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梅朵心气不顺地看着桑吉逃走,她回头看着宋从心,似乎也隐约意识到哪里不对:“图南拉,还请不要故意引大家说这些话。若是不小心触犯了禁忌,那便会被视为不虔诚的表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严重的,祭司会惩罚他们的。”
“我很抱歉,梅朵拉。只是这些年走南闯北的习惯,我并不是故意的。”宋从心也苦恼道,“这里与外界的区别很大,我们并不清楚何时会犯了忌讳。若是可以,你能跟我说说我们需要避讳什么吗?”
“好吧。”格桑梅朵很聪颖,但性情天真的本地人根本没意识到这其实也是一种反向的套话。
格桑梅朵告诉宋从心,在乌巴拉寨,死亡丧葬之事是不能提起的,「祂」的名号是不能提起的。另外,没有神子与祭司的允许,不能前往「山的那一边」,也不能问离开的人去了哪。要对神明、神子、祭司以及图腾抱有恭敬,晚上不要离开房子,不要大声说话。
宋从心和兰因听得很认真,这些话听在两人的耳中,便是本地人的死亡丧葬是有问题的,「祂」指代的是雪山神女,「山的那一边」估计就是长乐神殿。蟠龙神目前的立场不明,但神子与祭司肯定是知道部分真相的。村寨的夜晚会有危险,可以着手开始探查。
被骗得兜子底都不剩下的格桑梅朵还苦口婆心地劝道:“明白了吗?图南拉。”
“我们明白了,梅朵拉。回头我也会转告我的同伴的。”宋从心真心实意地道,“你真是太亲切了,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大善人。”
兰因下意识地看了宋从心一眼,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格桑梅朵板着脸只是为了唬人,被宋从心夸奖后当即便红了脸,羞赧地走开了。
也就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庭院中传来了脚步声,一个是方才离去的桑吉的,还有一个步履沉稳的,应当便是桑吉的父亲阿金的。
宋从心想过,乌巴拉寨生活的本地人或许与外来者有所不同。但在真正看见阿金的瞬间,宋从心心里还是重重一沉。
被格桑梅朵称为「阿金叔」的桑吉的父亲,从年岁推断应当也已经有五六十岁了。但是此时从庭院外缓步踱来的男子,肤色稍白,面容俊秀,看上去竟然比走在他身旁的桑吉还要年轻不少。两人不像父子,倒像是一对兄弟。
“阿爸,家里来客人了。”桑吉乐呵呵地道。
被桑吉称作「阿爸」的人抬起头来,他长相是一眼可见的中原人的面孔,端方儒雅,面部轮廓柔和。但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古怪,那是一种老年人特有的慈祥与平和。在看见宋从心与兰因的瞬间,他瞳孔微微一缩。
“来客人了啊?”他喃喃,近乎自语道。
【第29章】拂雪道君 夜半林中闻诡声……
“你们想要留下?”
这个名为「阿金」的人在乌巴拉寨中显然是有着不低的地位的, 他很轻易便支开了桑吉与格桑梅朵,将宋从心与兰因两人留下来面对面谈话。
“何出此言?我们并未做出决定。”
“如果你们没有表现出意向,梅朵不会带你们来见我。卓玛会负责村寨里接待外来者的一应事物, 但只有表现出留下意愿的人, 才会被带到我的面前。”阿金从水壶中倒出温热的酥油茶, 拉开椅子坐下, “想要留下便必须与本地人通婚的规矩, 你们也已经了解了吧。”
显然,阿金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乌巴拉寨的「招牌」了。
宋从心正在斟酌究竟是表露出偏向离开还是偏向离去的态度比较好,这一路上都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兰因却突然道:“如果不接受通婚,还能选择留下吗?”
“很难,但并非没有法子。”阿金抿了一口茶水,和天真且不谙世事的本地人不同,阿金的为人处世明显更加世故圆滑, “经过神子以及祭司的洗礼,向神明献上你的信仰,或许便能被寨民承认。之后你们的后代也必须与本地人通婚。但是, 小子, 听我一句劝, 你还是尽快带你爱人离开为好。我见你也是个有本事的人,用你的双手亲自保护她。可比将幸福记挂在虚无缥缈的桃花源来得可靠。”
“……”宋从心这才意识到阿金大概是误会了什么,但解释好像也不是很有必要。
“听起来你似乎对这里有所不满。”兰因似乎也是这么想的, 他也意识到「爱人」或许是阿金唯一的突破口, “这里难道不算桃花源吗?”
“是啊,如梦如露、海市蜃楼般的桃花源。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不知道哪一天落下的雪花稍微沉重了一点,眼前的一切便会像滑坡一样崩塌。”阿金笑了笑,宋从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形容这个笑容。仿佛人全身上下的精气神都被掏空了一般,“年轻时我也和你们一样,走遍大江南北,只为了寻找传说中没有战火与纷争的世外桃源。我找到了,也幸运地遇到了心爱的姑娘,所以我选择了留下。”
“安逸的生活麻痹了我所有的警觉,直到……”
“呵,外乡人,你们也不必套我的话。按照规矩,我是不会向「外人」多说的。即便我已经不想活了,我也总归还是要为我儿子着想的。”
“我唯一能给你们的忠告便是不要去「山的那边」,绝对不要。管住你们的好奇心,不要去挖掘那些秘密,然后,尽快离开吧。”
无论是拉则还是阿金,给予他们的忠告都是「离开」。
宋从心与兰因在折返河岸的路上沉默无言,着这一天观察下来所得到的情报:这座村寨的居民长生不老,但是到了某个「契机」之时,寨民便会「蒙神感召」,「听到神的声音」后便要前往「山的那边」。村寨内没有死亡丧葬之说,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忌讳。除此之外,寨民们还会拥有某种「赐福」,好消息是这种「赐福」的传播有先决条件,坏消息是这种「赐福」不仅只有血脉传承这种途径,神子与祭司的仪式也可以「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