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70)
卫时雨诊过脉,又扒开小河的嘴,看了看她舌苔,“方子呢,我看看。”
柳姨娘忙去取了药方来,卫时雨索性将孩子抱在怀里看,“也都对症。”
“正是,外面的郎中都说,这样不吃不喝的,就是没病也饿死了。”
卫时雨摸着孩子额头,向外间道:“刘管家,烦你着人去拿冰块来。”
刘彦答应了,亲自去取。
夏停云和卫忠兴便在外间坐着,不一时见刘彦带着两人,搬了好一座冰山过来。
“贵府出手当真阔绰。”夏停云似笑非笑。
卫忠兴却道:“人命关天!几块冰不算什么。”
卫时雨看见这么大块冰也吓了一跳,忙道:“不必用这许多,凿成小块,再取些酒来。”
小河高热不退,当务之急,先要把温度降下来才说,否则烧成个傻子,她这辈子就完了。
“我去!”春桃立时去找酒。
卫时雨正要把小河放下,突然身上一动,孩子双眼一翻,口中吐出白沫,身上也开始抽搐。
“天吶,她,她,这可如何是好?”薛姨娘有孩子,最看不得这些。
卫夫人也大叫一声,“哎呀,怎么办,恬恬,你,你小时候就这么抽。”
卫时雨知道是高热惊厥,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赶紧把小河放到床榻上去。
“是惊风,别急!”
怎么能不急,就连柳姨娘都沉不住气,伸手就要去按小河。
卫时雨反而更加镇静,她拉住柳姨娘,“别动,去取针!”
她跪在榻前,让小河平躺,头歪向一边,以免有呕吐物流出来窒息。
柳姨娘取了针回来,“姑娘,灶上温着去热药,要不要赶紧喂上。”
卫时雨拿过针,先在小河曲池、合谷穴上各扎一针,“不喂!薛姨,我记得从前豆豆高热,是不是有备的七厘散?”
“有有,我这就去拿。”
“姨娘。”卫时雨边扎针边道:“小河是阳明气分高热,去煎白虎汤,她脾胃太弱了,多放点粳米。芦根和竹叶各放三分。”
“好,我这就去!”柳姨娘答应着也去了。
孩子突然抽搐,连卫忠兴也有几分坐不住了,不断向里张望。
“好了,好了,小河乖,好了!”卫时雨边行针,边柔声哄她。
众人各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卫时雨却唱起小曲来。
“小河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阿娘要进来!”
卫夫人眼泪夺眶而出,小时候卫时雨生病,她就抱着她这么唱。
不一会,小河抽的便轻了,等薛姨娘取来七厘散,她已经不再抽搐,躺在那里,浑身瘫软。
卫时雨取下银针,用布包着冰块给她小河物理降温,轻轻帮她按揉四肢。
卫夫人也拿酒兑水,给小河脱了衣服擦拭腋下。
卫时雨镇定如常,众人也各行其事,房中虽忙不乱,夏停云看的饶有兴致。
“姑娘,药来了。”柳姨娘端着碗药进来,众人纷纷避让。
“这,她能喝吗?”等到要喂药了,大家又犯难了。
卫时雨把小河抱在怀中,“我来喂。”
她把药吹得凉些,用调羹舀出半勺,带着点粳米粒,送到小河唇边。
小河不张口。
卫时雨用了些力气,把药硬喂进去,谁知小河立即便吐了出来。
卫夫人急道:“这几日都是如此,这可如何是好?”
“阿姊,你往里面加些糖水。”卫时锦在一旁出主意,“我小时候就这么喝药。”
卫时雨摇头,这么一个小小人,竟然看起来像存了死志,想到她已去的阿娘,顿时心里酸涩无比。
她亲亲孩子额头,“小河乖,乖乖吃饭。”
“别亲。”卫夫人担心女儿,生怕她被传染了。
“阿娘,不要紧!”
“阿娘!”小河突然张了张嘴,气息微弱的喊出了两个字,还往卫时雨怀里钻了钻。
众人一愣,卫时雨赶紧又舀了一勺药,放到小河嘴边,“阿娘在呢,小河乖,乖乖喝药。”
神奇般的,小河竟然真的张了张嘴。
卫时雨赶紧把药喂进去,等了一会,就听见小河吞咽的声音。
众人大喜,纷纷大喊,“她吃药了!”
“她吃药了!”
卫时雨的眼泪簌簌而落,“小河乖,阿娘在呢。”
吃了药的小河再次睡着了,众人都松了口气。
卫时雨对众人道:“你们都回去吧,我今晚守在这里。”
“姑娘才回来,好好歇息才是,我和夫人在此守着。”柳姨娘自告奋勇。
“我不累,正好有话要和阿娘说。”
众人均知她母女重逢,定是有许多体己话,当下也就告辞。
外面卫忠兴经刘彦提醒,问道:“侯爷,陛下有圣旨?”
夏停云正要宣旨,卫时雨从里面出来,一把夺过圣旨交给刘彦,“阿爹,陛下封我为县主,不必宣旨了,祠堂里供着吧。”
刘彦双手捧着圣旨,目瞪口呆,旁人更是惊得合不拢嘴。
卫忠兴皱了皱眉,似乎并不甚欢喜。
卫时锦小嘴一撅,直接气的转身走了。
卫时雨喊她,“喂,你不是说一荣俱荣吗?”
卫时锦早就走得远了。
余下几人纷纷道喜,卫忠兴嗯了一声,淡淡的道:“散了吧。”
夏停云却不走,他有些好奇,那个小河到底是何方神圣,竟值得整个卫府如此兴师动众。
卫时雨似乎瞧出他的疑惑,向外间一指,“侯爷,我送您出府。”
夏停云看了看卫忠兴,卫时雨知道他的意思,抢先道:“我们家没有那些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