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港往事(84)

作者: 楼问星 阅读记录

大家为鼓励她,甚至下足血本,说只要能拿奖,大湾区米其林餐厅任她挑选,全场通吃一个月,董事办集体请客。

确定,能回本?

钱不是重点。

重点是,梁微宁作为秘书室‘扛把子’,该出手时,真不能犹豫。

她音准很好,有着江南水乡的柔美声线。

当下最大的挑战,就是记歌词,以及粤语发音。

梁秘书为此付出大量空余时间。

看架势,比四年前高考还卖力。

这日下午,陈先生结束商务行程,中途回了趟公司。

出顶层电梯,走道尽头秘书室还亮着灯。

女孩捧着几页A4纸,在里面来回走动。

“她在干什么。”陈敬渊问。

已经晚八点。

徐昼见状似乎明了,笑说:“应该在记歌词,距离年会不到一周,大家想拿奖,最近都很用功。”

话音落,空气静下来。

陈先生没说话,迈着长腿继续往里走。

这个点数,暂时无紧要公务。

徐昼回到自己工位略作收拾,去办公室跟老板打了声招呼,便自发离开大厦。

夜深人静。

秘书室只开一盏微灯。

梁微宁杵在窗前,背着背着,头顶光线倏然明亮十倍。

下意识转头,看向身后。

不知何时,门口静立一道高大身影。

男人身上仍是下午那套西服,未脱下,看情形是刚回来。

女孩轻颔首,“陈先生。”

本以为老板会问她为何逗留公司这么晚。

陈敬渊却缓步走进来,温沉视线扫过她手里的纸张,低声问:“需不需要帮忙。”

帮忙?

大佬知道她在练习粤语。

估计是徐昼说漏嘴。

沉默间,陈先生伸手过来,想拿她的歌词。

被她眼疾手快藏于背后。

女孩动作过于局促慌乱,引得陈敬渊失笑,“不想给我看?”

嗯。

纸上五花八门标注着发音,鬼画符,只有她能睇懂。

梁微宁难为情道:“怕您见笑,还是不要看了。”

见大佬寻一处工位坐下,背脊舒展姿态从容,暂时不打算要走的样子。

好吧。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逃不掉的。

不如提前给大佬预警,让他有心准备,免得年会那天再送他惊吓。

轻咳两声。

梁微宁缓缓开口,挑了三处高潮部分背诵,用的是粤语。

国风歌词,难度很大。

粤语就更为拗口。

陈敬渊气定神闲听完,神情没什么变化,只在女孩无声注视中,深沉眸底染了丝似有若无的隐笑。

浓浓夜晚,他语气包容,“别勉强,你这口粤语,很有自己的风格,别人模仿不来。”

梁微宁定定看着男人。

心想。

大佬确定不是在嘲笑她?

第71章 上顶层

即便嘲笑,她也不冤。

至于风格,用Vivi的话来讲,就是乍一听像粤语,仔细一品,其实是乱锅炖。不仅糅杂了极浓的内地味儿,还夹带着一股无从追溯的地方语种。

梁微宁大概能明白,对方口中所谓的‘地方语种’,指的是蓉城方言,也就是她骨子里散发而出的家乡口音。

真的尽力了。

谁能想到,法语和英语都能手到擒来的语言天赋,在粤语面前,完全被打击的溃不成军。

甚至近几日夜里做梦,梁微宁都在苦逼地练习歌词。

总算,煎熬的日子终于迎来倒计时。

年会这天,气氛比往年更热闹。

减少形式主义,增加许多团建联谊活动,主场布置在13楼,下面一层是休闲娱乐区,假面舞会、品酒、台球等多达二十五种消遣玩法。

当然,重头戏是各部门节目表演,因为最后荣获最佳才艺奖的团队,奖励丰厚,而且额外还有机会抽中至少五位数起步的现金盲盒。

董事办歌曲与演奏,合计六人,四女两男。

《青花瓷》普粤结合版,经改编后,中间不仅穿插二胡、琵琶等古典乐器,甚至还加入轻摇滚电音,看似违和,实则却给人以另一种小众高级感,将整场演出水准极限拉满。

尤其梁秘书那口江南小调,虽然发音不够标准,但胜在声线柔美,尾调悠扬婉转,既不失原版国风古韵,又极具自身独特的鲜明色彩,沉浸品味,别有一番新中式大杂烩的雅致美感。

这是评委原话。

大家热情鼓掌时难掩欢声笑语,从下方反应来看,成绩应该不赖。

果然,全场最高分。

董事办六人瓜分现金盲盒9.9万。

有人私下讨论,说评委打高分,不过是在巴结董事办,具体指谁,众人心知肚明。

毕竟,进中港不到半年,就迅速成为陈先生身边‘红人’,还那么年轻,只要后续稳扎稳打,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说不准,等再过一两年,人家都要进军管层了,那运气,那实力,是他们这些苟延残喘的基层员工远远无法比拟的。

一群人品着酒聊八卦,直到当事人朝这边走来,大家齐齐噤声,集体默契地露出笑脸,朝女孩招手,“梁秘书,今晚好靓。”

梁微宁轻颔首,说谢谢。

她稍作驻留,随口问:“你们觉得这次年会办的怎么样?”

提及此,女同事们最有发言权。

人力资源部的HR吐槽:“其他都挺好,只有一点,听企划部说,原本是要请顶流过来唱歌,不知为什么,最后被取消了。”

“真的?哪位顶流?”

HR说出港娱近两年爆火的某男爱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