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赶紧上去!”
两人一起上楼,刚走到戚建国书房门口,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戚建国正好要出来。
“呦,小白毛儿来了?我刚还念叨你呢!”
杨絮一咧嘴,“戚叔叔,我都多大了?能不能别叫我小白毛啊!”
戚老爷子一笑,“你多大在我这也是小白毛!”
原来杨絮小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头发不是很黑,看着有点泛黄泛白,再加上他的名字叫杨絮,这飘飞的杨絮可不就跟白色的棉花一样吗?于是戚老爷子就给杨絮起了个小外号,叫小白毛。
这也是戚老爷子喜欢杨絮,老爷子本来就是个爱闹腾的性格,妻子也能说会道,文工团出身。也不知道自己两个儿子是像了谁,都太闷了,所以每次看见咋咋呼呼的杨絮,戚老爷子就心情好,而且总忍不住想要逗他。
“算了,反正也被您从小叫到大了,没准就是托了您天天这么叫的福,我现在的头发是又黑又浓密,好得不得了!戚叔叔,咱们先回书房,我有东西要给您。”
戚老爷子一挑眉,“什么东西?还这么神神秘秘的!”
嘴上这么说,但老爷子还是拄着拐杖转身往里走。
杨絮笑着跟了上去。
书房里只有戚家父子和杨絮,杨絮拿出了装在锦盒里的丹药,放到桌上,推到戚老爷子面前。
“戚叔叔,这药丸是我一个朋友托我带过来的,说是能治好您的腿。”
戚老爷子不过六十岁就要进出都拄着拐杖,就是因为当初的伤留下的根儿。但是听到杨絮的话,他也没有多大的反应。求医问药这么些年,类似这样说能治好他的话他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了,一次次的失望,到现在为止,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好,你朋友有心了,帮我谢谢他。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直接说,既然是你的朋友,要是有什么我们能做到的事,戚叔叔愿意帮忙。”
戚老爷子以为是杨絮的朋友有什么事求着他,所以才让杨絮带来这药。他不是个古板守旧的人,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看在杨絮的份上,他愿意帮忙。
再说杨絮这小子,一年比一年成熟稳重,他也看在眼中,知道这孩子肯定不会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所以想来也不会是让他为难的事。
杨絮知道戚老爷子的想法,不急不躁地说道:“您不必多想,他没什么事求人。他是真的有两把刷子,我跟他说了您的情况,几天后他就把这药丸给我了,说只要您服下,三天内见效。等您腿脚好了的时候记得付给他十万的医药费就好。”
这次戚老爷子的表情变了,不止是老爷子,戚政的眼神也闪动了一下。
三天见效,这种承诺还从来没有哪位医生敢承诺,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也不敢说三天能就能康复,更别说戚建国这可是多年来的旧患。而且居然还说如果见效之后才收钱。
父子俩都知道杨絮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既然他把药带过来了,还替朋友传了话,想必是很信任对方。
“好,要是真的有效,我给他二十万。”
戚建国的要求也很简单,他压根就没想过这个“有效”是指能够完全康复,只要在站起来、坐下去的时候不那么疼,他就知足了,活动灵不灵活不要紧,十几年前他就已经不再抱这个希望。
“好,我先给您倒杯水,您就水服用。”
杨絮给戚建国倒了一杯白水,戚建国左手拿着丹药放进嘴里,右手端着水杯正要喝一口,结果水杯举到一半停住了。
戚政皱眉,“怎么了?”
戚建国转头看着戚政,“药化了。”
“化了?”
“入口即化!”
杨絮笑了,他北哥果然有两下子。
五分钟后,杨絮和戚家父子一块下楼,跟前来贺寿的宾客们打招呼,大家一起聊着,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
戚建国是喜欢热闹,但不喜欢讲排场,六十岁寿宴本是件大事,但是他只请了一些平日里走得很近的亲朋好友,总共也就三大桌。他们一个辈分的人占了一桌,其他人都在另外两桌。
杨絮和戚家兄弟一桌。
戚望本来想跟杨絮坐一起,但是他和戚政挨着坐下来之后,杨絮就直接坐到了戚政那边,他便不好再去刻意换座位。
席上都是他们这一辈的年轻人,以戚政为首。
别说同龄的,就是在上一辈人中,也没有谁比戚政的军衔高,只是在戚家不讲军衔,只讲辈分,所以戚政也只能和同辈人坐一起,这倒是让其他人觉得压力山大。面对着这么一个方方面面都那么优秀,却又像冰疙瘩一样的男人,想说说笑笑活跃一下气氛都没那个勇气。
要说真正没有被戚政气场影响的就只有杨絮,该说说该笑笑,桌上就能听到他的说笑声,还有戚政配合的应声。
如今杨絮是真的能够理解他北哥那种被大人“特别照顾”的感觉了。
别人说话戚政都不搭腔,就算说到了他,他也冷冰冰的,有说错的地方也不会留情面,直接严肃挑明。
但是对于杨絮,不管他说什么,说的内容多无聊,戚政都会应声,甚至是一些没有营养的玩笑,戚政听着也会微微勾起嘴角,虽然那表情更像抽筋儿,但至少人家是配合了他,这待遇可是别人没有的,真挺爽。
大家看戚政这么配合着杨絮,也都很上道,接二连三地开始夸杨絮。
戚望在边上看着杨絮脸上的笑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样干净的笑,从他们分手之后,杨絮就再也没有对他展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