’去打扰你。”

为了解决招聘问题,卡喀亚具象出“吹笛人”,这个具象体出自欧洲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

在小镇上,鼠灾泛滥,镇长重赏寻找能解决的人,一个外来人来到镇上,吹起笛子,老鼠们排队走出来,挨个跳海。

但是,老鼠们被解决后,镇长不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于是愤怒的吹笛人再次吹起笛子。

这次,从家里排队走出来的是一个个小孩,无论家长们再怎么阻止拉扯,他们最后都跟着吹笛人的步伐远去。

根据这个故事,作为具象体出现的“吹笛人”,拥有“可以用笛声控制指定的目标,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的能力。

作为新的HR,他的能力免去了身份调查等等操作,更加省时省力。

卡喀亚给吹笛人买了一辆新房车,叮嘱他像电视里的年轻人那样周游米国,每到一个地方,就吹笛把那里符合外遣打工条件的人招出,带回来。

如果遇到危险,吹笛人的能力也可以保护自己。完美。

不过,“员工匮乏”倒不是最让卡喀亚烦恼的问题。

自从去过月球之后,蔡瑞安看她的目光一直奇奇怪怪,仿佛充满长篇大论和意味深长,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