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最初你安好(202)
这糟心孩子!
拿她老俩口开玩笑了!
“我爷咋还不习惯住这边。您给我指条路呗,要咋才能让我爷安安心心住家里,我看我爷这段日子就瘦了。”
“瘦倒没瘦。”徐老太停顿了下,“你要想你爷来住这头,还得找你大娘看她会咋说,我和你爷如今还干得动。”
干得动就有用。
您说您图啥?
所以您其实也明白您亲儿子有多吃亏了吧。“她还能咋说?占便宜没够了,她还想你们帮她干到七老八十不成。”
“你这嘴!”
“该撕了?”徐长青双手按住徐老太肩上推着她往前走着,“您只管当您的老好人,坏人我来做好了。”
“可不能胡来……”
“不胡来,我就是想孝顺我爷。接下来除了农忙时节不能让我爷再干活了,早年受了太多苦,他身子骨并不好。”
徐老太想了想到底没开口道一句这个家多了俩孩子又多了开销,再加上他们老俩口人全靠她儿子怎么行。
反正说了也没用,没准这孩子还会怼她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得,还是让他们祖孙俩人自己商量得了。
自然,就此事,徐长青也未想急着处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一步步来。家里无余粮,说什么全是废话。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农家向来无小事。洗脚洗脸倒水途中,徐长青就开始计算起今年她家能分多少粮。
这段时间以来,应该是她家收到人情最大笔的时候,在吃的方面像什么麦乳精、奶粉、罐头,以及红糖等等就有不少。
同样的,因客人来的多了,家中粮食也消耗得极快。年底要是仅仅凭工分一准又是掏钱补上也就最多领个基本口粮。
这一点不奇怪,每年不就是她爹在年底了私下收批口粮存在家备用。好在今年家无硕鼠,应该是不会出的速度还快于进。
东里间至今还是当仓库用。当晚徐长青不好点灯进去,等次日她就开始连仓房那边也点了一遍家中所存之物。
显然,结果让她很不满意。在吃的一块,相比起能填饱肚子的口粮,营养品多了;而相比起营养品,细粮又少了。
第183章 上省城
这比例就很不匀称的。为此,这一天她只好临时改了计划。将原本计划上午去一趟公社的行程给改成了去往省城。
挑挑拣拣的,将其中不易保持且数量过多的如鸡蛋和刚摘下未熬成酱的柿子等物给装到铺了草的箩筐里之后。
接着除了进了趟后山“外围捡了柴”回来,她就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面,就是待到天黑都未见有出门半步。
表现好的得足矣让徐老太都怕她窝家里窝傻了,就不好不答应她明天去一趟县城给田大夫和孩子师公他们送些菜。
当然,最后徐老太还忘不了让她给沈明全两口子也带一份菜过去。如此一来,徐长青可就有借口要扯了。
这么多家走下来,要是太晚了,她肯定没法当晚回来。这怕啥,你爹之前租的那间屋不是一直就空着?
听说一个院子里住的还是你田奶奶熟人,只要别被沈家两口子留在他们那里就好,还没成亲不合适住到婆家。
徐老太是算着了沈卫民有几天没来这边,今晚一准是办完复学手续回了老家,她倒不担心俩孩子有幸遇上。
再说,这俩孩子就是在县城遇上,她家小的可比大的有脑子多了,她就绝不会在婚前胡来,让她爹丢脸。
该算到的,徐老太都算到了,却未料到她家小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早早就在这离等着她来着。
出远门时必须要先去找队长或是支书开的出行证明,徐长青现在手上就有两份盖了红章的空白证明。
别问她哪来的。
秘密。
能模仿方俊的笔迹模仿成连人家能写会算的亲妈都分辨不出来,区区这两份出行证明,自是不在话下。
不过这一次还真不是她弄虚作假得来,而是徐启光和沈卫民一前一后给的,就怕她有临时用到的时候。
尽管目的不同,但徐长青还真就用到了。次日鸡还未打鸣,她就摸黑出门,徐老太起来时人早不知跑到哪儿。
由于考虑到她徐大翠所在的余山屯近来估计连根毛都被沈卫民拔光,这次抄近路的徐长青就未经过她二姑家。
可就是抵达县城时太阳已经慢慢透过云霞,就差露出早已胀得通红的脸,显然她又跑到什么地方停留过。
险险赶上县城开往省城的早班车,徐长青拿了块手帕擦拭着额头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水就先摊在了简陋座位上了。
要说累,其实身体倒不累。她现在可正是精力充沛到爆炸的年龄,就是再熬个一天两夜的,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关键还是心累。
她一直都明白自己短处,她就是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和那些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的大娘大婶打交道。
直白点来说,她对这些人情世故这一块就怵得慌。用她奶前世骂她的话来说,她就合该是当爷们的料。
直来直往,压根不懂人情世故就只知道拿钱砸。高兴了多砸些,不乐意了连根毛都不出还没啥,还连人都不见。
是啊。
这多痛快。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她可再也找不着人来专门帮她处理这些生活琐事,就是怵得慌还得硬着头皮自己上。
不过想到收到的东西,徐长青又不可惜了。谁说不善于和那些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的大娘大婶打交道就是亏。
她就发现许是让那些大娘大婶觉得她这人虎,更是怕后头没这种好事一般就拼了命的连根草都恨不得转手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