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173)
徐家百年世家,虽多出武将也不曾出过白丁,翻过年徐明阳眼瞅着就奔九岁去了,这孩子的往后是怎么想怎么都愁人……
老爷子到了嘴边的推辞莫名一卡,看向孙儿的目光也十分复杂。
教自然是教了的。
两朝阁老教得很用心。
然而这孩子就是不开窍啊!
偏偏他还非常得意,猛地一抬头就给自己邀功:“三叔,我的学问是不是大有长进了?”
“我现在读书可用功了!”
徐三叔一言难尽地闭上了眼,就连老爷子都露出了不忍直视的表情。
桑枝夏忍无可忍地扑哧笑了出来:“祖父,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啊。”
徐二婶本来替徐明阳害臊,冷不丁听到这话也苦中作乐地笑了起来:“明阳这窍是难得开,跟他大哥二哥比起来差了不知多少,也就是能胜在心眼实。”
坚强皮实耐造,这么一想也是好处了。
面对孙子岌岌可危的课业,老爷子也说不出继续耽搁的话了,站起来就要撵着几个小的回家。
走之前还不忘对闷笑的桑枝夏叮嘱:“你这几日实在辛苦,可学业上的事儿也不能耽误了,晚饭后来找我听学。”
桑枝夏咳了一声把笑压下去,裹着一身的泥水恭恭敬敬地垂首说是。
老爷子一叹三转地带着几小只走了,徐明辉搓了搓指腹上的泥,好奇道:“大嫂近来也在跟着祖父读书?”
桑枝夏不甚在意地摆摆手:“我又不考科举能读什么书?混着听祖父教导几句罢了。”
“三叔,你们再歇会儿,我去下边那个棚子里瞧瞧。”
她说完拎着自己的东西走了,徐明辉不动声色抿了抿唇,走到不断叹气的徐三叔边上说:“三叔,你刚才说到的什么王家的?家里出什么变故了不成?”
徐三叔想到老爷子的话有些悻悻,含混道:“嗐,都过去的事儿了,你还问这个做什么?”
徐明辉笑道:“我这不是久了不归家好奇吗?三叔跟我细说说?”
徐三叔看了一眼许文秀等人都在另一头收拾,忍了又忍到底是没忍住小声开了口。
他说完甚是遗憾:“你是没见着昨日那阵仗,那当真是有说不清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真是徐璈动的手那才好呢,好生给那杀才一个教训,也省得不长眼总是往咱家招惹,可惜了就不是……”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心里的遗憾,像是恨不得自己上阵给王大锤一个教训,徐明辉听完眼底晦色闪烁,好笑道:“还好不是大哥动的,不然要是闹出来让村里人知道了,少不得要往咱家的头上扣个狠毒的帽子,往后在村里可就不好行事了。”
徐三叔这么一想也是。
他不多说了爬起来准备去下头的棚子,徐明辉落后半步面露所思,状似不经意地说:“听三叔的意思,那姓王的时常跟地痞来往,还是个好赌的?”
徐三叔满脸晦气,还没答言就被徐二婶打断了:“好好的你问那些作甚?”
徐二婶厌恶道:“那就是个滥赌的酒蒙子,横竖都是说不起的,这回闹过了往后不再来往便是,免得沾染一身的臭气。”
徐明辉笑着称是,垂在身侧的手指无声摩挲。
好赌么?
第128章 如出一辙的卑劣虚伪
徐璈回来的时候,徐明辉的认真观摩学习也取得了成效,人生首次下地插秧初体验迅速上手,留意看的话,会发现他的动作甚至比折腾了大半日的许文秀等人都要流畅。
桑枝夏看到徐璈作势要下水,立马就说:“你别下来折腾了。”
“怎么?”
“这边没剩下多少了,可被扎破的篷布还没补呢。”
桑枝夏直起腰说:“夜里只怕是要更冷,四处透风的肯定不行,你拿上买回来的东西把被戳破的地方补上吧。”
徐璈虽是舍不得让桑枝夏在水田里泡着,可想了想还是点头说好。
“我先去修补,弄好了就过来帮忙。”
徐明辉把手中最后一簇秧苗插入湿滑的泥里,洗去掌心的泥说:“有些被戳破的地方比较高,大哥一个人可能不好弄,我过去瞧瞧。”
其余人对此都无异议,徐明辉也自然而然地抱起了徐璈带来的东西,随着他走到了损毁情况相对严重的暖棚边上。
他蹲在地上扯开一卷油布,不带任何起伏地说:“我听三叔说你废了王家的一个人?”
徐璈要笑不笑地挑眉:“听三叔说?”
不是他轻视自家三叔的敏锐,是他打心眼里就不觉得三叔能看得出他的手笔。
徐明辉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啧了一声淡淡道:“三叔遗憾生吞了王家的这口闲气,不过我想你可不是什么能受得住气的性子。”
“是你做的,对吧?”
徐明辉能看出来徐璈并不意外。
徐家从前的人太多了,多到绝大多数徐璈都懒得往眼里放,可徐明辉不一样。
这个比他小几岁待人温和,传闻中风光霁月的儒雅君子心思或许比不得海深,但他的确是徐璈少有看在了眼里的聪明人。
自知瞒不住徐璈也懒得遮掩:“怎么,是打算去找个机会揭发我的心狠手辣?”
“如果王家人不曾对嫣然他们先动手,那保不齐我今日是要阴你一刀的。”
徐明辉面露遗憾:“机会难得,可惜了。”
毕竟他跟徐璈虽有兄弟名头交情属实一般,谈不上势同水火,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拉踩对方的机会。
这次算是错过了。
徐璈意味不明地看他一眼没接话,徐明辉笑道:“你只逮了一个,是没来得及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