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11)
许童生面色骤冷拔高了嗓门:“东家说了,能买多少按家中有多少张嘴来算!”
“不拘男女老少,一张嘴最多可算五斤!多了一粒米都不行!来了胡搅蛮缠,那也是半点不卖的!”
“愿买的就按着规矩来,不愿的就去买贵的!庙小伺候不起挑三拣四不知好歹的黑心王八!”
这话说得刺耳,却不扎心。
这时候赶着来买粮的,多是等着米下锅的。
可也防不住有那黑了心肝想借此牟利的。
想低价从徐家的粮仓里买走,再拿出去高价卖了换好处,这样的事儿桑枝夏早就想到了,她也容不得。
一人五斤的粮不算多,可每家每户的人头攒起来算,一个月杂七杂八的加上地窖里存的白菜萝卜,也绝对能活得下去。
省着些还能有剩余,都不必真的按着人头数了买那么多回去。
大多数人都没意见,少部分的不满被呵斥覆盖。
还未引起的哄闹被压了下去,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很顺利。
站在不远处盯着这边的桑枝夏却缓缓抿紧了唇:“林云。”
被叫到的林云恭恭敬敬地走近:“东家。”
“我记得你们几个身手都不错?”
林云低声说:“说不得多好,可应付些想闹事儿的无赖还是够的。”
他们这些人当年都是侯爷身边的近卫,谈不上千里挑一的好手,但论打斗玩儿命,这些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不曾惧过任何人。
桑枝夏垂下眼帘遮住眼底的沉沉,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淡淡地说:“从今日起,你负责安排人手在此看守,若有借故生事想浑水摸鱼的,大可直接打了扔出去,不必顾惜什么。”
“还有就是……”
“夜间务必多警醒些,咱家这块地头上是招过贼的,同样的坑我不想跌进去第二次。”
林云低下头轻声应道:“是。”
村里三百多口子人,今日来买粮的就足足有六十多人。
桑枝夏也做到了承诺过的,满了十斤折十文的价。
吃完了这个月的再来买,也仍是同样的规矩。
超过分量的,多一粒米都不卖。
揣着惶然不安来到谷场这边的人,心满意足地拎着粮食袋子匆匆回家。
吵吵哑了嗓子的许童生顶着一脑门急出来的汗,小跑过来,把记好的账册双手递给桑枝夏。
“东家,每家每户几口人吃多少粮我都记清楚了。”
“另外我还在册子上圈出来了几个人,那都是今日想借故多买我没答应的,这几人再来可得留神盯紧了,全都是不要脸的泼皮无赖!”
都活命的时候了,还想着占了徐家的便宜拿回去当自己的好处,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称作是没良心了!
简直就是利欲熏心的畜生!
桑枝夏接过账册:“许叔心细,办事我放心。”
“折腾一日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确实累够呛的许童生念叨着无赖的黑心,捶着腰走了。
桑枝夏掂了掂手中仿佛是拴了很多人命的账册,闭上眼说:“许叔早年间苦读熬坏了脾胃,平日里喜欢喝些小米熬的粥,只是今年小米价贵……”
“宋六你装一袋子小米送到许家去,就说是我的意思。”
宋六应声去了。
桑枝夏迈步进了粮仓。
洛北村的人都知道徐家的地多粮多,也知道这边的粮仓里还存着从各处收来,给县城里粮庄备下的各色杂粮。
可几乎没有人知道,地面上的粮仓数个,地底下还藏着一个更大的。
今秋共计收了米粮十一万,走了徐璈的门路拉出去一次卖了八万。
剩下的加上各处收来的各种杂粮,以及特意买来酿酒用得上的高粱等物,地面上的粮仓里存了两万斤,地下还有两万斤。
粮庄的库房里还有三千余数。
在粮价飞涨的时候,这几处的存粮拉出去卖了,能为桑枝夏带来翻了不止一倍的好处。
可她若是不愿随了涨价的大溜儿,这里的许多存粮就会变成手里的烫手山芋。
会往这边打主意的不光是想倒手牟利的贪心之辈,还有疯狂抬价赚取好处的粮庄商人,甚至是饿疯了走投无路想打夺疯抢的人。
步步危机。
第235章 他凭什么不出买粮的银子?
桑枝夏面色沉沉,长久不语。
一直跟在她身边的薛柳低声说:“东家其实不必过分忧心。”
“面上的东西就这些,多的都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引不出贼心,纵是有不识趣的贼人来了,也出不了岔子。”
来一个能废一个,来一对就废一双。
杀人屠命,他们这些从火海里爬出来的人尤为擅长。
桑枝夏摇头说:“我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个。”
“你想啊,洛北村都乱出这副模样了,别处又该是如何?”
薛柳默然不语。
桑枝夏低低叹气:“祖父昨日跟我说,西北这块地头上只怕是要生乱。”
“万一真的乱起来,那……”
“咱们这点儿粮,能顶得上什么事儿?”
不是她圣母心起想普度众生,主要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西北乱了,对徐家而言无半点好处。
洛北村现在是偏安一隅,再过些日子呢?
谁又确保此处一定风平浪静?
而且距离此地不远的,还有一个驻扎着十多万兵马的西北大营。
当地百姓的一家几口都吃不上饭了。
那边的十几万人马若是一朝断粮,兵戈铁马之下,粮仓里的这十几个人能守得住什么?
民乱先起,紧接着的定是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