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边关纪事(134)
他觑着赵婉的脸色,见她神色淡然,并未恼怒,又道:“何况如今时间紧迫,再过不久,高兹必有动作,若那是咱们这新的语言,大伙儿掌握了个一知半解的,在御敌中出了差错,只怕这责任咱们都担当不起。”
赵婉扫视一圈,见剩余几人也都若有所思,她想了想,笑道:
“方将军所言很有道理,只不过,不知将军想过没有,咱们虽分了五大营,但归根结底,五个大营都同属于云家军。
若哪一日众军联合作战于沙场,彼军失了旗手、失了千总、百总,余下的兵便因看不懂其他营的举止语义,而去乱成一锅粥?”
方垒面上的笑容一顿,他道:“此前倒是不曾出现此等情况,无论如何,总归是有同营的旗手、兵头的。王先生所言,乃极端之又极端才会有的事情。”
赵婉点头,正想再说话,一旁的唐曲便不耐烦地插嘴道:“还是统一好,如今便是我赤火大营内部,在此事上也尽有不同之处,我看早该统一了。”
有他这么一支持,周修墨便也露出赞同之色,他原本也有如方垒一般的忧虑,想仔细想想,此事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若总想着难、怕出事担责,那便什么也不要变动了,不改变便是最稳当的。而既然云家军要奋起而飞之,便避免不了各处都要改进。
方垒解释道:“唐将军勿着急,我并非觉得此法不行,而是因着眼下时局特殊,要改,也不是时候,恐怕兵丁们一时难以学会,平生事端。”
唐曲瞪着眼:“那你说啥时候才是时候?”
不等方垒回应,他又抢着道:“我老唐这等愚钝之人,也敢说只要王先生肯与我等筹划个清楚明白,无需几日,我便能学会,再多几日,便能运用自如。
难道底下的兵丁们,各个儿都愚蠢不堪,连我这把年纪人的记性也比不上吗?若真这样,不如将这等蠢人遣散归家算了,也好过在军中制造麻烦!”
经他这么气冲冲地一说,方垒还能说些什么,他只怕自己讲一句,对方便有百十句等着辩驳自己。
识时务者为俊杰,方垒笑了笑,拱手表示:“唐将军说得是,是我想岔了。”
唐曲冷哼一声,继而目光灼灼地望着赵婉,俨然有邀赏之意。
赵婉唯恐他表现得太明显,让方垒以为是她二人在打配合,只得干干一笑,又问其他人:“不知诸位可还有疑问,尽可提出来,咱们好生商讨便是。”
几人皆摇头表示没有问题,让赵婉尽管开讲便是。
赵婉也不扭捏,示意众人先将自己营中在用的旗语、手语记录下来,再逐个与众人讨论分析,看使用哪个更好,亦或是需琢磨出新的更适用的来。
还别说,一旦认真商议起来,人人便都沉浸在语言的设计当中了。看着各种旗语在自己的建议下产生出来,并且很快便会统一至整个军中,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课后唐曲扯了扯茂盛的胡须,笑着道:“其实很容易嘛,我现下便已记得个五六成了,可见这些选出来、改进好的旗语手语,俱都是更让人更轻易记住与辨别的。”
说着,他还瞄了一眼方垒,眼神里满满都是傲娇。
“这一堂交流讨论课便先结束了,几位或可趁着闲时多思量一番,咱们争取下回上课时便将整个这两种通讯语言给彻底规范下来,传于军中。也好让将士们早日学习。”赵婉一边收拾桌上凌乱的稿纸一边说道。
等几位将军先行离去了,她方抱着这堆资料,往自己住的营房走去。
待到了营房时,云前早登载了门口,见着她便拱手禀告道:“夫、王先生,有咱们军屯的老农求见,像是遇着了什么严重之事。”
赵婉猛然一惊,这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未曾关注种植之事了。
日日忙忙碌碌,却是忘记了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这让她不由得有些心虚起来,忙道:“快快请进来。”
第73章 73病害
“你是说军屯中的土豆有许多株都染了病?”
赵婉微微皱着眉头, 微微朝前倾身对着那老农确认道,她虽严肃,但说话的语气却并不盛气凌人,反而透出一丝柔和。
老农姓盛, 乃军中早年跟着云老侯爷、后因残致退的卫兵, 因着退军后一直在云家的庄子上种地,经验丰富又值得信任, 便被云舒叫来在军屯中做个监管军屯的管事。
等土豆从薛栏国被带回之后, 他便专门管理土豆种植这一块, 平日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放松。
老盛一边手指只剩下两根手指,另一边亦只有四根, 那些不见的手指,都是在当年战场上落下的。
他皮肤沟壑纵横, 古铜色的面容上充满了忧虑, 见着来问话的是个年轻郎君,心中便有些怀疑——这位贵人一看便是不沾农务之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他能解决军屯的土豆问题?
云前小哥莫不是在诳他!这等重要之事,岂能被这等郎君来处理?
虽是这么想着,但老农又觉得, 既然被人领到了这郎君面前,想必他便真是统管此事的罢?即便是他不会,想必届时也能派出些会的人才来?
当下便也垂着头,将地里的土豆发病的症状给详细地描述了出来。
赵婉拧着画得略略粗黑的眉毛, 仔细辨别着老盛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