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首领的京华明珠贵女(124)
宣榕便道:“查到了常家头上,他家喜欢豢养江湖门客,处理见不得光的纷争。这次从他家里纠出了三个亡命之徒,监律司立刻把常家人押送审讯。而常家小儿子常题,在刑部为主簿,据他交代,他是不喜上司严苛,便让家中门客痛下杀手。”
“唔,合理。”耶律尧斟酒自酌,“但那反诗字条呢?总不至于真的是冉乐写的吧,他拥护你到这种地步?”
宣榕摇头:“恰恰相反,我和他其实不算太熟。而且我事后翻来冉大人往年文卷,发现他的撇钩是微收的,好几个字形体有微妙差距——不是他的字。但问题来了,常题矢口否认他让人留了反诗栽赃陷害。”
耶律尧歪了歪头,轻笑道:“他派出的门客怎么说的?”
“他派出的门客不见了。常题一口咬定那是去年来的一位高大清瘦,寡言少语的门客,但常府上下,没有找到这号人。”
耶律尧缓缓敛了笑:“也就是说,有人混作常家门客,制造了这一桩事。除了剑指冉乐,倒有点像是想让你和谢旻反目成仇。”
宣榕叹了口气:“据说因为此事,舅母犯了心疾,总觉得有刺客在宫暗中窥伺……”
耶律尧却道:“也不是没有可能。就这么和你说吧,夜深人静,顶尖高手可以不惊动公主府,越过随侍,来到你床前,看你从子夜睡到清晨,再悄无声息地走。”
宣榕想了想那个画面,瞬间毛骨悚然。
耶律尧见状道:“放心。这种人天下两只手数得过来。大可入朝为将,或是江湖为王,没道理去当个梁上君子。”
宣榕迟疑道:“真的吗?你当年就可以避开府上侍从进来了。”
“……”耶律尧无奈道,“我当年就能单枪匹马入宫绑了你舅舅。我在那十个人里面。好了小菩萨,就当我胡说八道,你只要不一个人外出溜达,不会出事的。至于那位门客,只要他不歇手,总会暴露。”
宣榕看向雕花拱窗外,阳光下人山人海,头戴布巾的学子准备即将到来的春闱。一个人融入此间,就像滴水入海,是很难寻觅踪迹的。
春闱分三场,历时半月结束。结束后,还要抄录、糊卷、批阅。
忙下来得到二月中下旬,此时草木渐绿,柳叶疯长。
与满都绿色不同的是,朝堂上下一派阴云遮顶——即便多方监督,此次科考还是爆出了一桩丑闻。
有两位学子的考卷一模一样。文采斐然,切合宗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但一句不差。
朝堂炸开了锅,消息传到民间,等候成绩的学子也闹得沸沸扬扬,在文庙聚众跪拜,要讨一个说法。
这日,谢旻风尘仆仆来到公主府,开门见山:“鬼谷可还有先生在此?”
宣榕见他忧心忡忡,温声道:“除了温师叔,别的都回蜀中了。找他们有事?”
“雪子温符?他不行。”谢旻微微蹙眉,“对,有事。我想要一位功夫了得的高手,至少比昔咏还要高地那种。此次科考,上从主考官,下到巡逻侍卫,全都审讯一遍了,没有人主动透露,也没有亲眷无心泄题,唯有负责看守考题的‘尚书库’,考前夜里发生过异样,我想托人重走一遍流程。”
宣榕思忖道:“有倒是有那么一位。但……”
谢旻急促问道:“怎么?”
宣榕慢吞吞道:“若是把人请来,你要好好同他说话。不要吵架。”
谢旻双手合十:“那是自然。”
但心底有些嘀咕,到底是什么样的孤傲高手,性格这么古怪。
直到见到人的那刻,谢旻沉默片刻,转向宣榕道:“姐。他怎么还在望都?没跟北疆使臣团一块回去吗?”
而耶律尧则抱臂挑眉:“啧,早知道是帮你,就不答应了。”
第65章 抱歉
眼见谢旻挑起一个温煦假笑, 宣榕瞥了他一眼,柔声问道:“阿旻。你答应过我什么的?”
好好说话,不要吵架。谢旻终归还是卖她面子, 没有吭声,侧过头, 微微一颔首。身后的随侍之一, 很有眼力见地上前一步, 道:“臣为郡主和各位大人, 禀报一下此次春闱实情。”
在座六位东宫属臣,一位御林军指挥使昔咏,至于耶律尧, 被随侍默认成了公主府家臣。
都是“自己人”,随侍自然毫不见外, 刚想全盘托出。
就听见耶律尧淡淡道:“要不还是太子殿下来说吧。请人帮忙, 总归要有一点诚意, 不是么。”
他翘脚坐着,肘抵扶手, 单手抵颚。不是个规矩坐姿,态度也算不上规矩。
在场气氛微妙一变, 众臣脸色各异, 互相递着眼神。
谢旻视若无睹, 慢条斯理地抚平袖摆,道:“行, 那先从那两份一样的答卷开始说起。‘卷有雷同, 当即上报’是孤考前就定下的规矩, 两份答卷上呈后,孤立刻命人彻查。”
宣榕若有所思地问了句:“阿旻, 这两篇策论有千余字,民间说一字不差……?”
谢旻摇头:“夸大其词罢了。自然不会一模一样。但两篇策论,从谋篇布局,到用词遣句,相似了八成。特别是‘膺箓受图、威怀遐远’八个字,都用于收尾,若称巧合,怕是难以自圆其说。”
与她料想的不差。宣榕轻轻一笑:“我就说么。有人在推动流言造势。”
谢旻摆了摆手:“对,民间反应过大,实不平常,已经安插了人手去安抚,毋庸担心。至于那两位卷页雷同的考生,一位川蜀锦城人,阮倡,一位齐鲁洛邑人
,苏林。阮生和苏生并不认识,所以也不是素有交流、文笔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