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72)

作者:老肝妈 阅读记录

伤患敷着草药,大肆渲染阿萨思的恐怖:“阿鲁塔姆真实存在!我看到了,祂是一头巨兽,跟我们见过的每一头野兽都不一样,因为祂的皮肤是用珍贵的银做的!”

他指向一只氧化的银杯,这还是几年前进入亚马逊的外来者遗落之物:“就是这个颜色,祂是银做的,比岩石还坚硬。”

“祂的头比我们的草屋还大,眼睛是两块虎眼石,嘴里全是骨刀。苏库根本不是祂的对手,祂一口咬断了苏库,吃掉了它的肉!你们也看到苏库的尸体了,它的脊椎断了,那是我们办不到的!”

他说话中气十足,仿佛从未受过伤。

许是第一次成为部落的焦点,情绪激动之下,大量肾上腺素的分泌让他处于亢奋的状态,他越说越离谱,直言阿鲁塔姆会飞,祂是从天而降的……

另一名土着和三个孩子还算靠谱,他们只回答了自己看到的部分,对无知的部分不做任何猜测。

萨满不语,她看向炖在锅里的蛇肉,又看向为数不多的蛇草她明白,部落切实需要蛇草以外的帮助了。

属于苏库的繁殖季到了,阿鲁塔姆在这一时节降临本就是神灵给的启示。作为萨满,她应该为她的部落搏一把,而不是畏首畏尾。

于是,她吩咐族人做好布置,搬出祭品,为庆贺阿鲁塔姆的到来,他们要举行一场祭祀。

萨满祭祀,是传说中人类与神灵沟通的渠道。

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外来者从不相信神秘的力量,而成长在天地雨林间的土着人却将此奉为圭臬。

是后者愚昧落后吗?

不,不是。只是萨满祭祀的神奇之处,前者从未有过体验。

阿萨思也是如此,她只是吃饱了撑的四处走走,穷极无聊才来围观土着。

不料他们不做采集和狩猎,也不捣药和戒备,反而把好端端的蛇肉全倒在晒架上,又撒上一些绿色的细碎沫子,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举动。

当他们戴起狰狞面具、头插彩色羽毛时,她还想不通他们在搞什么。

直到他们人手一面蛇皮鼓,手脚绑起骨铃,嘴里发出奇怪的叫声开始绕着萨满旋转,她才“恍然大悟”,认为他们是到了求偶期,需要像鸟一样通过“多彩羽毛”和“奇怪舞蹈”来吸引伴侣的注意。

可结果,人类的“伴侣”不见踪影,她倒是受了影响,竟不自觉地朝他们靠近。

很奇怪,特别奇怪……好比她有“第二双眼”,人类似乎也掌握着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

它不靠喉咙发声,而是通过特殊的节奏和韵律,将万事万物拉到同一个频率。

鼓点应和了心跳的加速,铃声融合了溪水的奔流,羽毛捕捉着林风的轨迹,而土着传出的呼唤仿佛每一种生灵的吼叫,高高低低,此起彼伏,混合着萨满的吟唱流转成一道固定频率的波。

震动、震动!

在这一刻,天地似乎处于同一种旋律中,无论是树木的摇曳、鸟兽的叫唤还是鱼跃的声响,都蹦在了同一根弦上。

恍惚中,阿萨思觉得自己听懂了土着的“语言”,他们正在呼唤她,恳请她的降临与庇护。

原来如此……

土着所做的每一个准备都充满了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比科学家聪明多了。

科学家总是尝试用人类的方式与动物沟通,殊不知与动物沟通的最佳方式是通过自然。

萨满祭祀就是这样,利用声音融入自然,化作一阵风,变成一片云然后,自然的气息就成了萨满的气息,她吐出的话会变成自然的“波”,一声声送入她的耳中,让她听到。

就像蝙蝠用超声波识别障碍,就像鲸鱼用鸣叫沟通交流,萨满也会用大自然的“语言”与生灵打交道。这些“语言”不为人所知,但它们切实存在。

她听到了。

她决定给出回应。

@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阿萨思不再放轻脚步,她迈着稳健的步伐从林中走出,每一步的震动都引起了小水洼的涟漪。

顶级掠食者的压迫感逐渐弥散,土着们尚未见到她,便被震慑地停下了鼓点,除了萨满。

阿萨思褪去伪装,巨大的龙头别开林木探出,与整个部落的土着打了个照面。

果然,亲眼见到掠食者可比想象中的刺激多了,有人尖叫、有人摔倒,大部分人退后了好几步,就差当场逃跑了。

“阿鲁塔姆!”

熟悉的称呼,熟悉的童音。一回生两回熟,第三回再听时,就连阿萨思也忍不住凝神看去,入目依旧是那个女孩。

也是直到此刻,萨满才停下鼓点,佝偻着身子往前走来。她恭敬地伏在晒架前,邀请阿萨思享用他们奉上的祭品。

阿萨思顺着她的手看向食物,大抵明白了她的意思。简言之,土着大费周章地找她出来是为了请她吃饭?

比起研究员,这些土着还怪好的啊。只是这些肉看上去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她吃剩的蛇肉吗?

阿萨思不吃熟食,因为她要从猎物流动的血液中汲取身体所需的盐分。但土着的投喂难得,勾起了她对苏珊的回忆,阿萨思嗅了嗅发现肉里没下毒,终是低头卷起蛇肉吞食。

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她没想到土着做的蛇肉是咸的,味道还极好。

这真是吃到陌生饲料了,阿萨思吃光了大肉,舔干净带盐的汁水,随即扫了一遍土着们分不出谁是谁的脸,大致记了一下气味便离开了。

之后,阿萨思把土着的居住地标记为自己的领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