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760)
这俩小子练得五大三粗一看就非常结实抗造的样子,就这样的跑到齐老的跟前去上赶着送菜,那就等同于……
“想想大哥被收拾的时候,马上就要吃饭了,我劝你俩不如去多劈点儿柴吧。”
徐嫣然劝完去洗手跟着包茶饺。
小楼下的空地里,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噼里啪啦劈柴的声音。
徐二婶忙得脚不沾地,扭头看了一眼奇道:“怎么又劈柴去了?不是说让他俩力气大的跟着揉面么?”
徐明煦小心翼翼地捏好手中小兔子的长耳朵,头也不抬地说:“去劈柴泄愤。”
徐二婶:“……”
徐锦惜仰起一张被糯米面糊花的脸,痛心疾首地说:“被糯糯和元宝辜负了,他们正伤心呢。”
徐二婶满头雾水找不到打转的地方,哭笑不得地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赶紧把你们要捏的捏好了,你三婶那边就要上锅蒸了,晚了可不单给你们弄。”
小竹楼里又是一阵手忙脚乱的忙乱,等大的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小的把花猫似的脸蛋子洗干净,折腾了一上午的茶叶宴总算是能开席了。
今天在的都是自家人,也懒得再搞什么男女分桌分餐的麻烦,搬出了几张窄长的木桌,在院子里的空地排得长长的,全都混在一起坐。
桌上的饭菜多多少少都加了些新摘的嫩茶,哪怕是没在做的过程中加进去的,上桌前也都在顶上摆了几片做点缀。
沾茶的东西太小的娃娃吃不得,糯糯他们吃的是另外用花汁子染出了不同颜色面皮的鱼肉小馄饨。
山林中的疏影随风而动,耳畔可听虫鸣鸟叫,小竹楼后头凿渠引下来的山泉水声潺潺,混入小院中又是另一幅光景。
第605章 没了先辈余荫,你算什么东西?
饭饱酒酣,吃饱了的徐明阳和桑延佑把糯糯和元宝拎到边上去训话。
两人一个是当小三叔,一个是小舅舅,表情严肃语气严厉,一手举着小馄饨的碗喂吃的,一手还拿着手帕忙着擦嘴角。
桑枝夏忍着笑看了半天,也说不清糯糯和元宝到底是记住了耳朵里听到的话,还是只记住了嘴里的滋味。
忙了多日终于偷得半日清闲的徐三叔歪在椅子上说:“想想还是这样的日子有滋味儿。”
“夏丫头,这竹楼窄了些,咱家要是都过来住一两日还好,时间长了只怕不太行,要不咱再扩一扩地方?”
这样的竹楼样式新奇,对他们而言都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虽说山野之地荒僻比不得城里热闹,可这荒僻的地方,也有僻静的好啊。
桑枝夏笑着说:“我昨儿个还跟徐明辉说这事儿呢。”
“这边地势受限,想要建多宽只怕是不行,不过往左右两边扩一扩问题不大,只是这改建该怎么弄比较合,我们倒是拿不准。”
“这有什么难的?”
徐三叔想也不想地说:“包在你三叔身上了!”
“一会儿我在边上好好转转,回头弄好了你只管叫人来照着图弄,但凡出一点差错,那都算你三叔的本事不到家!”
桑枝夏乐不可支地连声说好。
徐三婶没好气道:“可算又让你逮住老本行了。”
“人人都有正事儿,就你整日想着躲清闲,早上说的水车你别忘了,那可是急着用的东西。”
徐三叔赶紧拍胸口保证不出差错。
徐明阳恨铁不成钢地把糯糯和元宝的脑袋转过去对着自己,指着自己的脸痛心地说:“那个三叔不是你们的三叔,我才是小三叔。”
“徐糯糯,徐元宝,你们看我!”
“瞧瞧,小三叔急了呢。”
谢夫人好笑得不行地摇摇头,刘清芳看着在跟徐明辉争辩那个软趴趴的绿色糯米团子,到底是兔子还是狗的陈允,也无奈而笑。
“其实跟城里的宅子比起来,还是这里热闹。”
不是住得更好吃得更舒心,而是轻松。
这样轻松肆意的氛围,好像也只有这么多人都到齐了才会有。
只是这样的轻松快活,也不知还能见多久了……
小竹楼实在不宽敞,再加上入了夜蚊虫扰人,小娃娃的皮肤娇嫩恐是受不住,吃过午饭闲扯休息到了日头渐西时,桑枝夏就收拾着准备要把这些人送走了。
桑枝夏自己倒是不走。
两边来回太麻烦,这边需要她赶紧上手的事儿多,她大概率要在这边住上一段时日。
许文秀和谢夫人先带着糯糯和元宝去了别处避开,齐老背着手说:“我就不走了。”
“这边清净我喜欢,回去帮我转告老胡头儿,他徒弟我留下了,我带着嫣然丫头在这边多住几日。”
徐嫣然笑得眼尾弯弯都说好。
徐三婶好笑地拉着她叮嘱了几句不许添乱,转而跟桑枝夏一起把老爷子一起送到了门口。
老爷子拍了拍桑枝夏的肩,轻声说:“璈儿在外一切都好,你也不可疏忽了自己的身子。”
“丫头,什么都不急,慢慢来。”
心急难成大事儿。
桑枝夏要做的事儿,更是半点心急不得。
老爷子相信以桑枝夏的心性能沉得住气,只是自家孩子自己晓得心疼,瞧着本该娇养在家中的孙媳在山中受苦,心情难免复杂。
桑枝夏乖巧地点头:“祖父放心,我有分寸。”
“那就行。”
“糯糯和元宝有你婆婆和你娘照看,家里不缺照顾的人,你的人不必再往他们的身边放,留在你身边照顾好你即可。”
老爷子难得多话,桑枝夏都一一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