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137)
一个利字,看看站在殷秀,也不能说殷秀吧,就是被统治的,百年殷氏帝王正名之下,一个封了左忠将军,一个封了异姓王。
分封官职这种伦常里确实是一国帝王才能干的事,大世家那边嗯所得的利益还是太少了。
司马良自然的接受了两人暧昧的态度,原本是想安排这两人当作碟中谍去祸祸同盟军的,可突然一条密码文字从王城而来的。
“传两位将军前来,是告知一声,我受王令所召即将开拔回京拱卫王城。
不知两位将军要作何打算,是驻扎在此还是与我军一道。”
来了来了,没想到机会这么快送上门,孙刘两人对视一眼,有些眼泪汪汪的进了汤浦县休整。
“孙兄,我们终于有个遮风挡雨之处,呜呜呜——”
两人抱头痛苦心心相惜,夜里一榻之上习惯了互诉衷肠,谈论着等建立功业也封了异姓王当当,美梦睡去。
却不想第二日竟是不见了司马良,倒是汤浦县县令有句传话,说是国家外患,两位少年将军心怀报国之心,那就留下,正好那乌桓部兵临城下。
孙刘总觉着有股熟悉感,两人看着城下气势汹汹的匈奴人抱头痛哭。
哭是没有用的,乌桓部首领左贤王本来就好胜心强,再听闻了吉隆县已被右贤王攻占,他又输了一程。
自然心急火燎只想在攻打中原王城的时候追回一程,“攻城。”
呜呜呜——号角声响,匈奴大军浩浩荡荡像一股浪潮冲向城墙。
城上赶鸭子上架的孙刘两人急吼,“射”,一波箭雨咻咻咻的抛向天空后,抛物线急速落下,扑哧扑哧射杀。
一拨匈奴人倒下,但挡不住浪潮继续前进。
汤浦县驻防军或被同盟军消耗,或是调离到了前线石崖关,若不是有着孙刘两军的自投罗网补充一些还真不能抵御多久。
做了冤大头的孙刘两军其实很想跑路,毕竟他们通关了汤浦县再往后不就深入腹地去王城也可。
但汤浦县令似乎留了一手,盯人盯得挺紧。
“庞县令要不下城楼去歇息着,城上有我兄弟二人尽可放心!”
“哎,大敌当前,我身为一县父母官怎可退居幕后,自当与两位忠君报国的少年英雄在一处!”
庞县令心说那可不行啊,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俩眉来眼去,看了多次后方,想跑路的心眼子不要太明显。
匈奴人架起了云梯往上攀爬的举动骇的两人亡魂大冒,哎呦喂这都什么事啊,眼下想走都走不脱了。
“倒油,砸石头砸滚木——”
吼破了音,生死面前他们也加入进来抬起重重的木头贴着墙面松手。
嘭嘭的两声木头横档直接砸在了攀爬起来前后并排的匈奴人头上。
匈奴人就像掉落的树叶飘向地面,再狠狠砸倒云梯附近的匈奴人。
“骑盾兵出击!”
左贤王很不满意攻城进度,马蹄子踏踏踏狂奔在箭雨中穿梭。
匈奴人马上骑术非凡,双手勒着缰绳双脚落地侧身躲在马腹,一路相互配合着靠近城门。
“快!快射杀那些骑兵!”
骑盾兵的机动性灵活,又能单手取过背后的盾牌一边防御,一边驾马疾跑。
擦身而过的箭叮得被盾牌挥掉,匈奴人靠近城门已成事实。
咔咔两声只见着城门被打开,从中跑出不少的兵马,他们必须肉搏战!将匈奴人击退或者阻挡在城门外。
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下起手来勇往直前,绝不倒退。
“冲!”
阿大只是汤浦县一个小小捕快,如今也不得不走上战场,为了城内的老母妻儿。
跟着阿大一块的几个弟兄都是捕快,所以配合的比较默契,先由两个人滑铲出去专攻马蹄子,另外阿大负责纠缠马背上的匈奴人。
双手用力握住刀柄,借着滑动的趋势,刀片横向狠狠的切入马蹄子,咔到骨缝处进退不出,马儿吃痛向前一倒。
马背上的匈奴人借着惯性砸在地上的同时向前一滚,避开了阿大的一刀,场面三对一。
两人弃了刀柄凶狠的一个抱住下腿,一个锁住臂膀。
“阿大,快!”
阿大顺势一刀正脸劈过去喷了一身的血水。
还来不及高兴,三人立即被五六个匈奴人围上了,那一双双碧绿的眼睛像狼似的渗人。
场上除了阿大剩下两人没了武器,既然如此,两人索性扑上去狠狠握住匈奴人的圆刀刀尖与其拉扯对峙。
双手虎口,掌心都被刀尖刀片深深的嵌入血水滴滴答答。
但他们就是不放手,除去与阿大对抗的两个和被牵制着的两个,余下的匈奴人挥着刀柄上前。
就是这个时候,两人侧身的同时松手,那股拉扯的劲道突然带着匈奴人往前,扑哧一声,在对面惊恐看着被自己人穿透的刀口中吐血沫子倒下了。
愣神功夫,两人蹿到两个匈奴人身后双臂绞紧对方的脖颈,匈奴人被勒的满脸血红青筋毕露,双眼突出。
一手无论怎么扣抓脖颈上的手臂都无济于事,狠厉渐渐攀爬上了眼睛,只见着两个匈奴人突然倒转血淋淋的刀尖狠狠的贴着自己的腹部穿刺。
“唔!”
一刀穿透露出半截的刀身再穿透了身后的两人,血水从口中溢出一股无力感要眩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