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174)
徐三叔感知和敏锐略欠火候,不过述起当时情形言辞却可做到让人身临其境。
地上残留的凌乱脚印可辨大小,虽无更多证据,也能直观看出作怪的不止一人。
徐明辉抬眸说:“我记得大哥丹青一绝。”
“你看清另外几人的脸了么?”
其实逮住一个王大锤剩下的事儿就很好办了。
此人既是好赌滥酒,那必是酒馆赌坊的常客,想顺藤摸瓜查出来他平日里与谁来往亲近不是难事。
如果有了可寻人的画像,那就更简单了。
当然,实在没有也不是不可施为。
徐璈转头看他,没直接回答他的话,反而是说:“看样子你在那边过得还算不错?”
这才去了多久,就有自己的门路能查人了?
徐明辉不答反问:“大哥说呢?”
“我懒得多说。”
徐璈三两下把最大的一个破洞补好,淡声道:“那个叫龚叔的是个麻烦人物,与虎谋皮小心哪日自己入了虎口。”
该提醒的他都提醒过了,徐明辉爱听不听。
徐明辉想到自己一度陷入虎口却被人救下的一幕笑得意味深长,含混道:“我自有分寸,大哥只管把画像给我便是。”
他站起来把裁剪下来的油布递给徐璈:“三叔说这事儿过去了,可我听他那形容只怕后来还会再起风浪,既如此,为何不先下手为强呢?”
现在是没人相信王家的说辞,可教训不一次给足了,王家人怎会善罢甘休?
徐璈没打算就此揭过,徐明辉也不这么想。
面对徐璈审视的目光,徐明辉笑得十分坦然:“你瞧,说到底你我不都是一样的么?”
一样的口蜜腹剑。
如出一辙的卑劣虚伪。
之所以互相厌恶,是因为早就看透了对方披出来的这层画皮,透过对方的脸看清了自己藏在画皮之后的不堪。
良久对视沉默,徐璈自嘲一哂:“画像明日给你。”
“找到告诉我就行。”
徐明辉十分清楚自己没什么战力可言,含笑点头。
动手的事儿他大概是不行,自己就不多掺和了。
这边氛围极其友好,另一边的王家却因为王大锤的伤掀起了疾风骤雨。
王嫂子险些疯了,不断抓扯着自己的头发喊:“就是徐璈害的!就是他害的!”
“他都跟我承认了,这事儿就是他干的!”
王老太守在晕死过去的儿子床边哭得凄凄惨惨,听到这话又是咒徐璈又是求菩萨,嘴里车轱辘话来回转了一圈,想闹又可惜找不到能闹的地方。
村长带着人撵她们回来的时候已经说了,再闹就要把她们逐出村里,家中唯一能顶事儿的男人倒床不起,就是有再大的不忿,她们又能做什么?
王嫂子不甘心想去找人帮忙,可人嫌狗厌到了这种程度,哪儿还有人愿意搭把手?
萦绕在王家上空的哭声日夜不绝,临近除夕的喜庆日子,路过王家门口的人听见了都纷纷面露晦气,忙不迭地拔脚走远。
在王家婆媳绝望的哭喊声叫冤声中,徐家迫在眉睫的麻烦也终于捋出了头绪。
能救的秧苗都插下田了,观察了两日情况尚可,家中接连辛苦了多日的老老少少都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桑枝夏把掐住秧苗的手收回,笑着说:“一下没能提出来,可见是成功潜根了。”
紧急情况下的分秧插秧结束,秧苗潜根顺利,接下来不再出意外的话,手头的活儿就能轻省不少。
如释重负的一口气还没出口就在喉咙里打了个转,再咽下去时桑枝夏的脸上也带出了几分迟疑。
她说:“王家人不会再来捣鬼吧?”
不怪她戒心重,主要是姓王的那一家子属实办不成什么人事儿。
满门上下的混蛋。
第129章 不,我并不想跟他练
王大锤被人把胳膊拧成了麻花四日,四日里王家一老一少两个妇人就把洛北村搅和出了不小的风浪。
实在惹人厌烦。
徐璈还没说话,桑枝夏就忍不住叹道:“王大锤的媳妇儿是隔壁刘家庄的姑娘,在村里闹了两日见无人会,还赶着回娘家搬了一趟救兵,那些人来了不问三不管四,奔着村长家就去了。”
这是很不讲的做法。
村长虽说是一村之长,可这混账事儿跟他家没半点关系,大节下的,呼呼啦啦叫了一群人就要去砸门讨公道,口口声声说村长偏颇徐家包庇了凶手,连累得村长家好几日都没能安宁。
桑枝夏想想很是过意不去。
所谓被包庇的凶手就在自己眼跟前呢,村长是照着众人能看得到的真相做的决断,祸水怎么就能移到村长家去呢?
村长是实打实的冤屈。
如果是别人也就算了,可自从入了洛北村,村长一家对徐家的帮扶诸多,如今哪怕是受了王家人的迁怒为其困扰,也不曾埋怨过徐家半点。
这样的好人被牵累了,哪个知情人听了能不堵心?
徐璈眸色闪了闪,低声说:“其实我可以……”
“不,你不想。”
桑枝夏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事情已经出了,背锅的人也被聒噪几天了,你这时候就别突发奇想蹦出来搞事了。”
徐璈哑然失笑:“你是担心我会去自首?”
“不然你还能想到什么法子?这事儿可不能再往大了闹了,不然怎么收场?”
桑枝夏发愁叹气:“这时候咱家多说多错,偏偏又找不到可以帮忙的地方。”
心上偏向于护住徐璈的一身虚假清白,行为上装作无辜毫不知情,良心上的这番谴责就要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