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港往事(83)

作者: 楼问星 阅读记录

但今日落笔,平添一股压迫。

梁秘书俯身伸手过去拿表,陈先生未抬眼,语气平淡吩咐女孩,“念出来,给各位听听。”

是关于大佬对晋升名额,以及岗位人选的最终落锤。

紧张时刻。

梁秘书持评估表的手稳如泰山,吐字清晰地传入在座每位耳里。

乔主管晋升为投资部总监。

没了。

仅此一条,且出乎所有人意料。

副总诧异:“陈先生觉得其余几位有何不妥?”

尤指投资部两位原始候选人。

按照集团惯例,怎么也该着其中一人晋升,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小小主管级。

说白了,乔主管参与竞选,在几名评审眼里,就是炮灰般存在,根本没将其纳入考虑名单里。

谁知最后关头,陈先生竟然—

目光齐齐迎向主位,就等话事者开口。

这样的氛围,空气沉寂凝固。

众人屏息间。

只听,‘啪嗒’一声。

梁微宁侧目看去,是大佬手中万宝龙钢笔搁回桌面发出的轻响。

笔身覆盖半透明深蓝色漆面,笔帽镶嵌着标志性白星品牌标识,以及三枚压花名称的圆环,不管材质还有工艺,这款墨水笔点缀手工精制金镀铑笔咀,都属上上品。

就在她沉浸于这支钢笔昂贵的标价时,侧方传来男人徐徐低嗓,“梁秘书说说,有何不妥。”

什么。

梁微宁:??

第70章 不给看

一听这话,副总及元老们面面相觑,不知陈先生葫芦里卖什么药。

而被点到名字的当事人,此时脑子处于宕机状态。

不过,幸得大佬调教的好。

现在从死机到重新启动,只需十秒。

十秒。

梁微宁硬着头发,强装镇定,煞有其事地上前两步,拿起桌面那只钢笔,转向众人,清声开口:“中港选拔人才,就像万宝龙生产钢笔,倘若只注重品牌效应而忽视产品本身功能性价值,再奢华昂贵的材质,也抵不住经岁月沉淀后,人心滤网的筛漏和摒弃。”

投资部两位原始候选人,的确光环甚大,呼声最高。

但陈先生不喜欢。

他更中意乔主管。

因为乔主管双脚踩地,接地气,能干实事。

女孩的比喻尤为恰当,没刻意贬低谁,也没盲目阐明自己的立场。

三名副总及两位元老股东听完后,心里隐约有了些计较。

他们猜想,梁秘书此番话,必定是事先受陈先生点拨,否则怎会无缘无故让一个下属代为传话。

此时冷静下来。

大概能明白陈先生用意。

可是,今年晋升名额,为何仅此一位?

梁微宁不着痕迹瞥了眼主位男人,后者面色平静背靠真皮座椅,观气息如常,想必,是让她自由发挥。

缓口气。

她继续说:“述职报告只是一种较为寻常的评选形式,并非唯一途径,集团制度应随时代变化而推陈出新。

连雾岛开发项目乃集团未来几年重中之重,于各部门高层而言,这才是最好的晋升契机与实力证明,陈先生相信,等不了多久,他们定会给中港交出满意答卷。”

意思是,本次评选只做参考。

最终结果,陈先生将着落于连雾岛项目实地考察。

女孩话音笃定,无丝毫停顿迟疑,就跟提前背好似的。

众人心知肚明。

这百分百,就是陈先生的指令。

下方一阵静默间,主位男人不紧不慢开口:“诸位,还有没有问题。”

没有。

也不敢有。

要知道,陈先生不同于董事长,他往往只看成绩,不讲情面。

罢了。

两名元老股东表态:“陈先生高瞻远瞩,话已至此,我等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迂腐味极浓的老式做派。

董事长差使这两人过来,不知意欲何为,明摆着起不到任何制衡作用。

由此可见,在集团某些陈年旧疾上,父子俩恐怕早已达成共识。

经过这次会议,太平山在梁微宁心中的磅礴轮廓,似乎比从前清晰许多。

能大致描绘它的面貌,高大巍峨,但也并非强硬到不可撼动,偶尔,它会拨开云雾,俯瞰大地,降甘霖。

散会后,梁秘书送几位副总和股东至电梯口。

女孩容貌出众,与历任秘书相比,外形占据绝对优势。

王副总心念微动,笑着问道:“梁秘书毕业于哪所大学,什么专业?”

梁微宁说:“港大,金融系。”

没涉学历。

本科或是研究生,已不重要。

进电梯前,王副总看她一眼,意味深长留了句:“生在陈先生的时代,梁秘书很幸运。”

陈先生的时代。

幸运。

她浅浅勾唇。

挺在。

楼层数字跳动,电梯徐徐下行。

待两位元老股东走远,有人按捺不住地问王副总,“那位女秘书是什么来头?”

会议期间,不难看出,小姑娘深得陈先生器重和信任。

不同于集团里那些只懂恭维的愚昧匹夫。

王副总看人,向来眼光犀利。

他说:“最迟三年,秘书不再是秘书,或许要改口叫总监。”

听闻这话,另外两名副总相视一眼。

秘书变总监?

史无前例。

怎么可能。

那时,都认为王副总只是随口戏言。

接下来,临近年关,董事办成员们日常忙碌之际,不忘认真排练年会节目。

梁微宁分到歌曲粤语部分。

毫无疑问,是被逼的。

被群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