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12)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兵祸起,首先被选出来祸害的:要么是手里有银的,要么是手中有粮的。

徐家既无靠山还手握粮仓,西北大营的守将陈年河跟徐家还是有旧仇的。

陈年河但凡是动了为祸的心思,第一个选中的非徐家莫属。

桑枝夏一点儿都不想辛苦一整年,结果还被人抢了成品。

更不想在这种时候给仇人做了嫁衣。

哪怕这仇好像是徐璈先动的手,那也绝对不行。

桑枝夏鼓起腮帮子呼出一口气,沉沉道:“我写一封信,设法尽快送到徐璈手里。”

“如果这事儿能成了,那说不定手里有兵的人,能成为帮咱们挡住麻烦的盾牌。”

事急从权,桑枝夏先让人把信送出去了,才找到机会跟老爷子坐下来详谈。

老爷子听完眯起了眼:“你是打算与陈年河联手?”

“也不能算作联手,顶多就是互相架个梯子,也好从眼下这个溺死人的雪窝窝里爬出去。”

桑枝夏飞快捋了一遍脑中成形的想法,解释说:“西北是粮米歉收,还被人摆了一道儿快闹饥荒了,可南边不曾遭这样的祸。”

徐璈眼下仍在江南。

天时地利,只欠人和。

“江南那边是不缺米粮的,只要拿得出银子,不愁买不到多的,徐璈在那边先多多的买了送回,有了更多的粮食,西北恐有饥荒的危机便可迎刃而解。”

老爷子眯起眼说:“如此说是不错,买粮的银子谁出?你想自掏腰包?”

桑枝夏摇头之下答得不假思索:“陈年河出。”

“祖父昨日不是说过么?陈年河恃才傲物在朝中颇为傲气,在朝中很是不招人待见,偏偏得了那位的青眼,觉得他不站队只做纯臣很好,这才将其派来镇守西北大营。”

“对陈年河来说,西北之地不能乱,绝对不能。”

一旦因饥荒生出民乱,军中再因断粮引发哗变,陈年河身为镇守西北的一员大将,不必等朝中砍头的圣旨送到,自己就可以先站在横梁下解裤腰带了。

陈年河不敢让西北乱,他也最怕西北乱。

所以如果有人说,能帮他弄来缓解饥荒稳定民心的粮食,陈年河只要脑子没问题就不会拒绝。

桑枝夏停顿了一下,带着说不出的烦躁说:“要我说,西北会走到这差点要闹饥荒的一步,十有八九还跟这位大将军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能不惜砸下巨资,耗费心思数月将西北大地搅和到这一步,背后之人用了多深的心思不好说。

可值得被这么针对算计的,总不能是西北荒地上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县令和衙役。

这块地头上官儿最大,来历最是了不得的人,就只有手握着重兵的陈年河。

不是冲着他来的,那还能是为了什么?

桑枝夏不知更多的朝中布局,见老爷子没有反驳,索性就一股脑地说:“这很有可能是有人见不得陈年河握着十几万兵马的兵权,又嫌他只当纯臣过分碍眼。”

“这才想了法子迂回了一下,想借着西北闹出饥荒民乱,趁机夺了他手中的兵权,或者是想换一个愿意听话的人来西北大营。”

“这祸就是奔着他面门来的,说到底不管是咱家,还是被一时之利蛊惑险陷饥荒的当地百姓,全都是被他一人牵连的。”

“他凭什么不出买粮的银子?除了咱家,现在他还找得到帮他弄得来粮的人么?”

都快起饥荒了,危机迫在眼前。

陈年河现在肯定也是焦头烂额,恨不得提刀去跟害自己的人拼命。

徐家既是不嫌他麻烦缠身,还愿意伸手拉一把,这人不想死就该识趣些。

而且桑枝夏也跟薛柳问过了,陈年河这人出身也尊贵得很,是实打实的望族之后,手里有的是银子。

她是不忍心在这种时候抬粮价赚没良心的钱。

可如果出钱的人换作是陈年河的话……

那不好意思。

想要粮食,就拿真金白银来换。

少一分都不行。

老爷子略显意外地看着桑枝夏,片刻后失笑道:“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璈儿跟你说的?”

平日里看着乖乖软软的,不声不响的竟是懂得了这么多吗?

桑枝夏一时没太懂这话的意思,怔愣一刹摇头又点头。

“徐璈只跟我说了陈年河独子的腿是他打断的,他跟陈年河好像还有什么来往,暂时不算敌手,别的是我问了薛柳和林云,再加上胡乱猜的。”

桑枝夏说完莫名有些底气不足,眨眨眼说:“祖父?”

老爷子:“嗯哼?”

“我是不是猜错了?”

老爷子盯着她看了半晌,脸上的笑缓缓扩散。

“一句都没说错,全都是对的。”

老爷子把手里不知何时剥开的几颗花生放在桑枝夏的手里,温声说:“你做得很好,思路也不错。”

“按你想的成了,相当于是你卖了陈年河一个天大的人情,如此甚好。”

桑枝夏已经琢磨得很周全了,并无什么需要补充的。

老爷子想到这点,看向桑枝夏的目光越发慈爱,故意逗她:“陈年河是个古怪的轴性子。”

“当年璈儿与他独子那一条断腿的仇,惹得多年来陈家和徐家势同水火,这一两年才为了共同的利弊有了缓和之机,他若得了你这么个大人情,那也是如记仇那般记你的恩的。”

桑枝夏对恩不恩的无所谓,抓起掌心里被炭火烘得香脆的花生塞了一颗进嘴里,嘎吱声中含混道:“我想出这主意来,又不是指望他记什么恩。”

“不过话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