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笙箫(8)CP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怕是身体大限将至,再不便再掀起多大风浪了。
他将笑容一收,佝身收拾了满地狼藉,像个没事的人一样出了门,刚才那阵疾风骤雨般的痛症仿佛不曾来过。
第5章 月娘
元晦做了一个梦。
梦的开端还算美好。
他梦见和墨玉笙上了一趟春山。
他梦里没了往日的拘谨,大着胆子问出了心中所惑,“师父,你会武功吧?”
墨玉笙一双桃花眼泛着笑意,也不答话,只是快步走在前面。
元晦小跑着跟了上去,追问道:“别瞒我了,我都知道了。”
墨玉笙足不点地,几乎是半飘在地面上,他蓦地一回头,笑得风流促狭。
元晦道:“师父,你都会些什么武功?也教教我!”
墨玉笙足尖一点,上了一旁的灌木丛,他一跃便是一仗远,山风将他的声音从远处捎来,“我会飞檐走壁,腾云驾雾”,便是这一句话的功夫,他整个人如柳絮一般,飘得不见踪影。
元晦拼命往前追,边跑边伸手去够,边够还边大声疾呼,墨玉笙似是听到了他的呼声,停下等了片刻,元晦于是扑上去,想够住他的衣角,却扑了个空。
墨玉笙整个身子变得透明起来,像天边腾起的一束光。他带着笑意,朝元晦摆了摆手,“我要回去了。”
元晦大哭,“你要去哪里?”
墨玉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然后元晦便在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喊声中醒了。
少年的病来得快,也去得快。一碗药汤下肚,发了一场虚汗,醒来时热症褪尽,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
他一侧脸,发现枕间湿了一片,也不知是汗还是泪。
他这一觉睡了个昏天暗地,从晌午一直到现在,屋外漆黑一片,屋里的案台上被人细心地落了盏油灯。
油灯将房梁打出大片阴影。
元晦盯着阴影看了半晌,等着从梦里带出的那股不安一点点散尽。
末了,他起身倒水,足底踩上了个硬物。他低头看去,地面虽被人草草清扫过,还是能见到几片零星的碎渣和一小滩隐约可见的药渍。
元晦的心猝不及防就乱了。
他拔腿跑向墨玉笙的卧房,进门时险些被门槛给绊倒,见那人全须全影的躺在床上,他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却还是放不踏实。
他轻手轻脚地靠近,佝下半个身子。
身下人呼吸均匀,周身萦绕着一股酒气,和独属于他的药香。
睡得踏实,应是无恙。
元晦却没有起身,他伏在床头无声地凝视着墨玉笙。
平日里他是万万不敢造次。
墨玉笙像是一道天光,可以依仗,不能直视。
此刻,借着高热后尚存的一点余温,他大着胆子,任目光在身下人眉目间梭巡。
月下看人比平常还要多几分颜色。
墨玉笙白净如玉的脸颊上,镶着一颗的小痣,将那点月色都盛在其中,那正是万里河山万家灯,不及桃腮处一点翰墨。
元晦的心弦被这滴翰墨轻轻撩拨了一下,余音袅袅,延绵不绝地散入四肢百骸。
翌日清晨,天未亮,元晦提着剑敲响了王伯家的门,比平日里还要早上些许。
王伯见少年脸色苍白,问道:“是不是病了?怎么脸色这样难看。”
元晦笑笑,“不打紧。可能是起的早,被晨风吹着了,活动开身子便会好不少。”
王伯忧心忡忡地看了元晦一眼,默不作声地进屋提了剑,领着他上了春山。
元晦抽出剑,剑刃划过剑鞘,擦出一声清越的尖鸣。
王伯本能地后撤半步,左眼突突地跳。
元晦今日看起来格外冷冽,周身散发着隐隐的杀气,好像自己欠了他三百两银子似的。
“王伯,开始吧。”
语气温和,下手却很黑,一剑刺向王伯心口。
王伯不敢硬接,闪身躲过。元晦剑锋一转,如流水般跟随而来。王伯被逼到茶林边缘,退无可退,只得硬着头皮,拔剑迎了上去。
一盏茶后,王伯手中的剑成了破铜烂铁,捡破烂的都嫌它碍眼。
春杏来得早,将王伯的狼狈看了个全。
她两颗杏眼挂在元晦身上,连余光都不舍得分给亲爹,气得王伯两撇胡须翘上天,在心底大骂“白眼狼”。
等到两人收剑,春杏红着脸,凑上前,给元晦递过去一个馅饼。
“元晦大哥,这个是……是我亲手和的陷,你尝尝淡咸?”
元晦摆摆手,连句客套话都懒得说,毕恭毕敬地朝王伯道了声“多谢”,扬长而去。
王伯一只手落在春杏肩上,语重心长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杏儿,明日就不要再来了。”
春杏咬了咬下唇,不甘道:“水滴都能石穿,我为何不行。”
王伯看着少年渐行渐远的背影,道:“水滴能穿石,却穿不透少年心。”
这个旁人口中心硬如铁石的少年,一路东拐西歪地进了集市,给家中那位嗷嗷待哺的巨婴排队买完口粮,方才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回到家中。
元晦一脚踏进院子,听见尖细的女人声自堂屋传来,像是细针刮蹭铁片发出的声响,格外刺耳挠心。
他抬头扫了眼屋里那个穿红戴绿的身影,心想:“来得还怪勤快。”
来人身形丰腴,有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自元晦进院子起一直喋喋不休,说话不带喘气,连个哽都不打,脑子转得慢的怕是要被绕进去。
镇上人管她叫月娘,专门帮人牵红线搭姻缘。两年来她无数次地敲开墨家大门,又无数次地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