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52)
“娘,大嫂管着家里这么多人的吃食已经够费劲儿了,哪儿还有多的精力去摆摊?”
徐明辉适时地插一句打断了徐二婶的不当发言。
徐二婶也意识到不对,讪笑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想说夏夏的手艺好。”
家中的大小活计现在是人人都在做,都领略过了辛苦,也没人能厚颜无耻地再让桑枝夏多做一些别的。
桑枝夏对此并不在意,笑笑说:“摆摊倒也是个来钱的路子,只是咱家的糖浆少,总共也做不出多少东西。”
说着老太太有些好奇:“听说你今日用的糖是从山里弄出来的,林子里还有这种东西?”
桑枝夏扔出去的话头得了回应,顺成章地就往下接:“不单是有,还有不少呢。”
“我想着趁着最近天气还行多弄些回来,糖浆的数多了,二婶刚才说的事儿说不定也能成。”
在没有见到成果之前,贸然提出的提议很难得到响应。
可都已经把做好的糕点吃进嘴里了,那这事儿可行的可靠度瞬间就高了不少。
老太太想了想说:“我觉得可行。”
不管摆摊是戏言还是真的可行,多弄些不花钱买的糖浆回来,往后嘴上起码不会缺了这一口甜的,省下的不就是赚到的吗?
其余几人也点头表示赞成,徐三婶还主动说:“那明日等三爷他们砍柴的时候,我们几个就跟着夏夏一起上山收糖浆。”
许文秀苦笑道:“跟着去出力倒不是难事儿,只是家里就一个可用的罐子,暂时找不出多的了。”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难题不能是困难。
掌管财政大权的老太太立马就说:“家里的肉不是也要没了吗?去买陶罐的时候,正好赶着这个机会去买一些回来。”
她说着像是怕了桑枝夏似的,果断说:“明日我就把银子给你,你去赶集买东西,家里的活儿你就暂时不用管了。”
总之她是不可能跟着桑枝夏一起去赶集的,坚决不去。
桑枝夏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只是在应下之前说:“那要不徐璈也随我一起去一趟?”
老太太刚要皱眉,她就说:“咱们在家是烧了不少炭,可还没找到个合适的销路呢,干脆先让徐璈带着昨日烧出来的去镇上走一趟,看看具体能要到什么价,也好打听一下往后烧好的炭往哪儿卖合适,不打没准备的仗嘛。”
老太太还在斟酌,老爷子琢磨着她的话就先笑出了声儿。
“你说的对,是不能打没准备的仗。”
“璈儿,你明日就跟着你媳妇儿一起去吧,路上有个照应,顺带你也能帮她拿些重物。”
徐璈对怎么安排都没意见,点了点头也不接话。
只是难得去赶一次集,要买的东西也不能只是几个陶罐。
老太太叫来三个儿媳商量着要买的单子,桑枝夏插不上话就回了西棚。
没多久徐璈也回来了。
他把桑枝夏每日必喝的药碗递给她,等她喝完了才说:“怎么想到要让我跟你一起去的?”
根据他对桑枝夏的了解,她是真的不打没准备的仗。
从铺垫到要求自己一起去,一句句看似她是在顺着老太太的话说,可老太太却毫无所觉地被她牵了一道鼻子。
她有事儿瞒着自己。
桑枝夏没想到他能敏锐到这份儿上,愣了下好笑道:“你这人怎么能聪明到这个份上?”
大哥你的本质跟传闻十分不符啊!
徐璈不置可否地耸肩笑笑,修长英气的眉梢无声微挑,像是在问:说吧,什么事儿?
桑枝夏双手搓了搓脸,叹了口气闷闷地说:“好吧,你猜对了。”
“徐璈,帮我个忙好不好?”
第39章 看着我有钱了就想宰我?
第二天一早,徐璈把从吴家借来的骡车停在家门口,在桑枝夏洗脸收拾的时候就把装进麻袋的炭块扛上了骡车。
老太太递给桑枝夏五两银子和一张单子。
“除了吃的罐子,顺带去布庄买两匹粗布和棉花回来,不够的用卖了炭的钱补上。”
她说完像是有些不放心,又补充道:“记得从布庄把收条开回来,买东西的时候仔细看看,别花了钱弄些不好的回来。”
在徐璈提出要去借骡车的时候,老太太动过一瞬的心想跟着一起去。
可看到徐璈直接把百斤的木炭往车板上搬,她立马又打消了这个心思。
徐璈可不是什么好的,万一这混账孙子指着她帮忙扛炭,那得比上次走着去的还累!
桑枝夏对老太太就差刻在脑门上的弯弯绕逗乐,接过银子妥善收好点头:“行,那我们弄完了尽快回来,祖母晚上想吃什么?”
老太太脑中迅速闪过无数珍馐美味,可最后碍于银钱不丰只能晦气地说:“有什么算什么,你看着买就是。”
桑枝夏好性子地嗯了一声,等徐璈用麻绳将车板上的麻袋都固定好,抓着衣摆蹬上了车。
徐璈拉了拉手里的缰绳:“坐稳了。”
“走吧。”
有骡车代步出门的时长被极大缩短,可徐璈却径直带她略过了原本的目的地,奔着更远的县城方向出发。
桑枝夏回头看了一眼被甩在身后的小镇入口,奇怪道:“镇上不行吗?”
徐璈头也不回地说:“我跟吴大哥打听过,镇上没有你要找的那种地方,咱们得去县城。”
“你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桑枝夏捂了捂怀里的银票,小声说:“都带着呢。”
“你说托人带回去靠谱吗?我娘和弟弟能收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