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31)
虽然都是一家人,但她内心深处还是不想女儿的功劳被别的房头分薄。
好在,以她对沈父的了解,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只怕和她是一样的心思。
父母私下的考量,沈妩并不知晓。
次日一早,天还黑着她就起来了。匆匆洗漱后就去了厨房。
大家已经说好,今天早上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顺便试菜。
因此一到厨房,沈妩和杜婆子兵分两路,各自忙活开来。
因心里存了事,安氏也睡得不踏实,这边沈妩一有动静,她就醒了。
“什么时辰了?”
巩妈妈进来卧房服侍她起身,轻声道:“辰时了。”
又说:“五姑娘已经在厨房忙活了。刚才派了丫头来说,过会儿就来给您请安。”
安氏坐在梳妆镜前让佩兰给她梳头,说道:“让人去告诉姑娘不着急,一会儿直接去老太太处就是。”
沈妩听到安氏的传话,也便应了。饶是昨天已经做了好些准备工作,今天早上的时间仍有些紧张。
古代不像现代那样方便。现代磨豆浆这种繁琐的工作可以依赖机械在几分钟内完成,在但在古代只能靠人手工完成,极为耗费时间。
而且这道甜点是沈妩第一次做,为了一次性成功,每道工序都要仔细琢磨,避免一时疏忽,最后功亏一篑。不免更加耗时。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脑海里传来系统的提示声音:白玉酥酪制作成功,奖励宿主10积分。
沈妩立时长舒一口气,然后吩咐守在旁边帮忙的厨娘将甜点装进食盒。
另一边杜婆子做的豆腐皮包子和镶银芽也刚好出锅。
让玉管亲自提了食盒,沈妩这才回去重新换了一身衣裳,然后去和安氏汇合。
时辰已经不早了,安氏看到女儿并没有多说,一行人就往世安堂来。
路上,沈妩看到沈媛的婢女织儿也提了个食盒,玉管就轻声道:“昨儿花姨娘亲自带着二姑娘在厨房忙活了一整日。奴婢才知道原来花姨娘年轻时曾在灶上做过活。”
沈妩点点头,对着正看向自己的沈媛笑了笑。
然后就听玉管继续道:“奴婢打听到帮着大姑娘做菜的厨子是大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做的是柳家的家传菜;三姑娘的厨子是老太太院里最常伺候的,想来做出来的菜最合老太太口味;还有四姑娘,听说二夫人昨日从娘家借来了一个十分有名气的江南大厨。”
沈妩听着不由咋舌。这回看似是几位姑娘之间的比试,实则离不开背后沈家各房主母的支持。
如此,今年的头魁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
19 白玉酥酪
沈妩一行与大房二房的人是前后脚到的世安堂。
姑娘们献菜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因此请完安,除了要去衙门的大老爷和二老爷,还有约了旧友要出门的沈父,其余人等都打算留下来凑趣儿瞧热闹。
明儿是老太爷寿辰的正日子,学里先生给弟子们放了今明两日的假。
难得今儿孙辈们来的这么齐全,都凑在一起,老太太瞧着十分高兴。
“祖母,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见老太太迟迟不发话,沈妙不由有些着急。
要知道一道菜的味道与出锅的时长关系很大,若是菜凉了,口感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这丫头,老太太还没说话呢,你着什么急?”甄氏瞪了一眼女儿。
倒是老太太笑着道:“你别凶她,她打小就是急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说罢,又道:“既然妙姐儿着急,那就开始吧!”
四少爷沈谚听了,就笑着凑趣道:“正好孙儿没用早食,一会儿也跟着老太太尝尝姐妹们的手艺。”
听到她的话,大家也都附和起来。
不过,五位姑娘,由谁先开始却不免有些争议。
沈姝是长姐,自然要谦让幼妹,“还是从五妹妹开始吧。”
沈婍却道:“长幼有序,哪有幼妹在姐姐前面的,自然应该从大姐姐开始。”
沈妩对次序并不在意,便也道:“还是大姐姐先吧。”
沈妙排在中间,见到沈妩这么说了,便也附从。
于是少数服从多数,由沈姝开始。
沈姝的婢女将自家姑娘的三道菜依次摆在桌上,一道龙井虾仁,一道开水白菜,一道文思豆腐。
三道菜口味皆偏淡,很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而且这三道菜看似低调,实则极为考验厨子的功力。
龙井虾仁重在食材选择,开水白菜重在汤料调味,文思豆腐则重刀工。
常言道做事如做人,沈姝选择的菜,就如她这个人一般,看似温婉实则心气极高。
大房的厨子手艺也是不俗。最后老太太品尝的结果,毫无意外全都满意。
沈姝的表现让底下的妹妹们有了压力。
不过接下来沈媛端出的菜品却并不具有竞争力。
她做的是一道熏鸭脯,一道萝卜糕、一道萝卜虾皮汤。风格偏家常,味道尚可,却上不得席面。
轮到沈婍,她的神色不再如之前一般轻松,反而有些凝重。
她的婢女端出的三道菜,依次是炙鸡鸭、鹌鹑羹、茯苓糕。
三道菜味道都不差,但比起沈姝的三道还是不免差点意思。毕竟这三道菜大家在老太太这里是常吃的。
最后老太太发话,将炙鸡鸭和茯苓糕添进了寿宴的席面里。
三道进了两道,沈婍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接着是四姑娘沈妙,她的菜的确都是江南特色,一道松鼠桂鱼,一道蜜汁灌藕,一道梅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