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267)
老爷子顿了顿说:“去叫上你大嫂和弟妹,带着几个小的一起去,打的闲暇索性在那边住上几日,暂时就不必回来了。”
徐二婶一脸诧异:“可……”
“家中万事有我,出不了岔子。”
老爷子闭了闭眼淡淡地说:“纵是有了什么不好的,我也会让璈儿去叫你们回来,不打紧。”
如果不是家中秋收正到了关键的时候,徐璈和桑枝夏确实脱不开身,老爷子甚至想一次把他们全都打发走。
徐二婶想不到多的,只是想到堂屋里但凡有口气吊着都在咒骂的老太太,为难道:“老爷子,几个儿媳都出了门,被外人瞧见只怕是要说闲话了。”
“人言可畏不假,可只要是问心无愧,倒也不必过分自纠。”
老爷子摆摆手,语气平淡:“老夫老妻半辈子,若真到了那一步,我送她最后一程也属应当。”
“你们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不关你们的事儿了,都自去忙吧。”
有了老爷子的一句话,哪怕许文秀等人心里仍有惴惴,可最后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暂时先出门避一避。
他们当大人的勉强熬得住,几个孩子不行。
徐锦惜和徐明煦被老太太的狰狞吓得夜间做梦都在哭,哭着喊祖母别打我,徐嫣然和徐明阳也跟霜打茄子似的蔫吧了许久,当爹娘的瞧着实在不落忍,心里也有怨气。
许文秀大致收拾了一下,不放心地拉着从地里被叫回来的桑枝夏叮嘱:“夏夏你听徐璈的,这段时日就暂时在酿酒坊那边腾出来的屋子住着,不必往这边来。”
“要实在不行,你干脆今日就随我一起进城得了。”
桑枝夏皮肉生得白,随便磕碰一下留下的都是骇人的淤紫。
那日为了护徐嫣然,被老太太抓起不知什么时候藏在枕头下的石头砸到了胳膊,多日过去青痕仍在,看着就觉揪心。
桑枝夏没怎么觉得疼,倒也不在意:“婆婆,我可不能走。”
“还有六十多亩地的粮没收呢,我这时候走了,徐璈只怕是真的要去地里打地铺挪不开腿了。”
许文秀忍不住叹气:“那你可记住了我说的,可不能再伤着了。”
桑枝夏胳膊青了几日,徐璈脸上的阴云就沉了几日。
桑枝夏被砸到的当天,徐璈当即就收拾了她可能用得上的东西,当晚就把桑枝夏带去了酿酒坊,瞧架势是绝不许桑枝夏再踏足堂屋半步了。
桑枝夏认真点头应下,转头问门口的人:“徐璈,车上都收拾好了吗?东西都拿上去了?”
门外传来徐璈听不出喜怒的声音:“拿了,马上就能走。”
“成。”
桑枝夏应付过即将出门的几人的来回叮嘱,接过徐明阳递给自己的木质盾牌时,终于忍不住破了功:“徐明阳,这是什么?”
徐明阳拧巴着小脸说:“盾牌,可以挡石头!”
“大嫂,这是我和霍尖蛋一起做了好几天的,小碗那么大的石头都能挡得住!我们试过了的!要是祖母砸……”
“徐明阳。”
徐二婶横了徐明阳一眼示意他闭嘴,拍了拍桑枝夏的手背:“都仔细些,多听老爷子和你三叔的。”
至于旁的,也不必会那么多了。
问心无愧即可。
桑枝夏乖巧点头,等载了三大四小的马车摇摇走远,转过头眉眼间就笼上了浓浓的冷意,狠狠磨牙。
“走,去地里准备着今晚抓贼!”
徐璈看着她手里小玩意儿似的木质盾牌被挥舞出了腾腾杀气,眉梢一剔哑然道:“枝枝,我会把人逮住的,我保证。”
桑枝夏想到地里遭贼的稻子,气得额角突突直跳,没好气地说:“你保证也不成。”
“你去逮我也要在边上看着!这回非得把这偷东西的贼逮住不可!”
“一定得逮住!”
“我要让这不要脸的贼知道,不是谁家的东西都能下手去偷的!”
“我家的尤为不成!”
地里遭了贼的事儿其实不是今天才发生的。
准确地说,从地里的稻子拉响成熟可收割的号角那一日起,这种小偷小摸的混账东西就没少过。
这种偷稻的腌臜事儿,在村里也就不曾真的绝迹过。
村里地多的人家也就是十几亩,平均下来相差不大,地里粮食成熟的时候,一家人多花点心思熬上些时日,勉强看得过来也能保得住地里的收成,万一实在不成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徐家不同。
在桑枝夏的大力开荒下,徐家有耕地二百多亩,除了少部分的大豆高粱,多栽种的都是稻子。
秋风盛,稻香浓。
金灿灿连成一片看不见边际的稻田,成了夜间贼人最惦记的好东西,就跟裸在地埂上的金子似的,哪儿哪儿都是想来顺手割一把的鸡零狗碎之辈。
若真的只是顺手捞一点儿,少个十斤二十斤的,桑枝夏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地太广,秋收时间紧凑耽搁不得,她也确实是挪不出多余的精力去看管。
可下手的人爪实在太黑!
第201章 偷粮的狗贼出没
桑枝夏想到被人偷摸拉走的稻子,恼火得眼里迸火星子:“顺着地埂割点儿我不说什么就算了,偷了地里的居然还把主意打到打谷场那边去了!”
“咱家昨晚脱好的米被人偷走了五个大袋子!一袋子就是一百斤!”
全都偷走不糟践粮食桑枝夏都没那么生气。
问题是来做贼的人大约是力气不足,把装满了大米的麻袋偷着扛出来,走到半道上大概是实在扛不动了,索性就把袋子里大米倒出来不少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