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港往事(15)

作者: 楼问星 阅读记录

梁微宁打算按照那位匿名网友的步骤试一试。

Shift键重启,开机时选择“疑难解答”,紧接着是“高级选项”,然后在“启动设置”中选择“安全模式带网络连接”。

进入安全模式后,梁微宁插入U盘开始重装系统。

每个环节都在正常进行,全过程顺利到离谱。

如此看来,那名盗号贼并未下死手。

奇怪的是,她一个外行都能搞定,为什么店铺老板说不行?

犹记得临走前,老板半开玩笑道:“真正的黑客,不会在一个女孩子电脑上用这种粉粉嫩嫩的猪头,你这多半啊,是熟人作案。”

熟人作案……

会是谁。

梁微宁没多想,既然问题解决,她便把此事抛诸了脑后。

次日到公司,一群助已整整齐齐坐在各自的工位上。

心里诧异。

今天一个个都打了鸡血?平时上班,可从没这么积极过。

打开电脑不到片刻,Vivi捧着热乎乎的两张A4纸给她过目。

视线不及的背后,几双眼睛齐刷刷定格在梁微宁身上,怀着殷切的眼神,似乎在等待什么结果。

梁微宁一目十行,粗略瞥了眼面前的采访目录,发现这群家伙,居然保留了整整十条有关陈先生的私人问题。

清单被她轻飘飘拍在桌面上,示意Vivi,“留下序号15和16,其余全部划掉。”

后者一听面露祈求,“小老大。”

这件事没得商量。

她是陈敬渊的秘书,又不是八卦运输机。

这份访谈目录若真到了电视台的手里,届时整个秘书室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梁微宁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几番删删减减,反复推敲,终于在午饭前将清单定稿。

下午三点,顶层众人沉浸在井然有序的工作中。

直到廊道尽头,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

透过玻璃隔断朝外望去,看到只有徐昼一人,梁微宁思索两秒,拿起桌上的访谈目录走出秘书室。

迎面打完招呼,徐昼伸手接过清单,低头扫了几眼,笑问:“有什么疑难杂症,连你也拿不准?”

梁微宁无奈:“财经访谈都能延伸到私人感情生活,电视台那帮人是真有才。”

“习惯就好。”

徐昼对此已见怪不怪,安抚她道:“无论娱乐版块还是财经版块,港媒频道,没一个正经的,别拿这边跟内地比。”

“所以,陈先生以前被问过?”

“那倒没有,即便目录在手,他们也不敢。”

但保不齐哪届主持人中有不怕死的。

港区陈先生的私生活,随便一条播出来,就能让电视台创下收视率新高。

可明明是财经访谈,难道不该严肃以待?

梁微宁实在想不通。

只是,让她更想不通的,是陈敬渊看过目录后的反应。

第13章 夜谈

当晚,陈先生结束一场商务酒会后,回了趟公司。

路过秘书室时,看到梁秘书还在加班。

他长腿驻足,抬腕看了眼时间,已是夜间八点。

身后徐昼见状,适时出声解释:“可能是在斟酌电视台的访谈目录,这届《观察者》栏目负责人有些难搞,梁秘书第一次接触,难免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其实话里话外,都在替梁微宁争取大老板的意见。

毕竟,没有什么方式,有让陈敬渊这位受访者亲自过目一遍来得更为稳妥。

保留或者剔除,只需男人一句话罢了。

空气静默间,陈敬渊的手机响。

乍然被铃声打破思绪,电脑前的梁微宁下意识抬起头来。

隔着一道玻璃墙,男人清淡的目光从她脸上扫过,然后接通电话,带着特助转身进了办公室。

看来今晚加班的不止她一个。

梁微宁暂时停下手头的事,起身去茶水间,给老板准备一杯白茶。

白毫银针较为温和,有镇静醒神的功效,适用于夜间工作,既能舒缓神经压力,又不会影响睡眠。

犹记得,刚进董事办那会儿,与前秘书长做交接,对方千叮万嘱,晚上八点以后不要给陈先生送浓茶和咖啡,包括其他任何含糖类提神饮品。

梁微宁耿直点头。

所以第二晚,她很自信地送了杯白开水进办公室。

当时徐昼满脸惊讶地看着她,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而坐于办公桌前的陈敬渊,只沉默地掠过那杯白水,就继续埋头处公务,一直到离开公司前,整杯水半口未动。

从始至终,男人都没显露出丝毫不悦。

陈敬渊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不会因一件小事而轻易问责下属。

但往往高位者的无声,平静却又冷淡的态度,才更让人心底生畏,坐立难安。

想到这里,梁微宁不由轻笑,自己那时是真的又憨又傻。

从小在家里,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宠,何时做过这种端茶倒水的活。

骨子里的天真和傲气,导致当初走了不少弯路。

后来她才明白,做陈敬渊的秘书,真是比想象中还难。

敲门进去,发现徐昼已经不在,偌大冷清的办公室里,只有那张黑色原木大班桌前,坐着男人清贵挺括的身影。

她将茶放到桌旁,轻声询问:“陈先生要不要来点夜宵?”

陈敬渊低声:“不用。”

夜晚浓郁,男人嗓音很淡,全天行程繁忙密集,却未能从他神态间察觉出半分疲倦。

陈先生是中港劳模,时常听到高层们这般说。

有时工作太晚,陈敬渊会直接下榻公司旗下中环的酒店,次日天色稍亮,或许众多员工尚还在睡梦中,他们的老板便又要乘坐公务机跨洋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