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墙(199)

作者: 李藻之 阅读记录

在宋卿眼里,她的母后总是说到做到的,自从那日过后,她的安儿再也没哭着闹着说不喜欢太傅,要自己陪才去听课了。

而她在两个姊妹不在的时间,则可以理所当然地独占母后。

她记得从不再去太傅那里听课后,她的母后就开始给她讲故事,说她既然不想听太傅唠叨,那就听母后唠叨吧。

宋卿当然是笑着点头的,因她的母后真的很会讲故事。

母后给她讲关于边境的故事,告诉她,既然她没有当将军的能力,那就要找到能替她征战沙场的人。

给她讲关于朝堂上的故事,说她当不了宰相就要,找到能替她舌战群儒的人。

母后说,不求她有多聪明,不求她有什么让人望尘莫及的能力,她要是不懂、不会,那就让别人替她去做。

说她是大齐的公主,没有万事亲力亲为的必要。

告诉她,她唯一要学的,就是该怎么让人信服她,愿意助她一臂之力,甘愿听她的话。

当时的宋卿懵懂地听着,笨笨的她只知道在母亲问她听懂了没时乖乖地点头。

每当这个时候,母后就会捏捏她的脸,捂着嘴笑着问一旁的父皇,说现在说这些会不会太早了。

然后奶娘就会打趣着说,不早,不过确实不太聪慧。

当时,那时的宋卿自然也不懂得什么是打趣,她只知道,也只记得,连她的奶娘都说她笨了,那她可能是真的很笨。

最后,宋卿还没等得及她的母后给她见过该怎么样找到那种人,怎么样让他们对自己忠诚的故事,她的母后就出了意外。

她只从奶娘那里得来了她母亲打算给她看的书。

书上有,有落魄书生成为侯府门客后为侯爷献策成大事者。

有家贫无从至书以观,后得富商赏识而登科及第者等等。

宋卿看完这些书后,心里记着的只有“书生”二字。

于是乎,她开始让宫人帮她找是书生的人,帮她找关于书生的话本。

但她似乎真的很笨,能找到的话本很少,甚至连真正的书生是什么样的也没见过。

她笨,所以她会听大姐的,会听安儿的,会听许裕籍的。

因为母后夸大姐聪明,太傅夸安儿伶俐,而大姐告诉自己,许裕籍就是书生,是此次科考的探花郎。

说许裕籍背景干净,会比较好掌控。

宋卿很高兴,就像溺水的人找到了海上唯一的浮萍。

自己见到了母后说的书生,并且让她乖乖听话了。

她很喜欢许裕籍,因为她是要为自己所用的人,是母后让她把握的人。

她会告诉许裕籍她有多爱她,不喜欢许裕籍做出任何可能背叛自己的事。

但她也不会去干涉许裕籍想做什么,因为许裕籍是聪明的,是可靠的,她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她也会同大姐,同安儿说自己有多喜欢许裕籍,这样许裕籍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任,变得更可靠。

她是故事里的侯爷,是富商,她给予书生足够多的帮助,让书生愿意帮她、助她,甘愿臣服。

“如果我笨,我会听大姐的,会听安儿的,也会听锦书的。”宋卿弱弱道,

“锦书不要管我怎么想,你认为是对的那就去做,大不了、大不了就事后告诉本公主,只要理由得当,本公主也不会怪罪你。”

她说完,也不再捣乱了,而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让许裕籍给自己讲讲她觉得重要的事情。

124   无端

第二天几人一起用膳时, 宋祈安敏锐地感到了三人之间的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朵莱纳明显没有昨天亢奋, 用膳时也几乎没有吃多少东西。

周晏眼睛也不再在三人之间转来转去,但还是会时不时偷瞄朵莱纳和宋意。

宋意沉默着,等几人都吃好后,在朵莱纳开口前先说道:“既然陛下没事,那我们也该回去了。”

宋祈安自然没有异议,点着头答应。

朵莱纳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筷子碰撞碗碟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过不是在吃东西,只是单纯地戳弄着食物。

以前她刚被收留时,不会用筷子, 每次和她们一起用膳总会变得很狼狈, 她很狼狈,桌子很狼狈, 她们也会很狼狈。

于是宋意便被安排帮她适应这里的生活, 负责教导她。

每每这个时候她就会告诉自己不能这样,还会握着自己的手, 教自己怎么用。

但这次的宋意丝毫不为所动,就像什么都没听见, 什么都没看见一样。

宋祈安不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习惯性地想帮她却被大姐制止。

这种奇妙的氛围持续了好久,除去筷子的声音周围也是静得可怕。

朵莱纳似乎也是腻歪了, 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说:“那我送送两位吧, 免得齐国人说我们草原上的人不懂规矩。”

“那就劳烦首领了。”宋意礼貌道。

礼貌而疏远, 似乎两人不过是普通的合作关系, 似乎那几年的陪伴与等待只是朵莱纳虚妄的梦境。

两人站在对立的面,一个不愿牵扯,一个不愿割舍。

宋祈安不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举起手,说自己也要去送她们。

宋意很难理解除了亲情以外的情感,她不能像宋卿那样不留余地去爱一个人,更相信不了除了宋卿与宋祈安以外的人。

两人离开的时间不长,也就一两天,回来得足够及时,在亲信差点进去找人前。

有赵静在玉城帮忙打掩护,周围的人几乎都不知道将军和公主曾离开过。

只不过大家看着她们的神情变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