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163)
宋祈安认为,是自己这些天来的举动惹恼了他们,所以他派人想要行刺自己,因为自己长大了,难以再任他们摆布了。
那个孩子就是代替自己,成为下一个傀儡的人。
不过至于那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皇室宗亲,这还有待商榷,毕竟不排除他们为了皇位上是个听话的家伙,随意找了个人过来。
“陛下英明……”徐忠的话无疑印证了宋祈安的猜想。
但她还是有一个问题不是很理解,李承恩既然已经将李婉嫁给了自己,又为什么要在没有皇嗣的情况下对自己下手,然后大费周章地去找了个人过来。
按理说若是李婉诞下了皇太子,不是更利于李家的管控?
况且,如果真的杀了自己,李婉该怎么办?李婉难道不是他的女儿吗?不是说虎毒不食子吗?
宋祈安以前认为,只要没有皇嗣诞下,自己就是安全的,如今看来,可能是她想多了。
【作者有话说】
李欢:贴贴~
方书仪:打咩
105 告状
◎这么喜欢告状?◎
刺客之事过了好些天都毫无线索, 重返朝会的小皇帝没少为此大发雷霆。
轻则一言不合,直接拂袖离去, 重则当众辱骂那些没有作为的官员,扬言要将他们全部贬到地方去当官。
皇帝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在大臣的面前一个样,在皇后那里又是另一个模样,连跟在皇帝身边,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都不由得感叹神奇。
背景硬些的老东西早就告病在家,只剩下那几个留也不是, 走也不行。
大臣们觉得行宫是待不下去了, 想着等小皇帝好些便启程回燕京,那边还有太傅给劝着。
但小皇帝似乎真的是和那些刺客给杠上了,等她逐渐转好, 也不见下令准备回去。
“陛下今日又在朝堂上生气了?”宋祈安一回到寝宫, 就听见李婉就问道。
“那些人又来告状了?”宋祈安脸上的表情格外平静,很明显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这次还挺早的。”
她前脚刚下的朝, 后脚那些人就比她还快一步告到她的皇后这了,也不嫌丢人。
这几日小皇帝的脾气暴躁, 就连一直跟在皇帝身边,自诩秉笔为公的起居郎都忍受不了了。
经常在散朝后和官员们吐苦水, 还有意无意透露了皇帝待皇后有多好, 以衬托自己和大臣们的悲惨。
于是乎,这些天来宋祈安在朝堂上的“恶行”就被一些不识好歹的人告到了李婉这里, 希望李婉能够借着李家的身份来压一压皇帝, 让他们好过些。
李婉也不负众望, 以宋祈安身体没好, 让她别发那么大的脾气,以免气火攻心为由让她安分了几天,不过也就几天而已。
但这次还真不是有人来告的状。
“没,臣妾猜的。”李婉正泡着茶,头也不抬道,“陛下今天回来得很早。”
这些天来,少年日日与朝臣们争论,偏偏回到寝宫时又与平常没什么两样,让自己挑不出错来。
今天那么早就回来了,指不定又是吵了起来。
不说其他的,李婉让她少生点气,也是真的担心她气坏了身子。
“朕这次可没发脾气,朕听皇后的话,没有骂人。”宋祈安一脸认真地说,“他们骗了皇后,朕明日去找她们算账”她执拗地认为是那些人来告诉李婉的,并且今天比自己来得还要早。
这次她可是很克制了的,她没有骂人,而是直接离开,可那些人还要在皇后这里污名化自己。
“陛下也别光顾着生气了,快点来喝杯茶降降火。”李婉轻声道。
相处中,李婉也发现了宋祈安的不对劲,她不会像朝臣们说的那样冲着自己发脾气,却变得异常固执。
“嗯?今天的没有泡红枣吗?”宋祈安盯着手里的杯子问。
自从两人被救回后,李婉每日都会都给她拿一些红枣泡水来喝,说是补血气的,到今天都没有间断过。
“陛下这几日火气旺,再加上天气干燥,还是先喝些败火的。”对于宋祈安的疑问,李婉是这么解释的。
“朕的火气可不大。”宋祈安说着,为了证明,她还伸手去抓李婉的手。
宋祈安的手一年四季都是冰凉的,茶杯上的温度在她的手上也留不久,碰到李婉时已经如往常那般冰凉。
宋祈安挑着眉得意看着她,就差说出‘朕没骗你吧’的话了。
随后缩回手,重新捧起茶杯,小口小口喝了起来。
在李婉这里受了“委屈”,第二日上早朝时宋祈安便更加磋磨他们,不过她这次换了个方法……
“陛下,臣已尽数汇报完成……”那大臣将头贴在地上道。
“下去吧,”宋祈安坐在上面摆了摆手,示意那人回原位,“下一个是……礼部侍郎?”
“臣在。”李衡听到皇帝的话,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走出队伍,掀起衣摆跪了下来。
“礼部尚书不在,那便由李侍郎替为描述一下的近况吧。”她故作不经意地说。
“是……”李衡答应道。
现在早就已经过了下朝的时间,但皇帝一直没有散朝的意思,而是让群臣上来讲述工作的近况。
不论官职大小。
皇帝听得认真,如果有人为了早些回去,故意简略回答,还会被皇帝着揪小辫子,拉回来重新开始讲。
宋祈安是坐在龙椅上的,玩味地看着站在下面、跪在下面的大臣。
那些人自以为瞒得很好,或者说他们压根没想瞒着自己,认为自己除了随便发点脾气没什么别的本事,可是哪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