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973)
徐璈起初没想这么快就送这些人上路。
但是这些人不该动弃水患于无物,撒手就跑只为保全自身的念头。
所以在江南总督府明面上配合牵头,带领其余各地大小官员对即将到来的洪水做出了应对之策后,徐璈直接亮出了杀机。
该有的统辖之策已经下达各处,该掌控的地方也都落入了手里。
这些摆在明面上的幌子也都不用再活着浪费粮食了。
徐璈淡淡一嗤,起身道:“这种废物的投诚,真伸手要了才显得人格外愚蠢。”
刀切豆腐两面光,一边看似投诚岭南配合徐璈的安排,一边暗度陈仓疯狂打自己的算盘转移自己的家产和亲信。
两边押宝试图取巧,这样的废物,徐璈看一眼都嫌脏。
徐璈随手扔掉手中价值不菲的玉盏,淡声道:“郝良那些水匪到哪儿了?”
“据咱们的人传回的消息,水匪化作几路上岸,其中混入南允的人被陈爷他们悉数逮了。混入其余地方的被咱们的人截杀,剩下的一股由郝良亲自带领,正在朝着宁南逃窜。”
“宁南?”
徐璈擦去指尖的血,皱眉道:“水患将起,郝良不想着找个地方窝着躲命,怎么反方向跑去了宁南?”
徐璈说完不等得到回答,想到宁南的特殊,眼底冷光迸裂。
“堤坝。”
宁南处在江水的最上游,一道横江而起的堤坝决定了下游无数生灵的活路。
大雨不止四处本就陷入了被水淹的困境,一旦宁南的堤坝决堤,滔天洪水扑涌而下,顷刻间摆在眼前的就是生灵涂炭。
郝良是在嫌自己的命太长,夺命的刀来得太慢!
第769章 我猜他不敢弄死我
徐璈紧绷着脸说:“钱庵那个废物呢?”
“他不是打着追绞水匪的名义,老早就带着人追出了南允么?”
答话的人面上多出浓浓的讥诮,嘲道:“追绞水匪本就是钱庵等人为了躲避水患找出的由头,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并未出几分力。”
“据查钱庵追绞的路线与水匪逃窜的方向不同,只是在逃命避洪的过程中分出了一股人手前去围剿,起效不大。”
钱庵从未想过尽全力。
这人甚至还打好了自己的算盘,想的是先保命再言其他。
徐璈呵了一声说:“他是觉得自己早就拿捏住了我收受金银财物的把柄,笃定了就算自己抗灾不力,我也会为他遮掩。”
只可惜,徐璈根本不在乎被人弹劾一句贪污之罪。
徐璈闭了闭眼带着散不去的杀意说:“通知潜伏在钱庵身边的人,借郝良的名义把他了结了。”
若无水患的顾虑,钱庵被预定的下场本来也是这个。
只是现在不得不提前了。
一言定下钱庵的结局,徐璈直接道:“宁南的堤坝不能出现半点闪失,加派看护堤坝的人手,务必把堤坝盯好了!”
“郝良也不能留了。”
“传令下去,在郝良一行人抵达宁南之前,不惜代价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倘若真的让这群畜生对宁南的堤坝动了手脚,休怪我不念往日的情面!”
“是!”
该吩咐的话逐一传下去,从南允那边有效的应对之策,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安排。
按照之前江南总督发出的令,江南一带仍保住了项上人头的大小官员不敢有半点懈怠。
城中开凿水渠的榔锤声密集胜过雨点,岸边装沙扛袋的人也都来往不绝。
地势低的房屋全部清空,无论老幼全都转移到了高处。
米粮药物全部由官府集中每日定时定点发放。
试图借灾揽财的被快刀斩乱麻全部处置,抄出的家产物资全部充公,交由官府的人统一分配。
南浔商会剩下的几家不管吱声,主动解囊表示愿意配合,出钱出力都在所不惜。
有了统一有序的调配,以及人手和物资的充分调动,虽说百姓仍处在面临洪水的恐惧当中,但并未生出多的波澜,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徐璈在总督府盘桓的这段时日,已将永顺帝自以为仍在掌控中的江南一带全部拿下。
现在……
“还剩下南允城外的那三万大军。”
区区三万人,放在之前徐璈并不放在眼里。
可现在不可预知后果的水患,就像是随时会爆出血色的惊雷,仿若抵在喉间的尖刀。
要想全力应对这一大劫,这三万人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徐璈闭上眼说:“那三万人的领兵之将,是叫元才?”
“不错。”
“元才本来是骁骑营中的一个头领,资历浅,家世也不出众,按说轮不到他带兵出阵。”
说话的人难言嘲讽地扯了扯嘴角,微妙道:“但京都之中实在是无人可用,在陈将军的举荐下,他才被临时任命为车骑将军,领兵三万前来镇守江南。”
实际上知道这边情形的人都觉得很滑稽。
元才身为永顺帝任命的大将军,手中握着三万大军,到了地方却被区区一个商会阻截在外。
甚至直到现在,南浔商会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彻底调转了阵营,但元才仍是带兵被挡在南允百里之外,一步都不敢越界。
这样的人心中毫无杀性,也缺乏身为将者该有的狠辣决断。
瞻前顾后,性格绵软。
明明握着个足以踏平十个南浔商会的杀器,却甘心往肚里咽满嘴的血牙不敢应声。
陈年河举荐的人……
还是江南这种敏感的地方……
徐璈心念转过,沉沉地说:“我要去一趟南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