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帐中娇:惹上暴君逃不掉(170)

作者: 与秋曼曼 阅读记录

室内立时静默无声,这几年来,皇帝的脾性愈发急躁,稍有不顺,便会有人大祸临头。

“一切听凭皇上裁决!”

群臣异口同声。

“对于南安的恶行,朕自然不能坐视不!但战争一旦开启,最受苦的还是无辜的百姓!”

戚璟衍言毕,轻轻摆手,示意群臣退下。

他独自站立于万里图之前,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画卷,兰昭停留于那代表南安的区域,深思不语。

丁元见状,不敢打扰,只好一遍遍地换着茶水,企图以细微的动作减轻屋内的紧张气氛。

夕阳西下,戚梓汶满怀期待地守在宫门前,渴望着父亲戚璟衍能陪伴他去放飞风筝,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双充满期待的眸子渐渐失去了光泽,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失落。

柳兰昭见状,心疼不已,轻声安慰道:“太子殿下,皇上国事繁重,或许是有紧急事务绊住了脚。不如,我陪你去放风筝如何?”

戚梓汶没有回答,只是面无表情地转身,默默返回了寝宫,留下一个孤独而落寞的背影,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格外沉重。

柳兰昭感觉到内心的某处,仿佛被冬季里最刺骨的寒风穿透,带来一阵阵不可名状的冰冷。

这股寒意不仅侵袭着她的肌肤,更似乎要冻结她内心深处那份细腻的情感。

她抿紧了那双柔唇,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坚决,决定独自前往那庄严肃穆的御书房。

柳兰昭明白,有些事情既然无力做到,便不该轻易许诺,就如同多年前那个春日,他在祈福树下,紧紧握住她的手,对着满树繁花许下的那个关乎一生一世的誓言,那么真挚,那么不容置疑。

戚璟衍曾发誓,这一生都将无条件地信任并深爱着柳兰昭,除了她,这世上再无人能成为他的伴侣。

然而,当她抵达御书房的门外,却未料被守卫森严的侍卫们阻拦。

第166章 无可救药的逆子

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身边的内侍丁元眼见此景,连忙快步上前询问道:“殿下,您有何要事?”

“皇上曾经答应了太子,要一同去放风筝的!”

柳兰昭的话语中透露着几分无奈与坚持,但她的请求似乎并未打动侍卫们的铁石心肠。

丁元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语气中多了几分严厉:“我必须提醒殿下,这里不是您可以随意干预的地方!皇上肩负的是整个国家的重担,百姓的福祉,您认为他真的有时间来应付这些琐事吗?”

柳兰昭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自责。

她清楚,他不仅是她孩子的父亲,更是这片江山的主宰,她的要求或许真的过分了。

但即使无法兑现承诺,至少也应该有人前去通知一声,这样的做法是否太过冷漠?

丁元摇了摇头,显然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随后便默默离开了。

这时,屋内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外边何人?”

“是蓉大夫在外等候。”

丁元恭敬回答。

“她?难道是汶儿身体不适?”

皇帝的语调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蓉大夫说是关于皇上之前答应太子一同放风筝的事情。”

闻言,戚璟衍的眉宇间皱褶更深,旋即他没有多言,只是转身离开了御座,似乎已经有了决定。

“皇上,您这是要去何处?”

丁元连忙跟上问道。

“我要亲自去接汶儿到御花园!告诉他,我在那里等他!同时也请蓉大夫一同前来。”

戚璟衍话音刚落,便大步流星地离开,衣袖轻轻一挥,尽显帝王的决断与不羁。

丁元呆立片刻,随后恍然回神,立即前去传达旨意。

当戚梓汶得知父皇在御花园等待的消息,那原本因为失望而显得暗淡无光的双眸,顿时又焕发了生机。

而一旁的柳兰昭,见到儿子的笑脸,自己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当丁元擦肩而过时,他低声细语:“蓉大夫,皇上有旨,请您同往御花园。”

柳兰昭轻声应诺,随丁元步入了御花园的幽深之处。

视线所及,只见戚璟衍挺拔的身影,如同当年初识一般,让柳兰昭的眸光微微颤动,仿佛一切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那时的他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只一眼便占据了她全部的心田,从那一刻起,世界的颜色似乎都因他而失去了光彩。

戚璟衍感应到背后的目光,转身之间,敏锐地捕捉到了柳兰昭眼底流转的情感。

在那熟悉的目光中,仿佛能看见他模糊的身影仍旧停留在她的记忆深处,这让他困惑不解,为何她要选择逃离那个金碧辉煌却如同囚笼的地方,而隐藏了真相?

柳兰昭感受到他的注视,迅速收拾起心中的涟漪,尽力不让那些复杂的情感影响到眼前的时光。

夕阳渐沉,夏日的余温慢慢退却,虽然并非最佳的放风筝时节,但这简单的乐趣足以让戚梓汶绽放出孩童应有的灿烂笑容。

戚璟衍手持风筝线,奔跑在前,戚梓汶紧紧跟随,脸上的表情褪去了与年龄不符的早熟,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喜悦与快乐。

在一旁默默观看的柳兰昭,眼神时而闪烁光芒,时而变得柔和,随着空中风筝的起落而波动。

当风筝终于高高地飘扬于蓝天之上,戚梓汶满是自豪之情,而宫人们得知这一切都是出自戚璟衍之手,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

然而,这一幕传到了太后的耳中,却激起了她强烈的不满,愤然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我以为他能成大事,原来也只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