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伴随着越发激昂酷烈的琴音,雪亮的剑光在风暴中炸开了万千璀璨刺目的剑影。一个音便是一剑,纵横千万里而仍有余影。赤红的金光烧红了暗沉的天地,翻滚的乌云也被席卷进剑气的风暴里。
心脏随着琴音而跳动,逐渐快到双眼亦充血而红,疯狂对撞的术法与剑气,炸响的雷霆与惊雨,目不暇接的剑光随着节节攀升的琴音在天地间呼啸凝聚。那源自另一个华夏文明中的垓下歌,沉着一位破釜沉舟于乌江突围、却又因不肯过河而自刎的西楚霸王。
没人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典故与历史,没人知道这段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无人知道这曾是一个种族不变的气节与脊骨。
《十面埋伏》是一首战曲,亦是一首悲歌。
苦行僧们怔怔地看着徘徊盘旋在乱葬岗上空的死魂,这些已然丧失神智的魂灵哭嚎着、悲戚着朝天空奔去。与此同时,那边刚刚自地下升起的土地上也漂浮出无数的萤火,祂们汇聚在一起。追随着琴曲,追随着风暴,如奔涌的河流般朝天空袭去。
在修士们的眼中,这一幕恢弘而又盛大,荧烛之火,汇聚成光的潮涌,掀起尘世的风暴。
“死灵,被呼唤着,在朝天空汇聚。”老僧攥紧佛珠,口中喃喃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僧念着念着,却忽而间老泪纵横。
一首王的悲歌,却唤起了这片大地上无数百姓的共鸣。思乡的笛声无法唤起祂们的对尘世的眷恋,但饱含怒意的琴音却可以。
因为祂们一无所有,命如浮萍,但他们如今共同拥有的,便是对这片大地无可宣泄的愤怒,形成这般滔天的怒焰,势要借那人之手,斩落那高高在上、践踏众生的魍魉鬼蜮。
“神魔辟易,风雷受命;阴阳太虚,两仪显明。”宋从心勾弦,最后的琴音落下,她抬头,催动已然成型的剑域。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于此,斩尽妖邪,诸苦渡尽。
【第62章】掌教首席 尘埃落定天光下……
许多年后, 人们依旧会不厌其烦地提起这被上清界定义为「幽州之乱」的惊天一战。
同时,这也是后来的正道魁首拂雪道君摆脱「新秀」之名,正式在神州大陆巅峰战力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成名一战。她开创了刚柔并济、侠骨仁心的琴剑之道, 撕破了当时尚且蒙昧混沌的天空。以琴音载道, 以苍生为剑,斩杀一百一十七位修为至少在金丹期的魔修, 受封「剑宗」。
然而,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那一战绝对没有后人传言的那般轻描淡写,更没有一剑便当百万师的孤孑。宋从心并非孤身一人, 她身旁伫立着千军万马, 剑上坠着沉甸甸的红尘。即便她已经突破至元婴期, 要应对上百名金丹修士依旧是有心无力, 但在宣白凤统帅的十万大军与万千死灵的拥护与加持之下,宋从心最终点爆了《太上无极归元经》中名为「无极归元」的最后一式,完成了以少胜多的突围与剿杀。
不,也或许, 她才是「多」的那一方。
剑阵炸裂的瞬间,万千阴兵死灵冲锋的嘶吼响彻云霄。剑气纵横三界, 天地亮如白昼。一部分魔修见势不妙当即自爆, 神魂离体意图躲过剑阵的绞杀,从缝隙中逃走。但他们的神魂甫一离体, 千千万万的死灵便会不顾一切地将其扑杀撕碎。那些破碎的惨叫与哀鸣最终也被腥风裹挟,卷入剑气的风暴里。
这场疯狂的屠杀持续了整整一夜,即便有侥幸逃脱的漏网之鱼,最终也死在了宋从心的剑下,宛如一场迟来多时的审判。法衣上的祛尘咒已被红烧毁, 而在殊死一搏之时也全然顾及不了仪态。等到最后一名魔修倒下、宋从心从尸体的心口处拔出剑来时,她一时间竟没能回过神来。
呼啸了一整夜的风暴终于停歇,雨却下得更大了。就仿佛那些受尽冤屈的魂灵,在大仇得报后终于能哭出声来。
但不知道是不是宋从心的剑气洞穿了厚重的乌云,那乌压压的云层竟被斩开了一线,东升的旭漏下一线天光,照进了这昏暗苦痛的雨。
“真人”一声沙哑的叹息在身后响起,浑身沐血的宋从心却僵着脖颈,不敢回头望去。
“真人,请您,听我说”浑身遍布鲜红色的蛛网纹路,宛如开裂的陶瓷人偶,倚着军旗的女人在瓢泼大雨中发声,一字一句,皆用尽了全力。
同样激战了一夜的宣白凤,也终于燃烬了自己的所有,油尽灯枯,消亡在即。
“真人,大夏国必定与外道有所牵连,并且早在很久以前,他们便在暗地中钻研着背离人伦之道。”宣白凤的话语已是后继无力,即便影魇小心翼翼地支撑着她残破不堪的身躯,她也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据孤的眼线所报,他们不仅掳掠了大量的人口,还在私底下豢养了不少妖兽与魔物……当年的九婴灾变事件便是其中之一。很抱歉,当年为了不将仙门牵扯进两国的战事里,孤没有将此条情报告知于您。”
宋从心沉默地转过身来,她长剑斜指于地,剑尖上鲜血被雨水洗刷,流淌成一条浅粉色的小溪。
“真人若是想将这些外道斩尽杀绝,顺着这条线索找下去,或许能有所发现……也说不定。”宣白凤咧嘴一笑,但这一笑,她唇角的皮肤便破碎绽裂,血肉于风雨中灰化消弭,“虽然不知道孤失踪这些年里秀衣究竟做了些什么,但孤能感觉到,咸临还在。那便足够了。”
宋从心心里一堵,她抿了抿唇,不知道是否该告诉宣白凤真相,那些鲜血淋漓、惨痛无比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