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361)
回到竹楼之后,宋从心和兰因将走这一趟的情报与楚夭共享。楚夭倍感吃惊的同时也贡献出了自己闲聊所得的情报,她在与乌巴拉寨的年轻人们交谈时得知了神子深居浅出。但在不久后的朝圣节上将会出现主持整个祭典仪式,并且神子将前往「山的那边」。
“神子名为江央,十六岁,长得十分俊俏。”楚夭一开口,情报核心便极具她个人的特色,“江央是「妙音」之意。如果说这位神子是蟠龙神钦定的神子,那他这个名字可真是……大有来意!据说神子江央是极少数能从「山的那边」折返而归的人。朝圣节是乌巴拉寨中最重要的节。但据说举办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依靠神子聆听的谕旨才知道确切的时间门,实在是太神秘了。”
“根据过往流传下来的地图来看,「山的那边」便是长乐神殿了。”宋从心将明月楼主相赠的地图摊平在地上,根据方向初步可以判定长乐神殿的大概位置,“莫非,乌巴拉寨的寨民在信奉蟠龙神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雪山神女的信仰吗?”
堆积下来的疑问实在太多,一时半刻也无法得到解答。
“有必要见一见乌巴拉寨的祭司与神子。”兰因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我们带来的干粮还很充足,在并未确认情况之前,暂时不要吃乌巴拉寨的食水。晚上最好也要留一个人守夜。”
“今晚我来守夜吧。”宋从心主动提议道,“我想看看村寨夜间门的情况。”
“我和你一起。”兰因又道,“我也想知道夜间门会发生什么。”
居于中央的楚夭左看右看,发现自己再不表态恐怕就要被排挤了,连忙附和道:“我也一起。”
于是,当天夜里,楚夭裹着被褥蜷在宋从心身边,看着竹楼外的天色一点点地黯淡下来。看着抱着一柄缠满绷带的弯刀倚靠在角落中的兰因与身边不动如山的宋从心,她苦着脸,歪着脑袋顶了顶宋从心的肩膀。
“如果你不太在意,可以先行休息。”宋从心偏头看她,压低声音道。
“可是你很在意啊。”楚夭摇了摇头,捂着嘴小小地打了个哈欠,“我想帮你嘛,我们不是朋友吗?”
或许是因为并非正道修士的缘故,楚夭并不是那种心怀大爱、无私为民的性子。大部分时候,楚夭更多的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这大概也是一种对抗灵魂磨损的方式。因此绝大部分时候,楚夭身上会有一种没心没肺的快活恣意。
但楚夭此人又很重情,就比如她会为了李开平而闯入十死无生的苦剎之地一样。她随宋从心来到这里也不是因为她在乎乌巴拉寨,她对村寨中隐藏的秘密也不感兴趣。她会来这里仅仅只是为了帮朋友一点小忙,顺便和她同行一路而已。
就像一只小猫,小猫不明白什么天下大义,小猫只是想黏着你。
宋从心有些明白为何楚夭在情场上会如此无往不胜了,比起容貌才情,楚夭更吸引人的是她真诚的炽意。但同时宋从心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楚夭曾经那般真诚地爱过一个人,最终却能断得那么干净。这人……该不会是修什么绝情道的吧?
宋从心盯着楚夭若有所思,也不知道是何缘故,平里总显得大大咧咧的楚夭在读她心音这方面总是显得格外善解人意。
“你放心,我的燃烧只会针对男痴女怨的情爱,你又不在我的择偶范围内对吧?”楚夭拍拍宋从心的肩膀,“我们是不会走到你先前看到的那一幕的。那个啥,你宽宏大量正气凛然,也肯定不会像我那些前情缘一样追杀我的吧?”
“……”那我可真是谢谢你放我一马。宋从心回过头,觉得自己就不该和这姑娘搭话。
夜渐渐深了。
说着要和他们一起的楚夭已经在无聊中渐渐昏睡了过去,不知道她修行的是什么道法,时而强大,时而又像普通人一样。当第一束月光照射进竹楼之时,宋从心将楚夭放平,让她躺好在竹席之上,又为她掖好了被褥。而后她转头,对上了兰因琉璃般清澈的眼瞳。
用干稻以及行李伪装出两人还在沉睡的模样后,宋从心和兰因一前一后地离开了竹楼。不知是不是因为海拔过高的原因,天边的明月显得格外大而皎洁,村寨的夜晚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昏暗,反而洒满了凄清温柔的月光。
兰因纵身跃到了树上,宋从心也紧随其后,两人藏匿着自己的气息,朝着村寨的方向进发。
夜晚的村寨静悄悄的,每家每户的门窗都没有漏出哪怕只是一线的烛光,所有人都在静谧的月色中睡去了。宋从心与兰因各自坐在一根枝条上,仅在村寨的边缘观望。周遭的树林也安静得有些吓人,没有鸟鸣,也没有动物发出的声响。
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异常」,即便是人迹罕至的雪山,也总归会有生命活跃的迹象。这种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反常。
“听。”兰因低沉得近乎气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一手音成线的功夫让宋从心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仅从武学的角度来看,兰因的境界已可谓是登峰造极了。
宋从心闭上眼睛,静心去感受周围的动静。
她的灵从躯壳中脱出,融入蔼蔼无边的夜色,循着泠泠冷月,不停地上浮。
最开始感受到的,是高山上呼啸不歇的风,那刮骨寒凉的北风在经过村寨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强行扭改,忽而变得温顺和煦了起来。紧接着,宋从心听见了潺潺的水声,天苍山上的雪水暖化成河,横亘绵延过整座乌巴拉寨,滋养着田野与生命,哺育着神明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