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帐中娇:惹上暴君逃不掉(169)

作者: 与秋曼曼 阅读记录

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困惑与不甘,反复琢磨为何自己身为尊贵的嫔妃,却无缘与那个阳光下笑得灿烂无比的少年戚梓汶一同沉浸在制作风筝的单纯喜悦之中,反而是那位平凡至极、几乎不被人注意的医官,能够轻易获得与戚梓汶并肩共度欢乐时光的特权?

这份嫉妒,如同无人看管的荒郊野地里疯长的杂草,悄无声息地在她心头的每一寸角落里蔓延开来,生根发芽,难以抑制。

眼见戚梓汶全神贯注地粘贴着风筝的纸片,那份专注与认真,让她心中的那份酸楚瞬间化作了行动。

手,仿佛有自己的意志,轻轻一滑,手中的浆糊如雨点般溅落,弄脏了精心铺展的材料。

“哎呀!”

华妃故作惊讶,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殿下,真是抱歉!”

而戚梓汶,这位平日里温和如春风的少年,此刻脸庞上却是前所未有的冷漠,双眼如鹰隼般锐利,直直射入华妃的内心深处,让她不由自主地心生怯意,仿佛正遭受着严厉如父的戚璟衍的严厉责备。

在这一瞬的慌乱之下,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将那只不幸沾满浆糊的风筝随手一抛,让它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

第165章 曾经的誓言

“殿下若真挚地喜爱风筝,只消言语一声,我必全力以赴!”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却又掩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挑衅。

然而,戚梓汶只是冷冷地凝视着这一切,仍旧选择了沉默作为回应,空气中的温度似乎也随之降了几分。

此时,手捧药碗缓缓步入的柳兰昭,无意间目睹了那惨遭破坏的风筝孤零零地躺在角落,以及周围散发出的戚梓汶身上的冰冷气息,她的心骤然紧绷,连忙加快脚步靠近。

“殿下,您可还好?”

她关切地询问,眼底闪烁着温柔与担忧。

华妃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不动声色地对一旁的侍女羡青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轻轻一推。

药碗在突如其来的外力作用下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翻倒在华妃身上,柳兰昭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手腕灵活一转,那滚烫的药汤终究还是尽数洒在了她自己的手背上,炽热的痛感瞬间传遍全身,紧随而来的,是一记在她尚未站稳之际便狠狠落在脸颊的耳光。

耳边嗡鸣不断,口腔里充满了铁锈般的涩味,柳兰昭强忍着泪水,没有让自己倒下。

戚梓汶目睹这一幕,注意到她红肿的手背,怒意瞬间冲上了他的心头,“来人!”

宫人们闻声迅速赶到,只听得他冷冷地吩咐道:“将此人驱逐出去!”

“可是,可是那是华妃娘娘啊!”

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汗水顺着额角滑落。

“本宫的命令,难道无效?”

戚梓汶眉头紧锁,虽然年仅五岁,但那眼神中透露出的不容置疑的威严,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一股寒意自心底升起。

华妃未曾预料到自己竟会因戚梓汶之命而被迫离开,她的面容在这一刻变得异常复杂,交织着惊愕、愤怒与难以置信。

柳兰昭的眼眶渐渐泛红,刚才的那一巴掌,她本不觉有多少委屈,但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戚梓汶对华妃发出驱逐令,这样的结果触及了她心灵中最柔弱之处。

“华妃娘娘,您就别让我们难做了。”

小太监面露苦涩,恳求道。

华妃深深地望了戚梓汶最后一眼,然后狠狠地瞪了柳兰昭一眼,满腔愤怒地转身离去。

戚梓汶弯腰拾起那片已被弄脏的风筝,目光中似有乌云聚集,暗含风雨欲来的沉重。

“殿下,我们先服药如何?之后,我陪您再做一个全新的风筝吧!”

柳兰昭尝试着提议,试图抚平这场风波留下的痕迹。

戚梓汶抬头注视着她,眼中压抑的情感宛如锋利的刀刃,虽未言明,却已让柳兰昭感受到了一种锥心的疼痛。

“你,先处伤口!”

他的语气强硬中带着不容反驳的关怀。

“好嘞!”

柳兰昭应答着,心里却被这份来自小小孩童的体贴温暖所包围。

而在另一侧,戚璟衍匆匆踏入御书房,面对着紧急送达的战报,他脸上的表情愈显凝重。

“南安此番竟敢残害我边境无辜百姓,昔日恭顺之态荡然无存,此仇,朕绝不会轻饶!”

贺勇斌大将军情绪激昂,义正言辞。

“微臣愿率军出征,踏平南安,还我大庸一片安宁!”

他慷慨陈词,其余将领也纷纷请缨,誓要为国效力,御书房内顿时响起了阵阵激昂之声。

“丞相,您的意见是?”

戚璟衍的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的秦三凯。

秦三凯缓缓开口:“南安归顺以来,年年进贡,双方和平相处,大庸亦不吝赐教,派遣农业、纺织专家助其发展,使之日益繁荣……”

贺勇斌闻言,不屑地哼了一声:“真是喂不饱的白眼狼!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依我看,南安此举定有其背后缘由,岂会无端挑衅!”

秦三凯的话音未落,就被性情直爽的贺勇斌毫不客气地打断。

“你啊,就是一介只会动粗的武夫!有没有想过,南安这突兀的举动,是否与大雍有所勾结!”

秦三凯的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怒意。

此言一出,群臣神色各异,御书房内顿时充斥着低沉的议论声。

“哐当——”一声巨响,戚璟衍猛地将手中茶杯置于案上,沉声道:“都说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