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议亲(197)

作者:小小腰果 阅读记录

慧妃目中露出怨恨之意,她垂首遮掩,“陛下,今日初十了,公主早该到了。”

隆庆帝叹道:“如意心中,只怕是恨死朕了。”

“怎会?陛下也是为了社稷,不得已才送公主远嫁,公主会谅解的。”

隆庆帝苦笑,如意是不会这么想的,她从来不会体谅旁人。

他躺下去,脑海中皆是那日孟太后的诅咒,“你害我母女,我就算是化作厉鬼也绝不会放过你!”

如意病了,就算不生病,以她的性子,去了那极北苦寒之地,面对垂垂老矣的兰覃国君,也是必死之局,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

孟太后骂他,你这个伪君子,为何不叫我们速死,非要如此逼死你的亲妹妹!

隆庆帝不承认自己要逼死妹妹,可是他却真的逼死了孟太后!

孟太后悬梁朝天宫正殿,是对隆庆帝最后的反抗。

想到此处,隆庆帝又下定决心,明日便命人将孟太后随意葬了。

可是翌日早朝,不止御史大夫,连孙太傅、高尚书,甚至魏国公、安国公都来劝谏,求隆庆帝厚葬孟太后。

隆庆帝后半夜根本未曾入睡,他坐在殿上,只觉头痛难忍,几次想要发作。

“燕国公,不知你觉得该当以何礼安葬太后?”

夏停云出列,躬身道:“陛下,此乃陛下家事,臣不敢过问。”

赵拂冷笑道:“太后乃是先帝正妻,是一国之太后,如何能说是家事?”

高逢渊也道:“陛下,赵大人所言极是,此事关乎朝廷脸面,不可随意处置啊。”

刑部尚书唐有敬道:“父母无过,天无过,就算太后过往有错,但并未废太后尊位,请陛下三思。”

“罢朝!”

众人苦口婆心一顿劝,隆庆帝破天荒的没给面子,右手一挥,下朝去了。

群臣无奈,只好恭送陛下。

朝阳宫中也在议论此事。

崔皇后看着熟睡的公主,“你说,他日我儿会不会也被送去和亲?”

茯苓忙道:“怎么会,咱们公主是真正的金枝玉叶,陛下怎么舍得?”

“可如意公主也是先帝嫡亲的女儿啊。”

“娘娘,您怎么了?”

崔皇后抚摸着女儿肉滚滚的小脸,叹道:“如意出嫁前,我和贤贵妃去看她,她坐在那里任人装扮,仿佛痴傻了般,她看着我,叫了我一声嫂嫂。哎,过去我虽吃了她不少苦头,但看她泪眼汪汪的,心下总是不忍。”

茯苓劝道:“娘娘太宽仁了。事到如今,也是她该有的下场。”

崔皇后摇头,自从生下孩子后,她突然有些理解孟太后的舐犊之情,正自难过,忽听外面人喊道:“陛下来了!”

崔皇后吃了一惊,忙起身迎驾,隆庆帝大步进来拉住了她手,小声说道:“别吵醒她,才睡下?”

“是,皇上来的不巧,您瞧瞧,睡得正香呢。”

隆庆帝在旁边坐下,看了好一会方道:“抱到里面去吧,咱们说会话。”

奶娘来把和乐公主抱走,崔皇后亲自斟了盏茶,“陛下不是在早朝吗,怎么有空过来?”

“他们吵得朕头痛,来你这里躲躲清净。”

崔皇后小心问道:“可是为了太后之事?”

隆庆帝苦笑,“正是此事,朕还没问过皇后,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崔皇后忙道:“这是朝政大事,臣妾哪里能懂?”

“不,今日夏停云说了一句,说此乃朕之家事。说说无妨。”

崔皇后便道:“那臣妾说错了,陛下可不要见怪。”

隆庆帝冲她摆手,端起茶来喝了半盏。

“陛下,您看着小公主,是不是烦心事都能忘些?臣妾做了母亲,才知为人父母多有不易。太后纵有千万不该,也是为了如意公主。如今公主远嫁,太后身死。正所谓人死为大,陛下又向来宽厚,丧事办的体面些,也无不可。”

隆庆帝听了一笑,“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臣妾愚见,让陛下见笑了。”

“你说的有道理,朕再想想。”隆庆帝放下茶盏,“你且歇着吧。”

崔皇后忙起身道:“陛下这就走?”

“朕还有许多政事要处理,得空再来看公主,不必送了。”

隆庆帝一挥手,带着宫人走了。

崔皇后黯然立在那里,小声说道:“茯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娘娘,皇上并没有生气,还是笑着走的。”

崔皇后失魂落魄的坐下,看着隆庆帝剩下的半盏茶,“陛下是在试探我吧?”

“怎么会,娘娘多虑了。”

“茯苓啊。”崔皇后靠在那里,双目失神,“从前陛下和我不是这般。他信我,从不会如此猜忌试探,我也信他,更不会这般患得患失。”

茯苓安慰道:“娘娘,您肯定是为了看顾小公主,昨晚没睡好,陛下这不是笑着来笑着走的嘛。”

“你不知道。”

连崔皇后自己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她坐立不安,喃喃道:“小公主,是啊,如今我有和乐,定要为她好好筹谋才是。”

“茯苓,我要更衣。”

茯苓奇道:“娘娘要去哪里?”

“去文昌宫!”

眼见到了年根,孟太后下葬一事不能再拖。

隆庆帝最终命礼部按照太后之仪下葬,陪葬先帝孝陵。

群臣松了口气,隆庆帝却自称病了,太后丧礼多日,他自始至终都不曾露面。

因此这孟太后的丧礼办的不伦不类,就连民间百姓也要议论上几声。

卫时雨可不管这隆庆帝闹的什么脾气,眼见年关将至,每日里带着小河疯玩。

上一篇: 花花黎黎 下一篇: 谢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