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136)
崔氏避之不及恐牵扯不清,为此还将后宅王氏出身的夫人给自溺了干净,王氏算是毁了。
还有一个荀氏跟个缩头乌龟或者是滑不留手的泥鳅似的跟他谈吧当面答应背后又是一套根本就不听他崔氏的。
眼下这杨氏也有了外心,合着最后就剩下他一门崔氏在坚持着杀殷秀的目标啊。
崔彦自认为长辈,一封书信过去要指导杨吉,却被他一句杨氏轮不到外人插手给拒绝回来了,气得他砸了好几个喜欢的器皿。
其实天下局势已经从内忧变换成了外患,理应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将匈奴赶出去才对,但崔氏不甘心啊他花费了多少的人力财力,怎么可能停得下来。
石崖关,此前为了考虑名声停止的战争又偷偷的开启了。
“崔规,你这是在做甚么,如今匈奴人连占我数县!
有多少百姓甚至士林被屠戮,唇亡齿寒的家国存亡,你再挑起内战就是国贼之为!”
荀泰气愤的拽起崔规的衣领,看看他干了什么,竟然突袭王朝军,再次将战火点燃了。
“不打,我崔氏的损失由你荀氏来担起吗!
说起来荀泰,你荀氏很可疑啊,常常滥竽充数,前线作战拖沓糊弄,真以为我没发现!”
崔规狠着脸色,他早就觉着荀氏有问题了。
病榻在床多日的殷秀在经过医官日夜针灸,复健照顾,麻痹的半边身子如今手臂可弯曲,一条腿使上了劲,然后他又开始闹腾了。
都说了要静养切记情绪起伏,殷秀不知道哪里来的勤勉突然说要理清政务。
嘭!头一件就砸了一方镇纸。
“啊啊啊他王氏竟敢通敌卖国,窃取我殷氏国运才害孤糊涂至此,着荆州府备领兵将国贼王氏夷族无论老少一个不留!”
殷秀气极了,呼哧呼哧脸红脖子粗,他恨不得将已死的王脩等人骸骨起出来碎骨。
这一气殷秀发觉双手双脚有发麻的状态,但都比不及接上来知晓北面边城以及三县都落到了匈奴人手里,他险些摔倒。
“谁!谁能告诉孤,我殷江山如何会落到匈奴人手里!
司马隗在干什么孤要宰了他!”
所有人神色复杂,“官家,司马老将军已经以身殉国了。”
实在不忍这等英雄被污蔑,有人大胆插嘴,殷秀顿住了,发泄不出憋屈,一口心血溢出,嘴角血水流下,他扣紧了搀扶的总管监侍。
“那三县城防军呢,又占着城墙之利还打不过匈奴人。”
所有人眼神更复杂了。
“官家,各地城防边军不都被您一召虎符调离到石崖关去了,各州各县兵力空虚如何能抵挡匈奴人铁蹄!”
合着还是他的锅,还是一口甩不出去的锅。
殷秀只要一想到匈奴人眼下已经到了吉隆,离这王城不到百里。
要是殷氏国祚断在他手里,先不说要不要迁都逃命,就是死后也无言面对先帝。
他这个亡国之君还要钉在史书上遗臭万年,毕竟是第一个让匈奴人打进关里的。
噗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殷秀倒下了再也没起来,顿时场面混乱。
宦官们一人生死皆系于殷秀自然心急的传唤医官。
“官家如何!”
总管监侍瞧着众医官搭脉后,纷纷凝重摇头,危矣。
石崖关开打的同时,乌桓部也兵临汤浦县,还正巧与孙刘两军对上了。
先头这孙刘两军不是声东击西吗,打凤凰县结果遇上大庆北上的六万兵马从后方包抄他们。
再加上凤凰县首尾接应的重骑兵以及城防兵给包了饺子,两人灰溜溜的逃出来身后已经tຊ缺了不少人。
一整合少了五六万人,不是死了就是逃了,要不就是投降了。
第81章 墙头草也是种技术人才……
这块硬骨头啃不下。
“孙兄,我们着了他黎绍道啊,这份堪舆对我们根本无用啊。”
两军收拢剩余十万不到的兵马,先找了个地方驻扎起来,思考下一步怎么走。
突然一个西昭王横空出世,尤其还是云洲那种穷疙瘩出身的,两人是嫉妒羡慕。
夜里做着梦取代成了西昭王,但一醒来看着越来越少的粮草,唉不能再这么摆烂下去了。
人家一个穷山沟里出来的都能当了异姓王,没道理他们不可以吧。
既然拜山头拜不对那就换一个,那怎么换,他们还真找上了一个人,一个久未出现的司马良。
左忠将军司马良明面上奉旨征召了三万兵马,实际上可操作的空间性就大了。
眼下兵源最多军事素养最好的一批就在石崖关。
司马良看得眼馋所以花费不少的财物砸下去称兄道弟,就为了时机到的时候这这些人会第一时间选择他。
听到有两位少年将军拜访,司马良非常亲和的接待了他们。
“司马老将军为国捐躯,国士无双,左忠将军节哀!”
司马良神色有些复杂,“多谢两位义士疏解我心中悲情”, 第一面大伙都在谈感情。
这两人的底细稍后就送到了司马良手里过目。
“墙头草两头倒,有趣!”
孙刘两人的意思虽然不明显,但其实他们也想走一走西昭王的路子,既然打不进去那成了自己人总能进去了吧。
你们说这两个不是之前讨伐殷秀挺欢的吗,怎么眼下就模棱两可的模糊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