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7)

作者: 五贯钱 阅读记录

只是随着地方的迁徙,她每次找回来的药草都长得不一样。

许文秀胆儿弱,看到这些不知名的野草就想拦。

可徐璈嚼得眼也不眨。

这日徐璈继续啃草,桑枝夏搓着手上洗不去的药草汁子奇道:“你就不怕我哪日找的是毒草,吃下去就给你药死了?”

徐璈头也不抬地往嘴里塞了一根带刺的草,嚼得像反刍的老黄牛,答得言简意赅:“毒不死,伤在好。”

他是尝百草的本人,最能清楚吃下去的草有无药效。

桑枝夏找回来的这些或许功效没那么大,可翻涌的气血的确是在一日复一日中平静下去。

这些无害。

他终于木着脸嚼完了最后一根,起身时突然说:“你为何会识药?”

桑枝夏摆摆手,一言难尽地说:“小时候病了出不起看病的钱,只能自己找点儿草干嚼。”

问就是尝出来的经验!

徐璈眸中明暗交替一闪,蜷了蜷指尖说:“下次如果有替代的话,能不摘那种带刺的吗?”

桑枝夏啊了一声。

“怎么?”

“那个扎嘴。”

“啥玩意儿???”

被扎了一嘴刺的徐璈起身走了,桑枝夏莫名了片刻突然有些好笑。

天天吐血都不眨眼的人,居然怕扎嘴?

你莫不是在演我?

只是人再有意思,路还得继续。

流放的第八日,一直意识模糊只能勉强喂些水的老爷子终于开始清醒。

他们一行人也终于彻底远离了繁华盛景的京都。

在更远的地方,就是苦寒的西北……

第6章 这种时候,她不上谁上?

三个月后,西北的边陲小城。

定西县,洛北村。

“什么?”

“我们要住的就是这种地方?!”

裹着一身泥沙抵达的徐二婶崩溃道:“就这么点儿地方?这怎么可能住得下?”

一直保持着文人傲骨的徐三婶也忍不住说:“对啊,咱家这么多人呢……”

可眼前坐落着的就是一户令人绝望的茅屋。

这破屋子放在三个月前,别说是徐家的主子,就是徐家的下人也都看不上。

护送前来的狱卒已经打道回府了,接应带路来此的汉子苦笑道:“哎呦,我的姑奶奶们,有这就不错了!”

徐家犯的是叛国的大罪,往日的故交旧友虽多,可谁敢在这时候冒着被皇上处置的风险冒头?

皇上虽说没判徐家的人去做苦力,可按规矩,徐家的人流放至定西,就该自生自灭了,别说是茅屋庇身,就是流落街头那也是罪有应得。

能得眼前这么一处小小的茅屋,这还是当年的侯爷在军中的旧友冒险给安置的。

多的当真就是没有了。

这汉子是爽利人,听不得徐家女眷扎耳朵的嫌弃,拽着徐璈到了边上小声说:“兄弟,我只能给你安排到这份上了。”

“我家将军说了,熬得住活得下去,那就来日尚有指望,可要是熬不住的话,那……”

“多谢。”

徐璈深知他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双手抱拳深深一躬身,沙哑道:“徐璈知道。”

“哎哎哎,我就是顺手的事儿,不值当你这么客气。”

汉子望了一眼门口闹得乌七杂八的人,嗐了一声说:“你好生保重吧。”

“这见鬼的地方除了穷,别的都消停得很,不会有不识趣的来打搅,后头的事儿就只能你自己来了。”

冒险帮一次是情分,可没有接二连三冒险的本分。

接下来的路只能徐璈自己走了。

徐璈深感此时的帮扶不易,再三道谢后亲自送人出村。

饱受嫌弃的桑枝夏坐在门口的大树下,托着腮静静叹气。

三个多月过去了,她跟徐璈这对塑料夫妻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能说上几句话,但不是特别熟。

当然,她跟徐家的其他人更不熟。

一路折腾至此,她是真的累了。

可这些人怎么如此的有精气神???

茅屋的院子里正在炸锅。

徐二婶仔细看了,茅屋两进两出,正房一间,后院还延伸出了一间,东侧一间稍微宽敞点儿的,西侧并排的偏房三间,也就是说,满打满算是六间房。

人少的人家住进去是足够的,可徐家人多。

三个月的流放生涯已经彻底磨灭了徐二婶身上的贵气,此时啥也顾不得就对着汉子远去的方向啐了一口。

“这鸡笼似的地方够谁住啊?”

老太太的脸色也很难看。

“当真只能是这个了?就不能让徐璈再想想办法?”

老爷子冷冷地说:“荒郊野地都住过了,怎么这茅屋就入不得你们的眼了?”

老爷子被长子的事儿彻底击垮了心神,在路上一直都病歪歪的,精气神也不大好,很少开口。

可他到底是一家子的主心骨。

他说的话,徐家暂时还无人敢驳。

徐二婶不甘心地咬住下唇:“可这屋子也不比荒野好到哪儿去啊!”

许文秀三个月内遭了不少碎语,自知不受待见,赶紧一手拉着个孩子小声说:“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住一起。”

“大嫂这话说的,你不带着谁能帮你带着?”

徐二婶刻薄道:“你还以为这是侯府的大院呢?别说是你要带着这两个小的,就是徐璈他们也合该找个地方挤一挤!”

“反正我们两口子占一屋,明辉十六了,说不定紧接着就要成家娶亲,他要一个屋,明阳占一个屋!”

她这一开口直接要走了一半。

徐三婶见状赶紧说:“我家也要两个!嫣然都八岁了,肯定是不能跟我们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