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昭(52)

作者: 素骨握金 阅读记录

那是一幅鲜血淋漓的画面。

眉染愁绪的青年,无声痛哭数日,最后剜出腕骨做刀在青灯之下生刨己身,剥皮放血,染着青灯昏暗的光,泣泪于人皮之上写下字字箴言。

昭华站在青灯里,目光从那骇人的血书人皮之上移到青年佛僧血肉模糊的背后。

“……亦是那位僧人借助水镜和青灯保留下来的他之心境,也是我梵罗万年来陨落僧人最多的一处秘境……”

老和尚叹息一声:“非身之死,乃灵台不稳,佛法滞怠。”

“施主方才瞧见的菩提树还有一妙处,便是弥消镜佛所带来的记忆。大梦成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直面这世间的惨淡和即将到来的毁灭。”

“莲明……”昭华对那个龄弱年幼的小和尚始终存疑,又或是不忍……

老和尚抬眸看向昭华,苍老的面容上独一双眼睛返璞归真,如今却带着恍若泪光的水花。

青灯一闪,方才昏暗的佛窟变成了一处溪岸。

昭华没瞧见老和尚的神色,阖眼之间他已然转身离去。

“莲明啊……”

老和尚举着青灯,朝溪岸走去:“那是我从菩提崖台上抛下去,又从俗世人间捡回的孩子啊。”

青灯幻影之中,昭华看到水花簇拥着一个笑得格外开心的婴儿,一路回旋打转,水流之上还回荡着那孩子欢快的笑声。

直到一处渡口,他被林中猿猴捞月似的捞起来,在之后从林间到了人群村落,被人捡回家……

她抬头,又瞧见菩提崖台上,面容愁苦的老和尚站在木栏之处,扶栏垂泪。

“莲明,他是菩提树万年来唯一的一朵花,是这万年来菩提树消弭僧人记忆凝成的菩提子。他坠落之时,我曾将他放入菩提净坛的莲花池中,日日诵经助他修行。在莲明现世之前,无人参透万年之前那为僧人所行之事,亦无人参悟那句箴言。”

老和尚瞧着青灯幻影,他如今已然说不出当年的对错了。

“……佛门讲究顺势而为,老衲不解亦不忍那位僧人剥皮之痛,助他化作人形之后,自然也不愿这孩子留在佛塔之中,怕他日后长大误入镜佛密窟之中,怕他走上一条同那位僧人一样的不归之路,便把他从菩提崖台上抛了下去,想他去人间凡俗做个普通之人。”

昭华注意到老和尚似乎从来没有称呼万年之前那位僧人为“佛子”,思索着这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她眸中淡淡疑惑:“佛子一说,从何而来?”

老和尚沉痛地闭了闭眼:“梵罗,从未有之。”

佛子,是梵罗之外给予那为僧人的赞誉,也是梵罗众人不能回首的湟水之祭。

太过惨烈,以至于被世人称颂也不愿去承认。

“那为何后来,你又将其带回佛塔?”

青灯燃起一缕袅袅烟灰,再次变换。

老和尚迈着蹒跚的步伐,边走边道:“因为,不可违逆。”

“万年之前那位僧人,以通天之法窥视命轨,方换来这天地一线生机,老衲纵然愧对莲明,却也不得不将他重新带回佛塔。”

“我将他抛下菩提莲台的七七四九日之夜,青灯照我,让我窥见半句箴言真意,虽不能尽数明悟,却也知晓了天地末途,若想要阻万般毁灭来临,万年之前那位僧人必不可少,如今的这颗菩提子也不能缺……。”

“老衲心中取舍,做不到天地众生去换一人之命。”

有愧。

青灯燃尽,昭华和老和尚重新回到了菩提崖台之上。

昭华依旧端着手中的茶碗,不知何时一只青色的蝴蝶悄无声息地落在她的手腕之上。

如是如闻,既见我佛。

她饮尽了杯中茶。

佛门逆子

“师父啊!你再不救我,我就要被六师兄给打死了啊啊啊啊啊!“

山崖之上,猿啸鸟鸣,还回荡着莲明的哀嚎之声。

这颗菩提子实在一言难尽。

昭华侧身看去——

山崖高石之上,莲明恍若一只未开灵智的猿猴,抱着一颗斜生在崖壁之上的老树,瑟瑟发抖,仰天哀嚎。

莲空站在树下,垂首低眉,双手握拳,青筋暴起。

瞧着,怕是要气疯了。

.

老和尚自然也瞧见了这一幕,却只笑着摇了摇头,叹道:“胡闹!”

昭华勾唇,眼中似笑而非笑,弯着的眉眼像是淬了寒冰一般让人生寒:“你同我说这么多,是想我逆了他这必死的命数吗?”

她轻笑一声:“也好办,拦着他的去路便可。”

挽天地之颓势,一人之命好像确实有些微不足道;可若是这一人便是另一个人殷殷切切的生灵,又怎会舍得以之身死去换茫茫陌生的天地呢。

世间从来都没有什么两全法,人自然也不能既要又要。

老和尚捻着佛珠的手一顿,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老衲确有一事相求。”老和尚缓缓放下佛珠,看向昭华:“天地众生是我等身肩之责,莲明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老和尚我放不下,却也深知命数一谈万般艰难险阻,所以恳求施主能否允我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以身相替的机会。”

昭华闻声看向老和尚,眼中尽是冷漠,嗤笑一声道:“你凭什么认为我有能力能够给你这个机会。”

“因为,您是天外之天,诸天之道也。”

“呵!哈哈哈哈……”昭华摇了摇头,仿佛是听见什么笑话似的,笑得险些岔气,捂着脸半晌缓过来,才道:“可惜……”

“……你猜错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