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墙(137)

作者: 李藻之 阅读记录

听到身后的声响,一群人慢慢转身,看见来的士兵是往常袒护他们的那些,气势也消下去了。“各位也是来讨公道的吗?”一个老人走了出来问道,看样子像是那群人的主心骨。

周晏被护在后面,想挤出去又被挡住,只能从缝隙中窥得一丝。

玉城的百姓看起来不太好,个个面黄肌瘦的,比起燕京那时的流民,他们只是干净了些。

“咱几个听说新将军来了,想见见新将军,白将军应该不会阻拦吧?”

周晏想说些什么,又被人从后面捂住嘴,示意她不要说话。

“有事不能好好说?谁让你们闯将军府的。”白信指着前面的人道。

“白将军这是不顾以往的情面了吗?”那个老人拄着拐杖将白信的手压下,直勾勾地盯着他的眼睛。

“够了!”周晏挣脱身后的束缚,挤到前面,“他们要进将军府就让他们进吧,搜出来的粮食要带走也行。”

周晏很是坦荡,可其实将军府里也没有什么东西了,朝堂给流民赶路的口粮倒是还剩下些,只是都在城外。

“等各位搜完后,能否听我说句话?”

周晏离开得久,变化也大,众人不是很认得她。不过见她如此,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答应了下来。

90   烦恼

王料走得很匆忙, 没有带什么东西。

周晏也天真地以为,是因为他比较着急。

将军府的府库里并没有多少粮食, 周晏到的第一天便是这样,她怀疑是王料想给她找麻烦,提前运走了。

那些人并不客气,周晏话音刚落,便已经有人冲破房门不管不顾冲了进去。

将军府里没有多少粮食,许多人空着手进去又空着手出来。没有拿到粮食,依旧愤愤地盯着周晏。

“你们把我们的种子藏哪里了?”年轻人拿着铁锄头指着周晏问。

“藏你们粮食的可不是我们将军, 你们该找谁找谁去。”有人替周晏打抱不平道。

那人说完, 一众士兵皆是应和着,说,我们将军才不是那种人之类的话。

“连你们都不站在我们这边了吗?”依旧是那个老人, 拐杖戳了几下地说。

他说完, 这边的将士也都嘘声了,但依旧坚定着,

“来几个人, 我们一起追过去。”周晏沉声道。

她一说完,又后悔了起来, 自己根本不知道王料要到什么地方去,又该往哪里追?

“不行!谁知道你们要追到什么时候?”人群里又有人喊, “再拖下去, 今年我们都得饿死!”

那个人身材瘦小,张开双臂挡在周晏面前, 不让她离开。

“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 咱们可不信朝廷没给你们吃的!”

周晏沉默了, 出发前朝廷确实拨了粮, 还有自己王姐给的,如今剩了不少。但是这些她是想留给那些跟过来的百姓,让她们在外头种的……

“交出来!”那个人喊道。

随后人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他们说着,还向着周晏走来。

周晏以前在义军的时候,百姓都是温良的,后来归顺了朝廷,遇到的人也惯是会装的,就连那些流民,也都是和和气气的,哪有今天这样咄咄逼人的?

不能对百姓动手,这是义军刚建立起时就有的规矩。

她被前面的人挤着,想抓出来;被后面的人拽着,想护着。

脑子一时罢了工,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宋意在就好了,自己还能和她商量……

周晏想。

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停下的,周晏咬咬牙将留下来的种子给了玉城的百姓,又让周伯崇立马赶到其他地方,买些粮种回来。当然银子是借得伊拉塔的。

全程伊拉塔只是在自己的马车里,没有半点想帮她的意思。

等周晏将一切办妥后,她才慢悠悠地用楼越语道:“怎么样?不如跟我回去吧,这些人根本配不上你为他们付出。”

周晏没有说话,看起来像是默认了,只是没有答应要回去的事情。

“天门关的百姓总归是好的,许多将士也是那里的人。”她说。

外面的流民大多是天门关的百姓,义军也多出于他们之中,周晏现在无心回去,不仅是因为责任,更是因为想在这里陪着宋意。

如果回去,宋意愿不愿意还另说,身份暴露时的争执在所难免,现在能瞒一时是一时。至少周晏是这样想的。

玉城外面离天门关一些距离,周晏想的是如果天门关回不去,那就在外面再围起更大的城墙,分为内外两城,以安顿这些百姓。

说干就干,在她将报平安的信件让驿使带走后,便着手开始让人丈量土地,划出新城的地方。

然后让跟过来的流民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田地后将军府会发派种子给他们。

她说这句话时,人群小小的沸腾了一下,要知道如果农民找官府要种子,来是要连本带利还的。而这位将军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

——

梁玉醒了之后,因为有许裕籍在身边,也是很配合医师对她的检查,原先本来说保不住的那个孩子也稳了胎位。

这个医师也是从宫里带来的,能留着府里没被退回去,自然是许裕籍的人了。原先管事的只敢找外头的大夫,等许裕籍认了梁玉的身份后才让人来。

可能是被那些事刺激到了,梁玉总是窝在房里,也鲜少叫人,再不济就是坐在院子里,和肚子里那还未成型的孩子讲话。

许裕籍怕她再这样下去憋坏了,赶忙让人陪她出门走走。

宋卿愿意给许裕籍回信了,通常是她将什么书看完了,以及有多么想念她,问她想不想自己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