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港往事(17)

作者:楼问星 阅读记录

忽略茶凉,见时间已不早,陈敬渊这次倒是直接进入主题。

缓缓吁出一口薄烟,他看着面前人问:“倘若你是电视台,在一次财经访谈中,特意增加受访者的私人感情话题,大概率会延伸出什么信息。”

这才是重点。

梁微宁不着痕迹移开视线,略迟疑两秒,提出了一桩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半个月前,有媒体拍到本埠医疗巨头携其女,与中港董事长在私人高尔夫球场打球,两位掌门人相谈甚欢,当时外界传言,说两家企业,未来有联姻的打算。”

她没有拐弯抹角,可谓是,将话说得极为直白。

其中深浅,想必不用她多讲,陈敬渊自能体味。

先不论联姻的说辞是否属实。

就以电视台那罄竹难书的前科来看,不止择偶标准这一条,现场随随便便搞一出几分钟的私人专访,再结合之前的小道新闻,不管受访者回答的如何滴水不漏,那帮人总能从字句里抠出所谓的‘信息有效论’,以此混淆视听,引导市场风向。

这种行为不违法。

却也挺恶心。

不知道陈先生为什么会同意接受采访,且在短短半年内,就有两次。

事反常态,必有深意。

她很好奇,大佬又在下什么棋。

梁微宁这般想着,全副精力投入的状态,以至于忽略某个瞬间,陈敬渊这位当事人在听到‘联姻’两字时,眼神里一晃而过的晦沉。

港媒小报,时常喜欢捕风捉影。

但传到他耳朵里,这是第一次。

毕竟,环顾整个董事办,敢这么坦坦荡荡,毫无遮掩当着他的面谈论他私事的,恐怕只有这位梁秘书。

空气寂寥,男人指尖的烟燃至过半,梁微宁沉默注视着,看他伸臂往黑岩烟灰缸里轻点,半截烟灰无声掉落,那从容又心平气和的动作,两相对比下,衬托得她刚刚就像个表演杂技的猴子。

真的,急死太监。

若不是担心访谈播出后影响股势,她哪有功夫操这心。

梁微宁垂下眸子,有点小郁闷。

“持仓多少。”

陈敬渊夹烟的手随意搭在桌上,说话时,目光缓缓落向女孩。

突如其来的一问,显然将梁微宁震懵。

即便如此,还是想再挣扎一下。

她故作不懂,表情茫然,“什么持仓?”

装傻诚然有几分天赋。

夜已深,陈敬渊冷冷淡淡扫她一眼,摁灭半截烟蒂起身,拿起西服外套准备走人。

梁微宁见状连忙出声:“不多,五万。”

对于大佬而言,这个数字的确不多。

但她只是个打工仔。

陈敬渊未作停留,听完后迈着长腿往外走,出门前淡声叮嘱,“收拾好到地下车库,太晚了,让司机送你回去。”

“好的,谢谢陈先生。”

女孩欢雀的声音紧随而至。

看不见的角度,陈敬渊唇角轻轻一抬,真不知她那小小的脑袋里,成天装了多少东西。

今晚一番言论,实属令他意外。

这场局,追随他多年的心腹下属尚且愁云迷雾,却被一个白纸未染的小姑娘琢磨得明明白白。

四年前,她在京郊潭柘寺的那番豪言壮语,如今看来,倒不像随口空谈。

回到秘书室,梁微宁谨慎地将文档保存好,然后关闭电脑。

临走时,余光不经意扫过桌面上的那页废纸。

罢了。

她随手抓起带走,锁门离开了顶层。

乘电梯到负二楼。

夜晚静谧,高跟鞋回荡在清冷空旷的车库里。

走到黑色商务车旁,司机细心地替她打开车门,梁微宁说声“谢谢”,顺了下裙摆弯腰坐进去。

空气裹挟她身上的淡香,丝丝填入后座空间。

身侧人深邃目光落来那刻,梁微宁才后知后觉,大佬竟然也在这辆车上。

不是,加长普尔曼。

她突然想到,昨日好像听徐昼提起过,陈先生的公务座驾送去保养了。

梁微宁朝男人淡定一笑,转过身去坐好。

黑色轿车驶出车库,平稳穿行于冬夜寂静的长街。

这是第一次,梁微宁的座位和陈敬渊保持水平,以至于整个车途中,她连余光都不敢倾斜半分。

快到葵青区时,一路沉默的男人低声开口,“上次让你去登记一辆代步车,有什么问题。”

第15章 明天见,陈先生

自然不能说换证太麻烦,她思索两秒,给出一个勉强合的缘由。

“四十分钟的通勤时间,在港区其实不算太长,每天上下班坐地铁,是我难得放松的时段。”

难得放松。

陈敬渊品味着这四个字,极淡地抬了下唇角。

“你签的是聘用合同,不是卖身契,在我面前,倒不用时时刻刻如临大敌。”

话音稍顿,光影交替间,他将幽沉目光落向女孩端正的侧姿,淡淡一句:“我不吃人。”

男人低腔碾过梁微宁心头,激出本能的生反应。

嗓子发紧。

不由自主地屏气。

这老毛病,真的很难克服。

梁微宁定了定神,缓声道:“陈先生待人接物温文儒雅,相处起来如沐春风,是我自己的问题,性格使然,很抱歉。”

她把所谓的‘如临大敌’,归咎在自己身上。

不仅如此,对一个异性的赞美颂扬之词,随时信手拈来。

能面不改色说出这番话,她却告诉他,是性格使然。

初涉职场的妹妹仔,陈敬渊不想为难她,缓缓阖上眼,不咸不淡地提点,“下次跟我讲话,把脸转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