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11)
“吏部尚书大人这般斤斤计较可不行,义军为朝廷抗敌多年如果要招安岂不得先拿出诚意,要我来说还是得先召回京城好好犒赏一下。”
孙信看保皇派的人出来打岔便继续道。
徐思敏见孙信站着说话不腰疼心里气得直痒痒,忍不住道。
“义军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一路走过来定是要用朝廷准备的粮草,这笔经费莫不是从孙大人的口袋里出?”
听到徐思敏这般不要脸的回答孙信也是一阵无语道:“托陛下洪福,今年大齐境内风调雨顺,这下面刚收上来了粮食,莫不是给徐大人贪了?”
徐思敏为人直率,斗嘴斗不过孙信只得憋得一脸通红嘴里才蹦出一句。
“放他娘的狗屁”
其他保皇党的人眼看吏部尚书不敌对方还想派一个人出来回击,却被李承恩率先道:
“陛下觉得如何?”
“此次事件全权交由中书令负责便好。”宋祈安道。
“谢陛下。”李承恩说完走了回去。
剩下的两位尚书,或得意洋洋或恼怒地分别走了回去。
宋祈安见状暗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回去又免不得要被太傅那老家伙说一顿了。
回潜龙宫的路上,天上的雪已经停了。
此次的朝会倒是意外的和平,自己的外戚照常闷屁都不敢放一个,保皇党也照常斗不过中书令那派的人。
坐在轿子上宋祈安忍不住出声问道:“徐忠,离上元节还有多久?”
“回陛下,算算日子也不用多久了,过些时日应当就能看见大臣们上报要求准备上元节了。”
宋祈安轻嗯一声,她是想在上元节那日赐婚于大公主,希望那义军首领是个识时务的能够善待她的皇姐。
等宋祈安回到潜龙宫时,她以为会看见李家姊弟坐在一起,诉说这些年两人关系的原因。
没想到看见的却是两人先对坐,每人手里捧着一本书,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臣妾参见陛下。”率先打破这个局面的是李婉请安的声音,李殊宋祈安回来了也抱拳请安。
“小李爱卿可用过早膳了?”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宋祈安又继续道。
“那小李爱卿便先去勤政殿候着吧,想必太傅已经到了,朕随后就来。”
等李殊离开后宋祈安才问道:“皇后与小舅子这是闹别扭了?”
李婉只是笑笑说:“陛下还是先去将这身衣服换下吧,臣妾这就命人传膳。”
等宋祈安换完衣服再次询问时,李婉才道:“不过是因为小弟的婚事罢了,父亲想让殊儿娶左仆射之女,但殊儿好像不甚满意。”
李婉说着细细观察着宋祈安的反应,而宋祈安只是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
“小舅子为何不满意?难道是因为左仆射之女样貌丑陋吗?”
听到宋祈安的疑问李婉也是愣住了,她没想到这小皇帝的关,注点如此不同,只能轻咳一声道:
“如此臣妾便也不知道了殊儿不愿告知,只是嫁娶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殊儿他不该为此顶撞父亲。”
闻言宋祈安目光灼灼地看着少女。
“陛下为何这般盯着臣妾?”
“皇后在嫁给朕的时候也同小舅子这般抗拒吗?”
李婉愣了一下才笑吟吟反问道:“那陛下得知要娶之人是臣妾时,有没有问臣妾长相如何?”
听到李婉这么说宋祈安飞快低下头,过了半晌才道:
“中书令让朕看过皇后的画像。”
“那皇上同意娶臣妾是因为臣妾生得貌美吗?”见小皇帝这般娇羞,李婉忍不住打趣道。
“皇后,食不言寝不语!”宋祈安故意憋红了脸才抬起头道。
见宋祈安这副模样,李婉也是嗯了声便不说话了。
8 谈心
勤政殿内,宋祈安一进门便看见看到以下一副场景。
李殊坐在专门为他准备的的桌椅上看着早上那本书,太傅张慎行则是迈着缓慢的步子在殿中来回踱步。
“参见陛下。"宋祈安进来时李殊分明是坐着的,但行礼时反倒比张慎行还要快一步。
“太傅就不用行礼了,小李爱卿也快些起来吧。”宋祈安扶住老太傅就向着龙椅的方向走去。
“今日是陛下亲政后第一次朝会,陛下感觉如何?”
“朕感觉还不错,礼部尚书告诉朕过几日便是恩科殿试,让朕前去看看诸位考生的表现。”
说完就看向李殊继续道:
“朕记得小李爱卿对科举很感兴趣,怎么样?要不要随朕去看看?”
沉默了许久的李殊听见幼帝叫他连忙摇了摇头道:
“多谢陛下抬爱,只是臣如今已经不打算科举入仕了,再去也是徒增烦恼。”
李殊的拒绝宋祈安也不意外,继续滔滔不绝讲道:
“还有还有,今日兵部与吏部两位尚书在争论边疆那支义军是划分进当地军营中,还是来到朝廷这里,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让朕憋笑憋得好难受。”宋祈安说完便笑了起来。
见李殊还在,张慎行连忙止住宋祈安的话匣子道:
“好了好了,陛下笑够了便回去坐好吧,李公子已经等候多时了。”
等到下课时间张慎行将宋祈安先单独留下来,美其名曰考察功课。
“李承恩为何要将这小子弄到这皇宫里来,有一个在后宫还不够吗!"
确认李殊离远后张慎行才忍不住道。
“太傅稍安勿燥,这人是朕自己找来的,入宫则是李殊他自己求的。”见到太傅如此生气宋祈安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