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宋从心凝神望去,看清外头的景象时,也算是见惯了无数大场面的宋从心不由得生出了几分震撼以及惊艳。
“这便是重溟城的外围,绝崖谷。”姬既望并没有看她,只是伸手指着下方不停奔涌下落的海水,以及似乎被笼罩在某种透明的屏障中,与瀑布般的海水隔绝开来的一片珠玉之地,“那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也是重溟城最美的地方,母亲为它取名「琉璃常寂园」。”
古称浄琉璃,物现我常寂*。
深海,实际一直都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美丽。浅海地段得天光照耀,或许还能看见美丽的珊瑚与埋在沙中的螺壳。但在深海,天光无法照耀到这里,因此深海永远是黑暗冰冷的死寂之地。那些最为危险的海洋生物或许就潜藏在黑暗中伺机而动,张开血盆大口,撕咬猎物的血肉。
死亡,总是与冰冷相依为伴;危险,总是与黑暗形影不离。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海洋才总是会唤起人们藏在内心深处的战栗与恐惧。
但是眼下,那座躺在海谷深处的城市却如同一颗躺在贝壳中央、散发着柔润光泽的明珠。五彩斑斓的珊瑚与仿若琉璃的树木环绕着这座深海之城,那些生长着五彩美玉的文玉树,挂满红色玉石的玕琪树,坠满了卵白色珍珠的三珠树以及玉树琼枝、树身伟岸的琅玕树……密密麻麻,琳琅满目。这些仅在神话传说中惊鸿一现的神异木,宛如缀在美人头上的花环一般,于暗无天的深海中焕发出光来。
无怪乎姬重澜城主要为其取名「琉璃常寂园」,从高处往下看,它可不正是一盏照亮深海的琉璃灯?
“重溟城是建立在氐人国废墟上的城市。”姬既望没有掩盖这个事实,他目光一瞬不瞬地注视着绝崖谷深处的城池,白色面具后的眼眸似乎也要映出光来,“但是你知道吗?氐人国,其实是建立在一只未能顺利化鹏的鲲骨上的国度。黑龙岩是祂的尾鳍,琉璃古道是它的未能羽化的大翅与脊骨。祂在东海搁浅,永远地沉湎于此。本是能成为风神的巨鲲,死后祂的血肉滋养了这片领土,养出了最肥沃、最美丽的深海明珠。”
“神祗的遗骨之上,开出了琉璃般的花树。海洋的生灵在其肉-体消亡之后,仍能沐浴到祂的恩惠与遗泽。”
姬既望说着这些,语气有种莫名的昂扬。他仿佛念诵一段神话与历史一般,对这片海域的骄傲与喜爱简直藏都藏不住。
宋从心听着他的描述,下意识地回头自上而下地环视这片领土。正如姬既望所说,漆黑的礁石林与绝崖谷被无比鲜明地分割开来,顺势往下,便是一条过分笔直、直通城池的古道。而在这之上,海水被某种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若是仔细打量,便会发现那些林立在四周、被她误以为是深海某种奇特景观的白沙石林,看上去似是罗列得格外齐整的环状胸骨。
“重溟城的规模不如照城,人口最多时也只能容纳三万多人,但它是我们的宝物。”
姬既望说着,突然回头看向了宋从心,他没有牵着她的另一只手抬起了脸上的面具,露出线条清丽的下巴与带笑的唇角。然而,即便他不这么做,哪怕看不清神情,宋从心也能听见他话语中掩藏不住的笑意。
“我的朋友,欢迎你来到重溟城。”
第61章 【第28章】内门弟子
抵达绝崖谷, 却仅仅只是探索的第一步。想要接近深海中的明珠之城,这支探索队伍就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又磨人的过程,既下落。
他们要走过那仿佛凌于虚空中的琉璃古道, 从位于高处的黑龙岩直至绝崖谷的深处。
明明刚刚离开黑龙岩石窟内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 探险队的海民们面上却不见喜色。面对那流光溢彩、映照得深海宛若白昼般的琉璃古道,他们反而表现出了一种近乎凝滞的慎重。
“不要听, 不要看,不要想。”吕赴壑语气冷肃, 对着探索队的成员说道, “警惕周围的一切, 包括你们的同伴。”
“是。”救援探索队的成员没有对此表达质疑,反而给予了同样严肃的回应。
一旁观望的宋从心看着眼前这一幕, 心里只觉得十分迷惑, 然而她面对吕赴壑的时候并没有像对待姬既望时那般坦诚。有些时候, 过多的询问只会自身的无知与情报掌控能力的不足,姬既望也就罢了,宋从心并不希望自己在吕赴壑面前流露出任何弱势的姿态。
宋从心遵循自己的承诺, 依旧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进行探路。琉璃古道的环境比黑龙岩要安全, 因为照明充足, 道路清晰可见。宋从心一开始觉得, 既然这条神异的琉璃大道乃是鲲鹏死去后的脊骨所化, 那质地应该是坚的。却不想一脚踩上去, 脚感竟有些怪异的柔软。
宋从心下意识地扫了一眼, 一直安静待在识海中的天书却突然显出了标注:【「琉璃金羽光」, 拥有一个植物的名字,实际却是一种虫。可是死掉后的尸体看起来却像是海藻或者苔藓。这世上为什么会有这么扭曲的东西呢?大概是因为第一个发现它的氐人和宿主一样都是可悲的文盲吧。】
天哥你够了!看着这一行注解, 宋从心差点没当场裂开。她在心中暗自磨牙,进入内门后的这三年,为了不在天经楼诸多师弟师妹以及司书长老面前露怯,她可是每天夜里都加班加点地恶补自己的功课。现在的她已非昨阿蒙,能领导一个团队的她明明已经不是文盲了!
不过宋从心也没有想到,脚底下踩着的这宛如坪一般的古道,居然是某种活物。她沉吟片刻,终究还是蹲下-身捻了一把,她看着指尖捏着的透明色嫩芽。因为透明度太高,乍一看仿佛空游无一物,人行走其上便如同在深海中如履平地一般。但实际上凑近细看,便能发现构成这条古道的的确是一种透明的、会在不同的光线下隐隐显露出月光石一般火彩的苔藓,它们仿佛不需要泥土作为养分,就这样「扎根」在海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