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穿越](350)
于谨耳尖,便问,“何为经济成本?”
可单鹰:“就是花钱多。”
“咱们要把钱花在刀刃让,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收益!”可单鹰或许没啥文化,对历史知识也知之甚少,但他会做生意啊!
可以说,每个怀朔人的肚子里都有一本生意经——包括那个脑子进屎去造反的鲜于修礼。
“我那不是觉得起义要比老老实实做生意来钱快嘛!”鲜于修礼终于道出了真实想法。
对于那一日夜里鲜于修礼能够躲过层层关卡摸到自己的营帐,贺兰定心里很介意,总觉得这里头事情没那么简单。于是,哪怕大军开拔,鲜于修礼还是被严加看管着,时不时被拷问一下。
“我这是天生的本事。”鲜于修礼解释那一晚上的事情,“大小在山里打猎,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野猪崽子的藏身地。”
贺兰定:所以.....我是被当野猪崽子对待了。
“说说吧,那些个逃跑了的人里都有那些角色?他们有说要去做什么吗?”
鲜于修礼知无不言,“领头的叫杜洛周,真本事没有,惯会哄人。”
“还有个叫葛荣的,也是怀朔人,原本还是怀朔戍兵呢。”
“怀朔戍兵?”贺兰定凝神,看向左右亲兵,意思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怀朔戍兵不都入了联盟军吗?怎么还有去参加起义造反的?
随行亲兵回:“可能是逃兵。”联盟军治兵极严,因此哪怕联盟军待遇很不错,但是依旧会有逃兵——对某些危险分子而言,旱涝保收哪有一票赚个大的来得刺激。
如今天下大乱,大魏颓势,许多人都嗅到了其中的腥风血雨以及机遇——五胡乱华也才过去没多久,马背上夺天下并非不可能之事。牵马奴石勒还能当皇帝,这一回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就在贺兰定领军一路东进赶往徐州的路上,刚刚战火熄灭的北方大地又起风烟——逃走的六镇降民又反了!
逃走的六镇降民又反了。他们从恒州逃跑后便去了河北地区成了流民乞食。可是眼下,连有房有田的平民都日子艰难,更不要说失去一切生产工具的流民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流民涌入河北地区后没多久,又逢洪涝灾害。这下子,原本好好的河北平民也沦为了失地流民。朝廷又无法组织强而有效的赈灾救援,早有造反经验的六镇降民趁势而起,重操旧业。
“不就造反么,反正要都是要死,不如多吃几天饱饭后再死。”
“造反也不一定会掉脑袋的,咱们如今不也还好好的么。”六镇降民以亲生经历举例。
“对对对!搏一搏,布衣变裘袄!”一场老带新的造反运动在河北地区爆发,领头的正是那个叫杜洛周的。
与河北起义的消息一通送达的还有寿阳的消息。
原本,按照南梁的势头,攻下寿阳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谁会先到。
就连贺兰定都做好了先失去寿阳的准备。谁知,南梁方面却出了岔子——负责征讨诸军事的豫州刺史裴邃,将大魏将士打到闭门不出的裴邃病逝军中。南梁进攻寿阳的步子一下就停了。
“还好咱们没去。”可单鹰后怕不已。
倘若贺兰定直接领兵去寿阳,如今寿阳之危已解,自己领着十六万大军白跑一趟,卡在半路上进退不得,那可真是尴尬到家了。
“如此,咱们就无需多虑,一心拿下徐州便是了!”说这话的时候,贺兰大军已经抵达了兖州。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之前开会时, 于谨曾说寿阳乃是大魏进攻南梁的重要跳板,其实从徐州亦可南下攻梁。
只是一直以来,两国在淮南一带纠缠太久、损耗太多, 便越发显得淮南一带的寿阳等城很是重要。
实际上, 徐州的重要性一点不输寿阳,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整体布局来看, 徐州地处关洛、江南、幽燕三块板块的连接处。关洛有洛阳、长安, 幽燕地区为北疆政治中心,江南则是鱼米富庶之地。作为三大板块沟通的必经之地,徐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个体本身来看, 徐州境内既有山峰又有平原。徐州城就处于山脉围成的一个小盆地中, 是一个天然的筑城之地, 易守难攻。
此外,徐州的资源也非常可观,除了产粮,还有铁和煤。北魏时期的徐州已经有了成熟的冶炼和采矿产业。
贺兰定南下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拿下徐州。
然而, 真实行军打仗可不是纸上谈兵,更没有游戏攻略可供参考。光是在交通落后的古代长途跋涉就是一项要人命的事情了, 更不要说还领着浩浩荡荡十六万兵马。
没有GPS导航, 光靠着一卷简易如儿童卡通画的地图,从朔州一路走来,殊为不易。
好在于谨通读兵书史记,提出从兖州进徐州——兖州的蒙山和尼山之间的谷地是鲁中南低山丘陵中各个山间道路中最为开阔的,连同兖、徐两州。
于谨道, “魏太祖二征徐州走得就是这条路。”此处的魏太祖乃事指曹操。
贺兰定板着脸, 沉沉应了一声, “嗯。”——自从进入了南方丘陵地带后, 贺兰定的脸上就嫌少有笑容了。
上辈子虽然是个南方人,可是出行在外要么飞机高铁,要么高速公路,到处都是城市和人的气息。就算是去爬山,也是走人工铺就的石阶。有指路牌,有地图,走上几步还有小卖部卖烤肠。满满的安全感,根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威力和恐怖。
可是如今的野外行军,那是真正的野外。毒虫蛇蚁、山猪野兽都是寻常,那种方向感的迷失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