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398)

那是一个手持制式的银白铃铛,形如莲花,美轮美奂。

此物,恐怕就是明月楼主点名索要的八吉祥宝器之一,长乐之主神躯之佛舌所化的莲花了。

按理来说,长乐神殿中修造了八处用以存放长乐之主神躯部件的法殿。但不知为何,佛舌莲花没有出现在莲花殿中。反而是出现在长乐之主的永眠之所。宋从心试图用天书解读此物,却发现天书对这个银铃的标注显示的竟是「不可解读」。

因为是神明的躯体部件所以才不可解读的吗?但是同样作为是神之胃囊的苦剎却分明能被解读。

一定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宋从心若有所思地环顾四周,最终目光落在了冰湖明镜般的水面,此时恰好穹顶上又有一滴水珠掉落,隐隐发灰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倒映出宋从心模糊的面孔。

等等,冰湖?灰色的冰湖?

宋从心来不及多想,一些扑朔迷离的画面便如同走马灯般在识海中一闪而过。强烈的眩晕感让她站立不稳,脚踝忽而一凉,她竟是无知无觉地淌入了冰冷的灰水之中。甫一踏入冰湖,宋从心面上便露出一丝难耐的痛苦,因为湖水太过寒冷。与神魂中缠连不去的寒咒不同,湖水的冰冷极其尖锐,那是一种会将生命剥夺、令世间万物都归于静谧的冰寒刺骨。

天知道修士修成金身之后,已经多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肉体凡胎才会有的痛苦了呢?

宋从心跌入了冰湖之中。

落入水中的剎那,躯体因为寒冷而变得麻木,神智却肉-体的痛苦背道而驰,竟然恍若梦醒般的清晰明智。宋从心看着视野中一片灰蒙蒙的湖景,心中顿时泛起一阵强烈的既视感。仿佛此情此景,她曾在梦里见过。

如果是那个梦……宋从心胳膊上浮起了鸡皮疙瘩,她用力抿唇,忍住头皮阵阵发麻的惊栗。

祂……要来了。

一股子强烈的预感袭上心头,果不其然,宋从心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渺小的黑点。有什么东西从远处游来,距离她越来越近。

和梦境中意识不清的迷离诡谲不同,这次宋从心的意识是完全清醒的,这也越发让她感觉到那种仿佛被什么东西笼罩并且注视的恐惧。当那个黑点在视野中逐渐清晰,当那个披着「灰纱」的女子身影出现在宋从心的视野范围内时,她竟有一瞬间尘埃落定般的悬心。

还、还行……也、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只要无视祂身上那层朦胧柔软的「灰纱」其实是祂溶解脱落后半挂在身上的皮肤,只要不去看那双没有眼珠只有一层白膜的眼孔,也不要去深想祂的五官与面目,宋从心还能保持冷静。那道身影越来越近,层层迭迭的「灰纱」垂落在她身后,像人鱼的鱼尾与鳍,形如裙摆,曼妙而又优雅。

【人字碑啊……】

空灵沙哑、不似人类能够发出的声音钻入了宋从心的耳蜗里,她身体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了木质的纹路,眉心隐隐亮起金灿的莲华印。祂来到了宋从心的面前,缓缓伸出了手。直到这时,宋从心才发现,祂竟足有两人那般高挑,身体宛如一棵窈窕的树。

【人字碑啊……吾已经,等待得太久了……】

祂轻轻地捧起了宋从心的脸颊,宋从心以为自己会露出失礼的神色,但事实上,并没有。

她只感到发自内心的安宁与慈悲,就仿佛离家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中,她抬头注视着那双蒙着灰翳的瞳孔,却不再感到恐惧与无措。她看着祂,沉默良久,开口询问道:“您是何人,为何……称呼我为「人字碑」呢?”

【彼世之业造此世之果,你是人字碑,一直都是。】祂回答道,【吾乃未能降生于世的卓玛,世人称呼吾为大怖救度度母。】

电光火石之间,宋从心突然明了了一切:“是您召唤出了那场埋葬一切的风雪?”

大怖救渡度母,现忿愤之面,在神明的二十一种法相之中,祂是遣除一切怨仇、断除一切邪行的红面。乌巴拉寨的罪业与因果已经沉疴积弊到难以化解的地步,人们为了生存而犯罪,甚至还因此催生出了名为「蟠龙神」的伪神。

【转复微末,已至末法之时。】祂道,【吾生之时,人心仇恚已深,世道渐衰。希瓦钦姆舍生之后,吾应此运道而生,为祓除一切孽障而来。然妖魔作祟,孽物当道,吾已回天乏术。吾自缚于此,借本相神血所化之莲渡池维持神智,若离此地,吾亦不能幸存。】

宋从心听明白了,乌巴拉寨中所记载的最后一任雪山神女为大静谧度母「希瓦钦姆」,她是降伏一切畏怖的卓玛,最终因封印蛰而逝世。但事实上,希瓦钦姆并不是乌巴拉寨最后一任神女,眼前这位才是乌巴拉寨最后的神女,但祂却没能降生于世。

祂应运道而生,然而蛰已经污染并侵吞了明觉之神的神智,为了保留最后一丝清明,祂将自己沉入了神血所化的冰湖。

祂在这里等待着一个奇迹,等待着一个破除死局、祓除一切孽障的契机。

原书中的祂在活女神与蛰结合而成的「蟠龙神」屠尽乌巴拉寨、将要升格为真神之时破封而出,唤来了那场天崩地裂、送葬一切的雪崩,将乌巴拉寨的罪恶与将要祸害人间的伪神一同掩埋于茫茫大雪之中。

【吾时间已无多。但人字碑啊,吾将回答汝一切的困惑,由汝铭记,由汝见证。】祂放开了宋从心,如是说道。

宋从心握紧了拳头,斟酌了言语后,她还是选择将自己在乌巴拉寨中的一切见闻向祂娓娓道来。原书中的那场雪崩摧毁掉的不仅是乌巴拉寨,还有无数雪山居民因此送命并且流离失所。雪山固然阻止了蛰的肆虐,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原书中的东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