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伴君如伴猫(37)

作者:十八鹿 阅读记录

人在实践中的成长总是很快的,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沈云稚可谓脱胎换骨一般成长了起来。

他收起了大部分的天真烂漫,终于显现出了一个储君的雏形。

尽管陆沉舟再不愿意,也要看着他在这条必经之路上走下去。

沈云稚在雾城待了两年之后,那把悬在他脖子上的剑终于落了下来。

这天天未明时,县衙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一身黑衣,身形矫健,行走无声。

陆沉舟在一片黑暗中睁开眼,看着在他屋里的桌前坐了不知多久的人。

他起身点上烛灯,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的人,问:“何人?”

来人眉眼冷峭,身姿挺拔,身上散发着凌冽的气息,道:“凌云,从京中来。”

陆沉舟心中一震,已有猜测,问:“何事?”

“替某人送信。”凌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

陆沉舟接了过来,这是一封加急的密信,笔迹出于温玉衍。

信上说,静王伏诛,皇帝病重,沈云稚需尽快回京以备继承大统。

陆沉舟看完信,抬头望着屋顶上逐渐亮起来的天光,默然不语。

旭日东升,谁都拦不住。

凌云:“我还要替某人接储君回去,今日就得动身。”

陆沉舟点点头。

陆沉舟和凌云又深谈了一番,然后来到厨房,沈云稚正坐着矮凳在饭桌前喝粥。窗棂外的晨光照进来,照出了他脸上的细小绒毛,仿佛覆了一层光圈。

陆沉舟最后的一点善心就是等沈云稚吃完早饭,然后才对他说了这件事。

沈云稚并没有怔愣很长时间,仿佛为这一刻准备了许久。他站起身,说:“那你也快去收拾东西,随我一起回去。”

陆沉舟手里握着那封京城来信,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不同殿下回去。”

两年过去,陆沉舟又开始叫他殿下了。

沈云稚这才僵住,看了他许久,确认他不是在说笑,然后声音发颤道:“你是帝王师,怎能不随我回去?”

陆沉舟说:“我本是当今圣上给你留的一条后路,如今我职责已尽。”

沈云稚带着一种能将人看穿的眼神,看着他说:“我以东宫之令,命你随我回京。”

陆沉舟告罪,说:“恕下官难以从命。”

沈云稚知道陆沉舟的性子,犟得像那头青牛。他再也无计可施,哭着跑了出去。

一路穿过热闹的街市,听着集市上的交谈声。

“今天的梨好啊,娘子称点回去吧。”

“掌柜的,我要这匹布,你帮我裁一下。”

“老板,这个点心我要两斤,给我分开包。”

“瓦匠啊,这里给我砌一堵墙,把两个院子隔开。”

“离”、“裁”、“分”、“隔”…

沈云稚跑到街尾僻静处,终于停下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就是耳卜,这就是镜听,这就是结果吗?

陆沉舟找到沈云稚的时候,他蹲在一个墙角埋头抱膝,小孩子一般的抵抗姿势。

陆沉舟强忍心中酸涩,说:“车马行李都备好了,你午后就走。”

沈云稚低着头,还是那一句:“我要你你陪我一起走。”

陆沉舟:“我不能跟你走,有人护送你。”

沈云稚抬头质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跟我一起走?”

陆沉舟执扇,指着身后看似繁荣的街道,说:“你看看!这个街上摆摊的全是老弱病残。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沈云稚不语。

陆沉舟问:“再随便指派一个官员?带着催收长随上任?为了搜刮民脂民膏而来?”

几句话把沈云稚问得鼻头发酸。

“那我怎么办啊?”沈云稚哭着问。

陆沉舟垂眸,看着面前这个即将担负千斤重担子的人,心里是心疼的,可只能狠着心说:“我该教你的,都已经教了你。你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皇帝。”

沈云稚抹掉脸上的泪,大叫道:“你明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陆沉舟耳边如有惊鼓在疾捶,登时愣在那里。

沈云稚掏出怀里的铜镜,问:“你连这个都送我了!你让我怎么办啊?”

陆沉舟过了许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说:“你还年轻,你以后要做帝王。你要娶皇后,纳妃子。”

沈云稚猛地抬头看他,那目光可以说得上是在质问。

一向磊落的陆沉舟,在他明利如刃的目光中败下阵来。许久之后才说:“回去吧,吃完午饭,有人送你回京。”

沈云稚不语,看他的眼神近乎含恨。

陆沉舟只好蹲下来,哄他说:“什么时候,没有雾城这种地方了,我什么时候就回京了。”

沈云稚离开的当天,陆沉舟坐在屋顶,看了整整一夜的月亮。

直到月亮越来越薄,薄得像一片冰刀,割得他心里生疼。

沈云稚在凌云的护送下回了宫,回头望去,只觉山高水远,再见也漫漫无期。

他回宫的当天,皇帝驾崩,看起来是吊着一口气在等他。沈云稚第二天即位,一个月后举行登基大典,成了新帝。

沈云稚在十八岁这年登基,从此和陆沉舟山海两隔。

第26章 山海不可平

陆沉舟把沈云稚教得很好,他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帝王了。

王座龙辇,明镜高堂。忠臣相逼,奸佞作娼。文臣虚言,武官欺傍。

朝堂是不见血的战场,沈云稚堪堪十八岁,脖颈尚且稚嫩,但也承起了冠冕之重。

权衡薄情相,算计机峰藏。

装愚,暗降,拔除权贵近忠良。

除恶,安邦,文韬武略无人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