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小药铺(260)

作者:十月海 阅读记录

怡王妃闻言一怔,哭泣声顿时小了不少。

她走到八仙桌旁,从药箱里取出针包和高度酒,用一块高温消毒的纱布细细擦过每一根毫针,再放到另一块纱布上。

怡王府的下人训练有素,手脚很快,唐乐筠擦好针,他们便收拾停当了。

窗户开了三四扇,晚风打着旋地吹进来,飞快地带走了骚臭味。

唐乐筠在绣墩儿上坐下,按上了纪沂山的寸关尺……

纪沂山闭上眼睛,呼吸粗重,显然把唐乐筠的话听进去了,正在努力克制他的情绪。

脉浮且软。

再看舌头,淡胖,有齿痕和瘀斑。

唐乐筠对高氏说道:“御医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未必没有机会。”

高氏眼睛一亮,“当真!”

唐乐筠眨了眨眼:“第一,要有信心,配合锻炼;第二,必须修身养性。”

高氏还没说什么,怡王妃激动了:“侄媳妇放心,只要能治好你十二哥的病,我们都依你。”

唐乐筠一滞,又给高氏使了个眼色。

高氏勉强一笑,走过去扶住了她,“母亲,弟妹要开始施针了,我们去那边候着吧。”

怡王妃人老成精,立刻明白了,唐乐筠的话是说给纪沂山听的。

她不敢多说什么,回到罗汉床上,和怡王相对无言。

唐乐筠开始针灸,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捻针,注入木系异能……循环往复。

香燃了两柱,针灸仍在继续。

怡王妃有些急了,给怡王使了个眼色。

怡王单手向下按了按,示意自家老婆子稳住。

怡王妃只好咬紧后牙槽,直勾勾地看着唐乐筠窈窕的背影。

又过了一刻钟,唐乐筠总算起针了,她把毫针擦干净,一根一根放回针袋。

高氏凑过来,柔声问道:“世子,你感觉怎么样!”

“我……我,好多了。”纪沂山吭哧瘪肚地说了几个字,旋即,他又惊又喜地看着唐乐筠,“我,我,我……”

唐乐筠道:“马上深吸气,保持情绪稳定,否则我明天就不来了。”

纪沂山乖乖地吸了一口气。

高氏惊喜道:“世子的嘴不那么歪了,父亲,母亲,世子好多了!”

“扑通!”怡王妃从罗汉床上跳了下来,几大步抢到床榻旁,细细地看着纪沂山,“真的,这是真真儿的!我的儿,你有救了,肯定有救了,呜呜……”

唐乐筠抚了抚她的肩膀:“二婶,病人不宜激动,您老也是。饭要一口口吃,病也要一点点治,我们都要有耐心,是不是!”

“是,是。”怡王妃擦了脸上的泪,“听你的,二婶都听你的!”

怡王也过来了,他笑着对唐乐筠说道:“以前就听说侄媳妇针灸术极高,二叔还不相信,今日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啊,哈哈哈……”

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二叔过奖了。”唐乐筠坦然接受赞美,“我开个方子,你们记得去我的药铺抓药。还有,十二哥需要康复锻炼,我会写在方子后面,还请仔细阅读。”

怡王妃道:“好,二婶记下了。”

唐乐筠洋洋洒洒地写了两页纸,交给怡王妃后,便以宵禁为由告了辞。

怡王妃把她送到门口,再由高氏亲自把她送回府……

怡王妃转身回来,问正在认真阅读方子的怡王,“王爷,她的药方和夏院判的药方有何区别!”

怡王道:“君药大差不差,臣药、使药,以及剂量都不一样。”

开方配药是需要经验的,越是老大夫经验越足。

“那……”怡王妃拿不定主意了,“世子按照哪个方子服药!”

怡王把药方递给她:“当然是侄媳妇的,你看看她这一笔字,那孩子不是俗人啊!”

怡王妃打眼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这……简直难以置信!”

“那是你我看着她写的,还有什么信不信的”怡王道,“这两口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幸好本王从未小看他们。”

第136章

伊格御跑了,怡王妃母子平安回京,证明了纪霈之的清白。

针对他的一场风暴还未成型,便烟消云散了。

但齐王永远地没有机会了,据说,伊格御在这场刺杀中展现了一个大高手的基本水准,完全没有给他留下生的余地。

瑞王得利了。

但他一方面要会见赶来依附的朝臣,另一方面要及时处理朝政,忙得脚打后脑勺,暂时没有了针对端王夫妻的兴致。

蓝皇后去世后,永昌伯府在纪霈之的暗箱操作下,肉眼可见地衰落了。

有间药铺解除了潜在的危机,营业额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铺子里的人手就不够用了。

唐乐筠本想面向社会招几个长短工,但被纪霈之阻拦了,他让伍畅找来五个可靠的熟手,连同曹大夫一起,把有间药铺的经营支撑了起来。

如此,邓翠翠便可以一心待产了,田老太太和田婶子负责伙食,田家男人负责园子和采买——对此,唐乐筠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也给出了意见,双方基本达成了一致——他们继续跟着她,什么时候社会不动荡了,什么时候再议。

生云镇不回去了,但适逢秋季,庄稼可以收割了,田家在田家村权益不能放弃,他们必须回去一趟。

正好,唐乐筠姐弟也想看看生云镇老宅和梅山的那片地。

于是,大家商议了一下,把出发的日期定在八月二十六。

出发前一天,唐乐筠给纪沂山做了最后一次针灸。

收针时,纪沂山虔诚地看着她的手,说道:“娘娘这一手针术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