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娇:惹上暴君逃不掉(171)
一旁的袁嬷嬷连忙劝慰:“太后息怒,切莫动气。”
“他为了一个医官违抗我的意愿,如今更是如此,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王者的威严?”
袁嬷嬷赶紧补充说道:“太后,陛下说过,七日之后,大皇子体内的毒素便能清除,再按蓉大夫的调方法进行。如今已过去两天,只需再忍耐五日,一切隐患定能根除。”
自柳兰昭回归以来,太后的焦虑与不安与日俱增,对于她是女子的身份更是日益憎恶。
“太后,先喝口参茶平复一下心情吧。”
袁嬷嬷递上了热腾腾的茶碗。太后想起皇后逝世后五年间皇室无继承人的困境,心中更是烦乱。
“太后,或许……”
袁嬷嬷附耳低语,提出了一个建议。
太后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袁嬷嬷的提议。
……
御花园之中,戚梓汶汗湿衣襟,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仿佛是刚刚成熟的苹果。
对于他而言,今日的经历是前所未有的欢乐与惊喜交融的时刻——与父皇共同放风筝,甚至能小跑并肩,这种幸福感难以用言语表达。
柳兰昭从他天真无邪的笑容中,看到了一个五岁孩童应有的纯真与无邪,这份单纯也感染了她,让她的面容变得柔软。
戚璟衍转身的一瞬,恰好捕捉到了柳兰昭那抹温柔的笑意,那笑容宛如五年前初次相逢时的甜蜜,直击心灵深处。
尽管五年光阴匆匆流逝,她的笑容依旧未变,但两人之间似乎被无数的艰难与误会所阻隔,犹如千山万水般遥远。
“父皇,儿臣今天特别开心,希望以后还能和父皇一起放风筝。”
戚梓汶满心真诚地说道。
戚璟衍第一次听到儿子如此恳切的言语,心中涌动着说不出的欣慰,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顶:“只要父皇有空,自然会多陪伴汶儿的。”
夜幕悄然降临,戚璟衍召集了贺勇斌、秦三凯等一众重臣,来到了御书房。
面对戚璟衍的深谋远虑,群臣无不交口称赞,仿佛已经预见了西蕃将来请求和平的情景。
“陛下,药煎好了,请服用。”
丁元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深褐色的汤药,缓缓走近。
戚璟衍接过药碗,眉间不由得紧锁,那苦涩的药味似乎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
“怎么了?你看起来有心事。”
丁元注意到了戚璟衍情绪的微妙变化,内心也开始感到不安。
自从边疆风尘仆仆归来,黄帝便遵照那位神秘神医的嘱咐,每日准时服用那由珍稀药材炼制的药方。
第167章 恼人的女子
起初,夜晚的寂静总令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今,虽不能深睡至天明,却也能勉强偷得几小时的安宁。
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对戚璟衍来说,如同沙漠中的甘露,珍贵而难得。
他自嘲地勾起嘴角,或许真是自己的鼻子变得挑剔,不再适应平凡的空气,于是,他仰头将药液一饮而尽,苦涩中竟也品出几分胜利的甘甜。
“列位爱卿,面对当前局势,可有更高明的策略?”
他在御书房中环视一圈,语气中满是对群臣的期待。
“陛下英明神武,依循您的布局,南安之敌定然无法逃脱败亡的命运!”
贺勇斌的声音浑厚有力,那份豪迈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只是言辞间略显锋芒毕露,少了些官场应有的圆融。
秦三凯闻言,斜睨了贺勇斌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你啊,总是这般粗枝大叶,不懂得收敛锋芒!”
“嘁!若非我们这些‘粗人’前赴后继,冲锋陷阵,你们这些耍嘴皮子的文臣,哪有这等闲适的日子过!”
贺勇斌不甘示弱,啐了一口,话语中满是不服。
秦三凯被气得须发皆张,眼睛瞪得圆如铜铃:“够了,莫再吵闹!”
这剑拔弩张的争执,让戚璟衍感到莫名的心烦意乱,体内仿佛有什么在蠢蠢欲动,热血沸腾,难以抑制。
“散了,都散了吧!”
他快步穿过御书房,向着扶风宫的方向疾行。
浴室内,冷水潺潺,绕身而过,似乎稍微抚平了他心中的烦躁,但刚刚沐浴完毕,那股难以名状的躁动便再次蠢蠢欲动,犹如暗流涌动。
恰在此刻,门外传来通报,说是华妃来访。
戚璟衍的眼神骤然冷冽,寒光闪烁:“让她离远点!”
华妃清清楚楚听见了那声低沉的咆哮,心口仿若被针刺一般疼痛。
“陛下,臣妾特为您炖了补品,亲自动手的。”
她在外头柔声呼唤,试图透过门缝传递温情。
戚璟衍红着眼,神色有些吓人地走出浴室,华妃的心不禁一紧,预感不妙。
“我不会喝的,你回去吧!”
他的话语冷硬如铁。
华妃想起袁嬷嬷的教诲,倔强地挺直了腰杆,非但没有退避,反而更靠近了几分。
她的体香随呼吸飘散,涌入戚璟衍的鼻腔,那潜藏的狂热顿时如同野火燎原,智防线摇摇欲坠。
他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张明媚的笑靥,不由自主地捧起华妃的脸庞,就在那柔软的唇瓣即将触碰的瞬间,智的残片令他猛然将她推开。
华妃又急又怒,眼看就要成功之际,却功亏一篑!
戚璟衍费尽力气推开华妃,竭力克制着身体的异样感觉,脚步踉跄地步入寝宫。
柳兰昭闻声而出,一脸惊诧,心中疑惑重重——他这是中了什么奇药?
正当她伸手欲取银针,一阵灼热的气息忽然将她笼罩,手腕被猛地握住,整个人被拽入了一个炽烈的怀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