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昭(95)
先前拖着神识业火和那副历经万年因果劫难的身躯,每时每刻都受着比千刀万剐更痛苦难忍百倍的疼痛,呼吸灼热仿佛那一息之间都蕴含着一个世界的苦难。
太沉,太重。
化作困倦如海般袭来,但她又不能从此阖眼,只能强撑着清醒,压制所以的苦难和疼痛。
但真的太重。
重到,有时候也会想要就此放下。
她不能将那具身躯放下,可若是小白出手的话,应当也不会放任自流,昭华走在山间田野思索着。
那一身清浊相争之气,有小白在就不会泄露。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回到白玉京。
昭华略有迟疑,虽说神识同样强大,但她的神识全部用来炼化业火,并将其并别封锁在身躯和五识之中,两者相互平衡,除非走到最后,否则她并不愿意动用神识。
神识不能动用,神力半分没有……
她脚步一顿,忽然想起什么,抬手在自己眼前晃了晃,愣神,面上鲜少露出了一抹孩子气的得意:“我就知道,你还是心疼我的。”
她的五识早已消融在业火之中,先前左拾右捡一些仙灵堪堪能够视物听声,可现下她以神识之躯,并不能留存仙灵,却还可以视物听声。
昭华唇角挂着一丝若隐若无的笑意,心下复杂:小白还是帮她恢复了五识。
只是……
她眸色微沉,有些担忧。
昭华能感受到,她现在留存在沧澜界,除了此身不会再受到损伤之外,并无力施术回到白玉京。
回想着当初二次来到沧澜的记忆,昭华企图从这方天地之间感受到那一抹曾经熟悉的气息,但不知为何,丝毫也感受不到。
按理说,当年她走之后,萧疏已应当泯灭自我意识,化身此间天道。
但她此刻沟通此间,却发现此间天地自行运转,并无天道意识存在,此种情况,若过个千百万年,也许会衍生出天道意识,可先前选中的萧疏已呢。
额见传来一阵刺痛,破碎的记忆杂乱不堪……
碎片漂浮在神识火海之中,玉京、将屿山、梵罗、阿满、司命阁……
可她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关窍。
究竟遗漏了什么?
昭华行走在青山之间,既不能感知如今这方小世界是何年岁,也不知此地乃是何处,正一筹莫展之际,遥见山脚烟火寥寥。
略一思索,她便向山下走去。
若有人家,便总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
山上原野绵延,山下人家两三。
昭华浮行天地之间,很快便到了村落之中。
可临近上午,村落之中却十分安静,若不是昭华远远便瞧见村中升起的一两簇烟火,以她如今凡人一样的感知能力,很难感受到村落之中有人家居住。
昭华想了想,正准备循着方才看到升起烟火的地方敲门询问,却感受到土地传来震颤,浮尘渐渐升起。
她悄然隐匿声息。
果不其然,顷刻之间便由大批兵马急驰而来,停在村口。
先行小队下马,迅速在村口查探了一番,便转身回去禀报。
昭华拂去兵马惊踏的尘埃,隐匿生息之后无人能够看到她,她便浮行到这群兵马之中,来到先行小队回禀的马车之侧。
“公子,此地无人居住。”
靛青色的帷裳被撩开,马车之中无光,昏暗之中昭华向内望去,隐约可见马车之中坐了两个人,瞧不清彻底隐匿在昏暗之中的那个人,只听掀开帷裳的那人道:“全军原地整修两个时辰,莫要闹出大动静。”
“是!”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沉默肃冷,不稍片刻热汤干饼就已经传到每一位兵士手中。大概是喝上热汤的那一刻略微有些放松,昭华听见军中传来低声。
“听闻太易军又连破十八城,灭三国……。”
“我玄今当初也是沧澜十国首之一,竟没想到也要被这太易小儿逼得弃城而逃!”
“嘘,你低声些吧!如今公子在国君的掩护之下携大军离城,到时候必然会一雪今日之耻辱,打得那太易小儿滚回中州。”
……
天下大势,分合相争。
昭华听着耳边传来的低声,重新望向马车。
只见马车上空确有一丝紫气,可惜紫气稀薄,命星偏移即将陨落,颓势已现难以挽回。
看来这次是赶上沧澜界“天下合”了。
昭华思量着小白的用意,如今既然已知晓此间大抵是什么情况,她便不再继续停留,观星引路,一路前行。
天下大势生变,必然会有龙虎相争之势。
而她想要回到白玉京,借助此间之争,便是最便捷的途径。
.
一日凭风三万里,不见青天人不回。
昭华如今的脚程抵不上三万里,但三两日的时间,也足够她找到此间气运最盛之地——
六疆战场。
沧澜界十万青山以东为修道者之地,轻易不涉及凡尘,十万青山之外便是百国群聚。
昭华这一路也听了不少如今局势的变化,当初的百国早已十不存一,大国兼并,小国流窜,君王落沉泥,氏族入白家。
就连百国鼎盛时期,最为瞩目的十国首也之剩下六个国家了,其中来自中州的太易军势头最为强势,其余五国暗潮汹动。
昭华并没有直接进入太易军所统帅的城池,她先去了除太易之外的五国,两国临海,三国临山,临海者有海中凶兽相助威猛无比,临山者有山中王者相助威震一方。
直到昭华走到了太易的城池,既无威猛之兽相助,亦无山海之力相辅,军队井然,百姓温良,她看到磅礴的厚土之力笼罩着每一个属于太易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