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何日还乡(172)
此席只有帝、后、谢文瑜、谢文琼、岳昔钧和岳未央六人,故而彼此坐席离得近些。岳昔钧坐在谢文琼上首,微微侧首,便能望见谢文琼失了些肉的面颊。
皇帝说了几句话儿,便入了正题,直言道:“今日家宴,乃是迎接你们的一位姊妹。”
他看向岳昔钧,和蔼地道:“瓒儿流落民间,受苦了。”
岳昔钧淡笑道:“陛下恐怕弄差了,臣不敢高攀。”
皇帝笃定地道:“不会差,朕已然确认过了,你就是朕同梓童的骨肉。昔日迫不得已将你送出宫去,你可是在怪父皇?”
岳昔钧微微摇头,不答。
皇帝道:“朕也知你一时不能接受,不愿意叫朕父皇,暂也便罢。来见过你皇兄。”
岳昔钧看向太子,谢文瑜向她点头道:“皇妹。”
岳昔钧似笑非笑地道了声:“皇兄。”
皇帝大笑道:“这便是了,琼儿也快快见过你这位皇姊。”
谢文琼转过头来,眸似静潭,无风无波:“皇姊。”
皇帝催促岳昔钧道:“怎也不称呼你皇妹?”
岳昔钧忽而笑了。夏夜微风有还无,天上玉钩禁嫦娥。
她哑声道:“我半生不曾任性而为,却似乎并未有甚么好结果。苍天不仁,昔钧愚钝,今日任性一回——”
她伸手在身前案几上一拍,抄起被震起的烛台,干脆利落地将烛火往自己的颈间刺去!
第108章 谢文琼悟昔钧情意
在场众人皆未预料到她有此举, 皇帝一惊,皇后慌忙,谢文瑜岿然不动, 谢文琼侧身去拉, 但几人都不如岳未央手中的筷子迅速——
那筷子破空飞来, 直直打落了岳昔钧手中烛台。烛台滚落地上,宫娥连忙扑了火,收拾起来。
岳昔钧低眼瞧了那烛台一会儿,道:“罢了。”
皇帝又怒又忧, 道:“瓒儿, 你这是何苦!”
岳昔钧不语。
谢文琼满面怔然,她心中明镜也似的:岳昔钧宁愿自毁咽嗓, 也不肯称自己为“皇妹”。
谢文琼本以为岳昔钧对自己大多是报恩之情,但如今这一遭, 叫谢文琼震惊不已——为了报恩, 不至于此。
听得岳昔钧乃是自己亲姊时,谢文琼亦是震惊,亦是难以接受, 她只觉得荒唐,怎么茫茫人海中, 偏生是岳昔钧呢?然而,岳昔钧比她大了九岁,谢文琼不曾亲历岳昔钧降生之事,亦不可得知此事究竟是真是假,故而只能相信。
她也是花了许久才说服自己去相信——谢文琼想, 自己同岳昔钧之情屡受阻挠,看来并非是好事多磨, 而是上天一次次提醒,提醒她们莫要犯下大错。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执着于一段注定无果的因缘?
帝后将此事告知谢文琼之后,谢文琼就被解了禁足。但就算是无有禁足,谢文琼也不敢去寻岳昔钧了。见了面,能说甚么?不过是两厢尴尬而已。
岳昔钧此人,心思重,话语惯常半真半假,渐渐在谢文琼这里有些失了信誉,又加上谢文琼以命换命,便更不信岳昔钧对自己的情意是纯粹的了。
而目下,岳昔钧绝然之举,却明明白白地告知谢文琼——她想差了。
谢文琼不知该说些甚么,她张了张口,终究未曾发出半句话来。
倒是岳未央冷声道:“你若是再纵着病发,大罗金仙也救不得你!”
岳昔钧无奈一哂,道:“果然瞒不过神医啊。”
皇后紧张地道:“瓒儿适才是病发?还不快快取药来!”
岳昔钧客气地道:“不必劳烦,尚且清醒。”
岳未央又道:“你的病先前发作时皆有诱因,现下怎无端发作起来?可是加重了?”
岳昔钧低声道:“今番也有诱因。”
“是何?”岳未央问道。
岳昔钧摇头道:“这不重要,若是神医必定要刨根问底,我只能告知——同先前一样。”
岳未央有一些明白了。岳昔钧害怕的是亲近之人逝去,而若是她开口称谢文琼为“皇妹”,那便是曾经情深意好的伉俪谢文琼之死。
岳未央想得清楚,便瞧了谢文琼一眼。谢文琼不知在想些甚么,双目失神,一眨也不眨。
帝后皆看见了岳未央望向谢文琼的那一眼,也明白岳昔钧发病的关窍就在谢文琼身上。于是,皇帝道:“既然瓒儿今日不愿改口,那便徐徐来罢。”
岳昔钧道:“谢陛下。”
一顿家宴吃得索然无味,月亮也瞧不出花来,不多时便散了。谢文琼心中仍旧五味杂陈,只神色复杂地望了岳昔钧一眼,便也回宫去了。
岳昔钧独自在御花园中坐了一会儿,看着夜空中皎皎银钩,有些想念娘亲们和安隐。在她的心中,这些人所在之处才是她的家。
她柔柔思念了一刻,便强迫自己去想一些更残酷实际的事情来:我入宫的消息,外间知不知晓?若是知晓,我是以罪人之身被特赦入宫,还是旁的甚么?既然双生子乃是不祥之兆,廿九年前已然作出了决定,那必然不会昭告天下,恢复我公主的身份,若是叫我继续做这个驸马,也不妥当,所以,帝后下一步会怎么做?再者,我的身世会不会连累娘亲们?
岳昔钧劳神耗思,又有些心力不继,捂着胸口缓了一阵。她虚不受补,大补之药并不能立竿见影。
岳昔钧心中清楚:若要不再如此被动,一则要将养好身子,二则便是要在这宫中找寻盟友和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