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350)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还有就是天气问题,咱们这边太冷了,不符合大多数药材的生长条件,不过……”

桑枝夏拿起另外一张单子,盯着指腹下的字迹想了想,说:“这个边条参和石柱参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这两类参适合长在寒凉之地,耐寒耐旱,生长要求也不高。

只要花了心思,剩下的无非就是等岁月变长,参在土里慢慢长。

就算是三年五载出不来也不打紧,她手里现在有的是地,不怕这点儿耽搁。

徐明辉闻言愣了下:“参?”

“大嫂你说的什么参?”

桑枝夏把单子递给他:“这个,这不是你带回来的种子吗?”

徐明辉接过来看清楚,扶额失笑:“这不是种子。”

“大哥递了消息,说大嫂吃的药膳里要以这些东西入药,只是这边寻不着好的,让我在那边搜罗了一起带回来的。”

桑枝夏有些傻眼:“我怎么不知道我要吃什么药膳?”

不是好不容易把药停了吗?

又是从哪儿冒出来个药膳?

“胡老爷子说了你不用吃药了,但是药膳可以吃。”

一直在边上安静的徐璈淡淡插嘴:“而且枝枝,参都是采药人上山挖的,那玩意儿没有种子,种不了。”

人参价贵便是为此。

因为不好多得,每一株就显得珍贵。

桑枝夏脑子里还奇怪着药膳的事儿,张嘴就反驳道:“谁说的不能种?”

徐璈有些好笑:“这都是山里长的,上哪儿去给你弄种子来?”

“弄不来是因为之前不曾有人试过,我先试了第一遭不就知道能不能行了?”

桑枝夏脑中迅速滑过跟人参种植有关的细节,较真强调:“我说能种就是能种。”

徐璈托腮含笑不出声。

徐明辉见了有些牙酸,默默拿起自己的东西出了北院。

桑枝夏没注意到徐明辉走了,还在跟徐璈说:“真的可以种,我也会种。”

“只要时间足了,保证能让你不用上山,都可以从地里挖出参来!”

第267章 这一文钱一个蛋怎么配得上!!!

“种参?”

老爷子有些意外桑枝夏突然冒出的想法,顿了顿说:“古籍记各类山参是集了地气而成的灵物,在长成被挖出之前不可沾染半点人的浊气,否则必中道而夭,难以长成。”

“这东西当真是能种的?”

桑枝夏好笑道:“有什么不能?”

“虽说山参不能跟大米似的当饭吃,可说到底不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么?”

“咱家的地里能长出大米,那就同样也能长出参。”

区别无非就是在于种的流程不同,所需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桑枝夏大致已经捋清楚了该怎么动手,老爷子听完也只是笑:“也好。”

“既是想到了,那试试也无妨。”

反正什么都是尝试后才可出的结果,只要不那么看重的得失,享受过程也很重要。

冬雪初融,被浩瀚白雪封印了一个冬日的土地开始裸出黑黄的边缘,地埂边不知何时冒出的小草尖芽,也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一抹小小的新绿。

春日将近。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不等春风大起,村里人看到徐家的犁耙开始动了,田间地头也陆续多出了劳作的人影。

桑枝夏在农场里单独画出来的几个地方转了一圈,弯腰拈起一点儿松软的黑泥在手中搓了搓,说:“这边已经翻出来的地可以撒种了。”

空气中尽管还带着未散的寒意,可日头渐高已有了回暖之势。

这种时节开始撒种,既不会因为天气太冷导致出苗过慢的烂种,也不会因为天气骤升太快而出苗瘦弱。

时间正好。

许童生因为识字办事有条,在农场辛苦了大半年,已经成了说得上话的许管事。

他紧跟在桑枝夏身后问:“撒稻种吗?”

“不,这边种大豆。”

桑枝夏拍去手上的泥说:“稻种还没到时候,大豆正合时宜。”

见许童生的脸上带着不解,桑枝夏笑着解释:“大豆的种子比稻种耐得住寒,稻种还要等些时日。”

许童生默默在心里记下这一点,点头说:“这边已经翻出来的地有八十多亩,全都种成大豆?”

“八十多亩?”

桑枝夏略显意外,挑眉说:“才动土开耕八日,就已经翻出来这么多地了?”

桑枝夏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农场里做工的人数,总觉得这个成果有些匪夷所思。

桑枝夏有些谨慎,蹙眉强调:“不能为了速度忽略了耕地的深度,这边都是今年刚开垦出的荒地,翻土的深度不得少于二掌竖深,只能比这个深,浅了可不行。”

荒地板结严重,不适合庄稼扎根生长,头一次翻土的深浅尤为重要。

许童生听出她的担心,搓着手乐了。

他带着唏嘘说:“东家放心,您定下的规矩是铁律,大家伙儿可是一个字都不敢忘。”

“这都是饿着在鬼门关上闯过一遭的人,憋了一冬的力气,都铆足了劲儿朝着地里使呢,不敢疏忽!”

西北这边化冬晚,开耕的时间比南边儿晚了月余。

定了契书会来农场这边干活儿的人要等到三月中旬才至。

现在埋头在地里下力气的,一半是饥荒时桑枝夏收留下的一百多人,剩下的一半是洛北村的自己人。

这些人大多都目不识丁,也不懂得什么大道,但是晓得东家救命的恩情要用力气去还。

得了可以下地的消息,拿上耕具一个更比一个跑得快,生怕自己会干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