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10)
桑枝夏无奈道:“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就是想发财也不能是在乡亲们的头上动歪念。”
“只是我家地里种的多是稻米,有点儿不多的高粱也都拉去酿了酒,剩下的麦子小米豆子什么的,都是秋收时从别处花了银子收来的货,不赚可以,但怎么说我也要把本钱保住,就往年的价不可再低了。”
“够了够了!”
陈大娘激动地说:“不涨就是救命的了!”
吃不起是外头翻了好几倍的价,桑枝夏说的这个数,那就饿不死人了!
有心厚的满脸欲言又止,似是在想跟桑枝夏再讲讲价,刚起了个头就先被陈大娘横了一眼。
“就这还想再低些,那你跟着我们来做什么?去县城里买好的啊!”
“贪心不足使了劲儿,就想从别人的头上找好处,你当是谁欠了你家的?不想买直接滚出去!”
桑枝夏年轻不好说得太直白,陈大娘嚷了一嗓子,倒是替她省去了不少麻烦。
不过丑话也要说在前头:“村里人来了,我手里有的都是这个价,谁家都一样,要是别处的人听了风声赶到,那就没有每十斤压十文的说法了。”
每十斤还低十文,这是桑枝夏给同村的人留的特殊余地,并不针对所有。
斗米恩升米仇。
有些时候给出的让步多了,不见得就是会被人夸一句善心的好事儿,说不定还会给自己惹来不该有的麻烦。
桑枝夏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见几人都只是点头,补充道:“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外头的米粮什么价诸位也都是知道的,我给出的价是找不出第二家的低,来买粮的我不会抬价,但是得限量。”
“每家每户一月能吃多少,就按嘴上吃的量上称,多出去的我捞不回本钱,这样的亏损我也受不住。”
“所以,多要的我不卖,还请多体谅。”
限量买入这样的概念这些人都是头一回听说,新奇之余倒也说不出别的。
能买得到足够自家吃的也就行了,至于太多的……
桑枝夏就算是愿意拿出来卖,她们也不见得买得起,何须操那份儿多余的心?
头一波来问价买粮的人被桑枝夏亲自送了出去,约定好了明日一早去打谷场那边的粮仓称米。
可桑枝夏刚坐下歇口气,门外就又来了第二波人。
同样也是来买米的。
来徐家的人全都走后,天早就黑透了。
桑枝夏把最后一个人送到大门前,看着门外不知不觉间深得足以覆过脚背的积雪,不由自主地呼出了一口气。
冬雪才降了第二场,村里就已经有这许多人家说买不起粮吃不上饭了,再往后些日子,会是什么情形?
第234章 同样的坑我不想跌进去第二次
次日一大早,桑枝夏裹着去年徐璈特意猎了雪狐做的银白狐裘,踩着脚下嘎吱作响的积雪,亲自到了粮仓。
昨日得了消息在此等着的人已经不少了。
桑枝夏看到那些穿着单薄的老人孩子也青着脸在雪地里等着,眉心不动声色地一皱。
她侧过头对着身边跟着的薛柳说:“这么冻着不是个事儿,叫宋六他们在边上的草棚里放几个炭盆,把人叫到那边去等着。”
桑枝夏是好意,想着怕下锅的粮还没买到,受不住冻的人就先倒在了雪地里。
可心焦怕买不到低价粮的人却不敢领她的好意,固执地要站在原地等着。
村长也来了。
往日都笑眯眯的老头儿望着打谷场里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眼中带了深深忧色。
“丫头啊,我怕会出事儿。”
桑枝夏闻声微顿:“您的意思是?”
村长用力搓了一把被冻得发白的脸,沙哑着嗓子说:“粮价居高不下,你开了仓低价卖给村里人,是善心也是善举。咱们村里虽然也有那薄肠寡肚不晓得好歹的,可只要有了活路,终归是做不出太恶的事儿,别处不一样。”
村长在洛北村很是得民心,说出的话一口唾沫一个钉。
再刺头的人到了村长的面前,也必须得收敛三分,否则就是触怒了全村老少。
然而这只是在洛北村。
洛北村里的人他约束得住,那村外的呢?
寒冬暴雪,卖空了米缸,饿着肚子买不起粮的人数不胜数。
外头的人若是知道洛北村里有这么一座存了大批粮食的粮仓,焉知会不会有人在走投无路之下起了歪念?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人在砸锅卖铁求活命。
有人却在桑枝夏的留有余地下,侥幸看到了一线生机。
这样的事情一旦传出去,对徐家而言将会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村长眼中忧色不减。
桑枝夏听完只是笑笑:“您老安心便是,我有应对的法子。”
在答应开仓卖粮的时候,该想的她就已经都想到了。
只要有不怕死的敢来,就有足够的把握一次把人送走。
称米斗粮的是临时从粮庄里叫来的人,边上坐着拿着纸笔负责记账的,是小半年滚圆了不少的许童生。
许童生是洛北村土生土长的人,在村里颇有威望,也熟知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请他来做账最合适不过。
许童生不满地瞪着眼前裹着一身破棉袄的男人,恼火道:“赖麻子我还不知道你?”
“你家里大大小小总共就三张嘴,你老娘七十了,你家捡来养着的妹子才十二,三张嘴一个月能吃得下多少?张嘴就要买一百斤,你当我是傻的?!”
被叫做赖麻子的人还想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