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97)
今早刚把人惹得炸了毛,这时候再时时在她的眼前晃显然不可取。
徐璈对拉扯一道无师自通,也不会桑枝夏眼中的错愕垂下眼说:“顺利的话三两日,不过你帮我按十日的备吧,这几日我就暂时不回家了。”
桑枝夏早起心头的那点儿毛毛刺,被他突然要离家数日的消息冲散,下意识地皱眉:“冰天雪地的,去山里待的时间长了能熬得住吗?”
“你现在每日来回也挺好的,何必去遭这样的罪?”
西北的苦寒不是纸上谈兵的说笑,稍有不慎那是能冻死人的。
徐璈被她话中无意识带出的关切惹得勾起了唇角,打磨着手里的弓箭说:“吴大哥他们经验丰富,往年也时常入冬后在山里蹲守,再说了,我心里有分寸,没事儿的。”
“可是……”
“对了,侄媳妇备干粮的时候带我一份儿。”
徐三叔插言说:“我跟徐璈一起去,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徐三婶有些不放心,可想想劝阻的话却变成了:“在山里过夜可不是轻巧事儿,我去给你多收些取暖的东西。”
徐三叔乐呵呵地跟着去了,桑枝夏沉默半晌无声叹气。
“行,我给你弄。”
既说是干粮,那就必须是方便携带能及时入口的,还要确保多日的时间不会变坏。
做的饼子能勉强吃个三两日,时间长了也不合适。
桑枝夏揪着面粉袋子想了半天,说:“给你做炒面好不好?”
徐璈先是点头,随即有些迟疑:“炒面条在家吃倒是方便,进了山里只怕是不合适吧?”
香气太浓的东西容易引来山间的猛兽,凉了糊成一坨也没法入口。
桑枝夏好笑摇头:“不是炒面条,是炒面粉。”
“炒面粉?”
徐璈面上一片空白,显然是不解炒面粉算什么干粮,桑枝夏没多解释,找寻了一圈后说:“既然是现在不出门,就过来帮我把这些核桃剥了?”
家里原本是没有这些零嘴的。
得益于徐璈每日绝不走空的奇准箭法,他会把来不及拿出去卖的猎物分送给来往相对亲近的人家。
人家不花力气得了肉吃,扭头就会想法子送来一些家里屯着的山货。
晒干的红枣核桃,甚至还有一小袋子黑芝麻,这些全都是徐璈拎着野鸡出去换来的,今日倒是派上用场了。
第70章 在家等我回来
完整去壳的核桃仁用石臼冲碎,干红枣去核切成碎粒,热灶小火把擦干水汽的锅底烧热,先倒进去的就是细腻的面粉。
雪白的面粉在炭火持续的温度下逐渐变色,桑枝夏把混合好的核桃红枣黑芝麻倒进去,还往里加了少许细盐。
锅铲翻炒不停,直到面粉彻底被炒制得要糊不糊的状态,迅速盛出放在无水无油的木盆中放凉。
芝麻核桃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惹得啃馒头的小娃娃凑了过来。
徐明煦软乎乎地问:“大嫂,好吃吗?”
桑枝夏忍俊不禁地说:“你想吃吗?”
小馋虫什么都想尝尝,两眼发亮地用力点头。
桑枝夏招手叫来了徐璈:“来我教你怎么冲。”
徐璈配合地走过去,眼神专注。
桑枝夏在小碗里添了两勺炒制好的面粉,拎起烧开的热水先加了一点点,混了个底拌匀后二次掺水,迅速搅拌。
“热水分两次加,第二次搅的时候动作快些,还可以在里头加一点糖浆,冲好了就是热腾腾的面糊。”
加进去的核桃红枣芝麻丰富了面糊单调的口感,糖浆和果仁碎又能迅速补充热量,在冰天雪地的深山之中,能吃上这样一碗热乎的,或许冰冷带来的不适能稍微缓解几分。
只是单吃这个也不行。
桑枝夏把冲泡好的炒面给几个小的挨个分了一些,又单独给徐璈冲了一碗。
“吃得惯吗?”
她本人极其嗜甜。
可根据她的观察,徐璈不喜甜的,能不碰就坚决不碰。
所以小娃娃的那份儿加了额外的糖浆,徐璈手里这碗大约只有淡淡的盐味儿。
万幸是徐璈好养活不挑嘴,风卷残云中还维持住了良好的用餐礼仪,吃完一抹嘴笑着点头:“吃得惯,比冻硬了的饼子强。”
“一去那么多天,有了这个你也得啃硬饼。”
桑枝夏任由他把面盆接过去,挽起袖子说:“你先把面揉好,我去给你备点儿别的。”
“枝枝。”
“嗯?”
“不用准备得太麻烦,在山里对付一口就行了,馋什么我可以回来再吃。”
桑枝夏嘴上嫌弃:“就这现成的条件,你就是再馋也找不出多的。”
话是这么说,可忙活半日桑枝夏还是尽可能做出了多的。
她甚至还临时起锅烧油给徐璈做了一小罐麻辣的肉块。
“现在天冷,罐子里装好三五日不会坏,我给你装个小吊锅,你到时候热一下就能吃。”
除此外还有常见耐放的油面饼,以及一小瓶外伤药。
“这个也带上。”
她用帕子将药瓶仔细包好,塞进布袋最不容易被磕碰到的地方说:“不过你最好是用不上。”
“之前补房顶还剩下了一小圈油布,你别嫌麻烦也都带上,到了山里支个架子也能勉强隔几分寒意,还有……”
“枝枝。”
桑枝夏闻声回头:“怎么?”
徐璈靠在门框上眼尾含笑,盯着桑枝夏的眼睛轻轻地说:“你在担心我,对吗?”
从知道他明日打算跟吴大哥等人一起进山蹲守,桑枝夏的手上一直就没停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