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145)
“大庆的运输队来了,哈哈哈好多好多的板车啊,听说运来了好多粮食!”
除开大庆之外的交通情况本来就不好再经过战争的祸祸那是更难走了。
这批粮食还是从荀氏调转的才能更快的送到老百姓手里。
“好啊好啊——”
“西昭王万岁,大庆万岁!”
老百姓们两边围着粮队跑,终于这个经历战火满目疮痍的县城焕发了生机。
反而是赶赴汤浦县开展建设发展的各种行业人才比较艰难的北上,他们要横穿整个荆州。
首先一个清河县崔氏就不肯通行,那就只能先从鄂州进上洛县,再南下借道弘农入翼,这期间路程上的耽搁就花费了大半月。
这大半月里,先是一批批成功注射了青霉素和清创术后的兵卒们退了烧,伤口慢慢结痂。
营地里不再有人争执着死不死的,反正他们可不想死了,先不说他们都被治好了。
就是每天一日三餐饱食,一碗粟米饭堆叠的干货满满,时不时就有红烧鱼啊,清蒸鱼啊,凉拌野菜啊,煎炸烹煮样样齐全。
关键滋味还不懒,原来那江河里的鱼虾也能被烹饪的这般鲜美。
李蒙已经可以起身行走了,躺在床板上太久,后背生了不少的痦子瘙痒的狠,他赶紧用力抓上几把。
“阿爹!你又不乖哩——”
第86章 豆腐炖胖头鱼我爱吃……
哈哈被小闺女抓包了,大闺女已经熟练的将饭篮子放在床尾,取出里面热乎喷香的饭菜,那是一道豆腐炖胖头鱼。
雪白的嫩豆腐对于汤浦县老百姓来说,这可是新鲜吃食,不过再知道了制作原料就是他们吃惯了的豆子,经过煮熟磨压,卤水点成的啧啧惊奇啊。
“啧啧,这豆腐渗透了鱼汁的鲜美,一口滑入嘴里,滑嫩又可口太好吃了!
这天天的好饭菜给咱供养的腰都壮实了一圈,唉,哪里有想过,能过上这般神仙日子啊!”
像李蒙这般感叹的很多,高兴又悲伤,如果他们的弟兄,亲人还活着是不是也能享上这份福气。
他们不止一次的梦里期盼着大庆很快很快的解放他们。
所有人都没有死去,所有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梦醒后泪水湿透了草席。
李蒙夹上一块鱼腹上的嫩肉,不带刺招招手让眼巴巴吞咽的小闺女过来。
“小囡囡来张嘴,吃——”
“不,不行的,这是给阿爹补身子的,俺不吃!”
小囡囡把脑瓜往后一转,紧闭着嘴唇。
“爹的好闺女哦,你看看啊这鱼啊这么大阿爹一个人吃不完。
小囡囡用自己的小肚皮帮帮阿爹,好不好。”
李蒙抱起小囡囡坐在他膝盖上,有了一些彩衣娱亲的兴致。
嗷呜一口,小囡囡被这鲜美滑嫩的鱼肉惊呼的瞪圆了眼珠子。
“好好次——”
小囡囡眯起了月牙弯,笑嘻嘻的像是一只偷腥的小喵咪,终于得手了一条小鱼干的满足幸福。
“小妹,你可别吃上头哩,吃的肚皮圆鼓等会儿回去,要是吃不下饭菜,仔细姆妈打你小屁屁!”
“还有阿爹,这豆腐鱼啊整条都吞剥干净了吃,说是好东西,补气养身子的,别尽给小妹,家里还有着呢。
做的还是一条红烧鱼,就等阿爹吃完俺带着小妹正好回去,家里姆妈等着呢。”
大闺女将小妹抱过来揩揩她嘴边吃剩下的汁水,不舍得揩掉一边再用嘴舔干净喽。
“家里都好吧。”
李蒙他们日常都在营地里休养,还真好久没外出,不晓得如今的汤浦县变成了何模样,还有家里光景的可能吃饱饭。
“都好都好,姆妈还找到了一份好营生,在公家食堂里打菜做工,包三餐还有工钱拿呢。
现在城里头可热闹了,哪里都在搞那什么建设。
听说咱们原先的城墙要被推倒,开拓县城的土地面积。
哝,东边那一大半都要新造居民小区,俺去偷偷看了,用的都是水泥砖,可结实规整了,不晓得等建成了房,咱们能不能住上啊。”
大闺女第一次有了憧憬,原来日子是可以这样过的红火。
汤浦县的位置大概是后世山西河北交界地带,县城面积供养着几十万人。
剩下的呢,就是城外,分散在各处的村落,算起来几百万人,不过被匈奴人祸祸过后最惨的就是野外的村子。
被夷平被绝户,再加上战争中死去的,汤浦县如今统计出来的人口相当触目惊心。
尤其是壮劳力的男人大量缺失,这可成了头一件头疼的问题。
“看来只能先转换工兵。”
意思是让大庆军无战时像屯田兵那样不过这回是造房子建城墙铺路面了。
另一方面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互帮互助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也让汤浦县老百姓深刻的认识到大庆军是人民子弟兵,从不会侵犯任何老百姓的财物和故意剥夺生命,他们是可敬而可爱的。
“后生,快喝碗水。”
老头子很感谢浇筑硬化路面的同时也顺手帮他加固了一下房顶的兵娃子。
这些兵娃子年纪都不大,身量却是高高大大的魁梧,挺能唬人,可笑起来一句谢谢大爷,露出两颗小虎牙就怪亲人的。
这些兵娃子真是一点都没进老百姓的房子,或者说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平时累了就坐在有阴凉的地方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